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视角下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转型研究*

2020-12-16李巧玲

中国食用菌 2020年6期
关键词:特色旅游食用菌小镇

李巧玲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四川 南充 637100)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食用菌产业作为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成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食用菌产业兼具一、二、三产业的特性,能够与不同地区的发展战略相融合,同时满足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各个地区都开始追求产业的转型发展,食用菌产业也不例外,尤其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出现了一批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化运作模式下转型升级发展的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并成为区域发展亮点。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言,探究更加具有鲜明特色、更满足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发展模式,将促进食用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的切实创收。

1 多元化视角下食用菌特色小镇的转型发展现状

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集成了农业、休闲、生态、旅游和消费等各项资源,是当前部分地区的产业特色之一。以庆元香菇小镇为例,其可以作为特色旅游小镇的代表,但是在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加、产业链条亟需完善的发展要求下,也需要积极进行发展转型[1]。分析当前大部分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现状,发现其转型发展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 规划和定位模糊

地区在发展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时,缺乏对当地情况的全面调研,从而对资源情况、交通情况以及产业结构情况了解不透彻。无法确定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转型发展的盈利模式,导致缺乏科学长期的发展战略,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也缺乏完善支持,且出现出众多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转型发展定位千篇一律的问题。

1.2 文化和品牌建设力度不足

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的转型发展要求将重点放在产业链的升级发展上,由此催生出文化产业链和品牌产业链。而大部分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在转型发展之初,对这个问题缺乏重视与科学布局,从而导致小镇缺乏自身的文化特色与品牌辨识度,最终影响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的可持续转型发展[2]。

1.3 机制问题

在促进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机制创新是重要推动力。而结合大部分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的发展现状可知,该类型小镇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而在发展时,缺乏完善机制的参考,同时在谋划发展,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考虑不深。此外,招商引资方面机制不健全,无法保障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具备充足的转型发展资金,而影响其具体的设施升级与服务升级[3]。

2 多元化视角下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转型发展路径

2.1 机制转型

从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转型发展的角度,各地区需要重视机制转型,要做好统筹规划,在全域旅游整体规划中纳入特色小镇旅游转型发展规划。设计人员需要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优势、土地资源状况和区域特色情况,有针对性的建设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政府要在多个方面为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的转型发展提供帮助,包括税收政策的调整、土地利用政策的调整以及人才和技术的引进等。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的转型发展机制应有活力和实际意义。地区应出台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转型建设试点制度,提供发展改革试点镇和省级“扩权强镇”试点镇等转型发展契机,帮助部分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先试先行,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科学转型。政府和相关组织机构要积极创新体制机制、精心研究、精准施策、认真落实、全面革新。地区还要积极推进全国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标准化试点工作,对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做好对城镇管理体系和机制的完善,成立乡村客栈联盟、古民居人民法庭、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站等机构,为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的转型发展提供全面的机制保障[4]。

2.2 产业转型

2.2.1 食用菌特色小镇+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可以延伸到各个行业中,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本身就为乡村旅游产业的重要分支,对于当前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的发展而言,其需要对旅游发展模式进行创新,才能实现转型升级发展,刺激更多的旅游消费需求。

1)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的转型发展规划人员应转变发展理念,从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角度进行旅游规划。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旅游消费方面,消费者更加注重优质的旅游体验。因此,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规划人员必须重视品牌升级和服务升级。基于此,地方政府和企业主体要积极联合,定期举行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游客交流会,同时要邀请媒体和各大知名企业参与,搭建专门的商业交流平台,使游客感受到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的专业化与标准化特色。同时要注重旅游服务升级,如服务设施、服务项目等,使游客能够真正感受到旅游小镇的现代化与智能化变革,从而提高品牌信赖度与期望值。

2)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转型发展规划人员还要积极构建“互联网+特色旅游”的发展模式。在该发展理念下,规划人员应打造“互联网+特色体验”“互联网+特色餐饮”“互联网+特色服务”等项目。在互联网和特色体验结合模式下,规划人员要从生产环节、采摘环节到加工环节均有情景体验区,且结合人工智能(AI) 设备进行智能体验,满足不同人群的体验需求[5]。在互联网和特色餐饮模式下,规划人员要提供特色菜品配送以及线上制作流程等服务,同时可以参考游客意见以改进餐饮服务。在互联网和特色服务发展模式下,规划人员还要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角度创新服务项目,使服务与游客的需求更加匹配,同时更加高效与完善。

2.2.2 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其他产业

对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进行转型升级发展研究,需要从多元发展角度进行产业融合发展分析。在当前的产业格局下,金融产业、通信产业以及健康产业等都是主要的产业形式,在发展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时,也要做到与上述产业的深度融合。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需要立足自身特色,找准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其效能,并对整个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找到旅游小镇与金融、通信、健康等产业的连接点。

对金融产业而言,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的转型发展需要多种融资渠道的支持,因而必须加强与金融产业的联系,形成互惠互利格局,促进发展资本的壮大。而对于通信产业而言,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则更需要与其加强联系。旅游产业对信息的更新要求较高,在完善的通信设备和快速的通信网络下,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的相关信息可以及时发布。同时可以借助通信媒介进行产品和服务宣传,最终扩大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的知名度。

最后,对于健康产业而言,食用菌本身就是一种保健食品,而将其与健康行业相融合,可以促进健康产业链的完善。因此,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要扩展市场边界,构建专门的健康产品加工、宣传与销售区,并与医药行业、饮食行业等扩大联系,促使食用菌产品进入健康市场中。通过上述多产业跨界融合,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的商业模式将更加完善与现代化,以契合市场不断变动的发展需求。

2.3 文化转型

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的特色之一即食用菌蕈文化,因而在进行转型升级发展时,也要注重整合资源优势,并将菌蕈文化作为核心进行重点展示。

1)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要利用现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并拓展相关的产业。借鉴国内外特色小镇的文化建设经验,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同时整合传统菌蕈文化要素,形成特色菌蕈文化旅游项目。

2)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发展规划人员还要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创新利用。建设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的文化项目需要较长的周期,需要充分考虑建设方向和重点,而不能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简单的固定开发,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创新。充分考虑菌蕈文化的未来消费市场,要将现有的文化资源与未来的菌类资源统筹结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的文化产业格局。食用菌资源较为丰富的特色旅游小镇,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大力创建文旅结合产品。定期开展文化活动,并将文化活动与娱乐、体育活动结合起来,提高文化活动的趣味性,从而能逐渐打造出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的文化品牌,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群,彰显出食用菌蕈文化的独特魅力。

3)整个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的建设主题均要围绕菌蕈文化特色,将特色小镇的发展重点集中到文化产业中,鲜明凸显菌蕈文化特色,使菌蕈文化产业与其它菌类产业相互促进,形成产业结合共同体。在彰显菌蕈文化特色中,旅游小镇规划人员要确保构建文化主题体验区,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同时细化菌类文化,并将菌类文化与小镇文化相融合,在文化优势资源的帮助下凝聚品牌效应。

3 结论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关注农业的综合效益,因而在发展食用菌产业时,也要从提高综合效益的角度,即多元化思考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模式。以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为依托,科学开发食用菌旅游资源,实现对食用菌产业链的有效拓展,带动地方旅游产业经济增长,形成地方旅游产业特色。在对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进行转型发展研究时,应关注从多个角度进行转型策略的探讨,即机制角度、产业结构角度和文化角度。确保实现食用菌特色旅游小镇转型发展要求下各项资源的深度融合,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全面升级发展。

猜你喜欢

特色旅游食用菌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创意农业和特色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以磐安县维新乡溪下路村为例
2016上海特色旅游食品新入选名单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旅游商品创新研究——以浙江特色旅游纪念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