APP下载

德宏州鲜食玉米产业化开发实践及对策

2020-12-16肖卫华李自卫杨雅凌余晓军

云南农业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德宏州鲜食产业化

肖卫华,付 义,李自卫,杨雅凌,余晓军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芒市678400)

德宏州位于云南省西部,属全国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滇西边境山区,其中芒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都属于贫困县。德宏州地处低纬度高原,属南亚热带气候,气候宜人,年平均无霜期280 d左右;太阳辐射量大,是光照高值区。年日照时数2 280~2 453 h,年平均气温 18.4~20.0 ℃,年≥10 ℃的有效积温6 400~7 300 ℃,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期,干冷同季,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霜期短、霜日少的特点,为多种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和越冬条件。丰富的光、温、水资源,昼夜温差大也有利于糖分及营养物质的积累,具有鲜食玉米周年生产的自然条件和优势。通过鲜食玉米产业化开发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成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1 德宏州鲜食玉米发展概况

1.1 德宏州鲜食玉米种植历史

鲜食玉米是一种以采收鲜果穗为主的甜、糯型菜用玉米种植方式,具有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1984 年德宏州引进了鲜食玉米品种“泰国甜脆”常规品种,通过几年的试验,表现适应性强、食味好、角质层少,芒市大量种植,还在全州各地种植应用到2005 年。

1992 年,德宏州开始尝试冬季鲜食玉米产业化发展,在瑞丽市进行小规模的种植。通过不断的摸索、试验,品种结构不断优化,种植技术不断完善,市场由最初的自产自销到目前的产供销一体化,订单化生产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形成了有效的市场机制,品种以甜玉米为主。2001 年后,在德宏州产业结构调整中,鲜食玉米生产得到长足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过程中成功总结出“水稻—甜脆玉米—甜脆玉米”、“水稻—甜脆玉米—西瓜”、“水稻—甜脆玉米—蔬菜”、“水稻—甜脆玉米—香料烟”、“水稻—甜脆玉米—马铃薯”、“烤烟—甜脆玉米”等1 年2 熟、1 年3熟制高效栽培模式,通过选用良种、合理安排茬口、科学栽培管理技术等措施,充分挖掘耕地增产潜力,有效提高了耕地复种指数,对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因产出的甜玉米口味好,秋、冬季种植上市,形成“人无我有”的特色产品,成为德宏州冬季农业开发的新亮点,是德宏州第一大订单化生产和冬季作物第二大外销农产品;是冬季农业开发中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订单化生产的一个成功范例。

1.2 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德宏州冬季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据统计,种植面积从2005 年的682.07 hm2上升到2018 年的1.1 万hm(2含复种),形成以芒市和瑞丽市为代表的的两大优势区域,同时辐射带动缅甸边境一线1 500 hm2;鲜苞产量从 2005 年的 12.68 t·hm-2上升到2018 年的 18.26 t·hm-2。鲜食玉米价格在 2.0~6.0 元·kg-1波动,平均在3.0 元·kg-1,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据统计,2018 年德宏州鲜食玉米产值达 6.49 万元·hm-2,农民纯收益高于 4.5 万元·hm-2,最高产值达 12 万元·hm-2,效益显著。鲜食玉米产业发展为德宏州的特色产业,成为农户冬季稳定的“菜篮子”和“钱袋子”。

2 德宏州鲜食玉米发展中的问题

2.1 种植成本较高

种子、肥料等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持续上涨,拉低了鲜食玉米种植效益。

2.2 机械化程度低

据统计德宏州耕地拥有农机动力达到8 kw·hm-2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2.5%,居云南省前列水平。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机推广站等在冬季鲜食玉米移栽、收获机械等环节做了适宜机械的选型配套和示范,但农机农艺结合上还有待进一研究。目前在机耕机耙、做墒等环节已实现机械化,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环节是半机械化,育苗、移栽、中耕管理、收获等环节还需人工操作,成本较高,青壮年劳力不足制约产业发展。

2.3 生产成本上升

受产量和经济效益驱动,鲜食玉米生产过程中存在过度管理的问题,间接增加了生产成本。

2.4 产业发展受外界因素制约较大

产业发展规模在不断壮大,但商品化程度低,以初级原料市场为主,并且没有品牌开发定位,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产业经纪人素质偏低;收贮销售企业规模偏小。以上问题导致德宏鲜食玉米产业处于产业链底层,话语权小,产业发展受外界因素制约较大。

3 德宏州鲜食玉米产业化开发规划及措施

3.1 合理规划德宏州鲜食玉米产业化发展方向

3.1.1 品牌打造

德宏州鲜食玉米产业在企业带动下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但企业的品牌化开发还不足。政府部门要从区域性产业开发的角度,加大产业开发支持力度,以健康绿色生态为标准,以质量为导向,以冬季特色为突出亮点,以品牌为抓手,打造德宏鲜食玉米产业化品牌,扩大产业竞争力。

3.1.2 合理区划

结合当前德宏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和各方面因素,笔者认为德宏鲜食玉米发展要合理划分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注重产业拉动。一是以芒市为主的双色鲜食主产区要合理安排茬口,实现1 年3 熟制耕作模式,稳定产业规模;二是以瑞丽市为主的黄粒、双色鲜食玉米主产区,要结合瑞丽边境优势,扩大对缅辐射优势,充分利用缅甸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带动缅甸边境一线鲜食玉米种植,提高种植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发展;三是适度发展以陇川县户撒乡、芒市勐戛镇等半山区烟后秋季鲜食玉米产区,延长货架期,扩大产业布局;四是结合土地成本、劳力成本,冬季鲜食玉米发展可向盈江、梁河坝区发展,扩大产业规模[1-2]。

3.2 规范和完善种子供应及管理体系

强化鲜食玉米种子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切实做到有证经营种子,坚决取缔无牌照种子商贩,严格控制未经审定(认定)的品种流入市场,从根本上杜绝种子市场的不规范行为,保障农户的合法权益。

3.3 加强新品种推广及栽培技术研究

(1)加大对适宜本区域的鲜食玉米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加快高产、优质、抗病虫性好的优良品种的示范推广,丰富品种结构,促进优质抗病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

(2)提高栽培管理水平是提高鲜食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途径。要强化鲜食玉米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完善优质鲜食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加快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示范推广。

(3)建立和完善鲜食玉米优质无害化标准生产体系以及绿色食品标准生产体系,进一步加大推广普及力度,积极推进规模化栽培、标准化生产,努力提高鲜食玉米生产的科技水平,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提升产品质量。

(4)进一步完善技术培训和推广服务体系,逐级培训农技人员,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以及印发科技资料、深入基层培训指导,提高农民发展优质、高效鲜食玉米的生产积极性和技术水平。

3.4 加强鲜食玉米流通体系建设,推动鲜食玉米的产业化发展

(1)加强营销网络建设,鼓励各种成分的经济组织开展鲜食玉米营销服务,充分发挥各类农业企业、商品流通组织、个体经营者的营销作用,促进鲜食玉米鲜苞产品的流通营销。

(2)引进培育辐射带动力强的甜、糯玉米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实行区域化、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通过“科研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推进鲜食玉米产业化生产经营,提高产业化水平,解决鲜穗的生产过剩问题,提高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综合效益。

(3)完善企业与农户密切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建立互信互利的契约关系,积极发展订单农业[3-4]。

3.5 强化市场监督职能,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和服务水平

各级政府部门要强化市场监督职能,不断加强行业规范,促进德宏州鲜食玉米产业全行业的发展,不断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和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德宏州鲜食产业化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德宏州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对策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澳大利亚鲜食葡萄出口量15.22万吨
德宏州景颇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罗健夫:全面施政 促进再制造产业化发展
让边疆青少年远离“毒”害——德宏州关工委年持之以恒帮助青少年禁毒防毒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