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视角下共享经济与新型食用菌商业模式*

2020-12-16李燕燕

中国食用菌 2020年6期
关键词:商业模式食用菌供给

李燕燕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2)

供给侧矛盾是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我国针对农业升级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并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食用菌产业在这一发展背景下,也需要加深对共享经济的研究,注重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产业发展的创新力,形成更加科学的产品供需调配格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也要从增产导向转变为提质导向,要继续深入推进食用菌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提高产业发展的共享助益特征,确保食用菌产业能够形成与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契合的商业发展新模式。

1 供给侧视角下共享经济对新型食用菌商业模式提出的新要求

1.1 以“优质化、绿色化、品牌化”为标杆

市场经济的变化导致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出现变化,在供给侧视角下进行食用菌商业模式的更新,需要食用菌企业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和消费者需求。当前,原生态的农产品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主要食物,原因就在于农产品大都具备原生态特征,即绿色、健康、环保,这与当前人们的饮食观念相符。因而,市场需求表现为对食用菌产品特性的需求,即原生态、优质、绿色与健康。因此,食用菌企业在进行商业模式升级时,要以“优质化、绿色化、品牌化”为标杆,高度契合人们对“吃好”的需求。作为食用菌的生产方,其较为关注生产效益,因而当供给端与需求端的矛盾日益突出时,市场就要发挥其自身的调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主,对低端无效供给进行控制,并积极拓展中高端供给,要将生产重点放在销路好、品质高以及市场较为短缺的食用菌产品上[1]。同时,供给方要充分考虑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商业模式注入更多生态化要素。即在生产时推行绿色栽培、生态循环等方式,提高产业发展的资源节约效益,彰显环境友好性。此外,食用菌新型商业模式的创建也要关注乡村特色资源的共享,要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产品,转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打造特色食用菌产品,为新型商业模型的创建提供产品支持。

1.2 以产业链升级为重要契机

对食用菌产业进行供给侧方面的改革,要求整个产业围绕产业链进行创新升级,要积极提升价值链。完整的产业链是提高食用菌产业附加值的重要保障,否则,食用菌产业将只能是弱势农业和低效农业。在共享经济模式下,食用菌产业需要认识到工程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即能够将闲置的物品和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从而有效避免资源浪费[2]。在共享经济模式下,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人员应注重发挥闲置资源的价值,盘活闲置资产增加供给,缓和市场供需矛盾。食用菌产业在近十年来发展态势较好,但是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背景下,食用菌产业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商业模式,要加快构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推动三产深度融合,同时要注重拓展食用菌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全面提高食用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产业链增值收益。

1.3 以现代高效农业为发展目标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范围广、层次深,但是在进行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始终要以保障农产品质量为核心。即食用菌产业在创建新型商业模式时,也要关注产品质量,同时要将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作为重要目标。对农业进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目的即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食用菌企业需要在政策优势下,积极创新产业发展格局,践行共享经济理念,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于食用菌产业而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在金针菇、杏鲍菇以及香菇等大众菇类方面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问题,市场的整体盈利空间受限。结合近几年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态势来看,羊肚菌、牛樟芝等稀有品种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因此,食用菌企业必须做好对各项资源的科学配置,确保食用菌产品种类安全,能满足市场需求,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3]。

在共享经济发展视角下,结合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目标,食用菌产业必须不断拓展产业功能,注重发展休闲农业,即食用菌观光园、电子商务等现代乡村农业类型,优化各项资源配置,促进食用菌产业模式的全面升级发展。

2 供给侧视角下共享经济与新型食用菌商业模式的创设路径

2.1 旅游文化共享

在共享经济视角下,对于食用菌产业而言,要重视与旅游资源的共享,经济打造基于食用菌产业的旅游产业格局。由此,食用菌文化可以传播更为广泛,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与精准化的旅游服务。

2.1.1 打造食用菌旅游观光园

对食用菌旅游观光园区进行构建,需要规划人员进行科学的功能分区,即确定不同的主题区。具体可以将食用菌旅游观光园区打造成历史文化区、科普区、情景体验区等。在构建历史文化区时,要充分体现食用菌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可以借助文物、标本等进行食用菌历史的展示,帮助人们了解食用菌产业背后的文化底蕴;在构建科普区时,则要求在科普区中布设高科技设备,包括自动采摘机器人、智能喷淋系统等,同时要在科普区介绍食用菌生产和加工的先进技术;在情景体验区,则要注重打造不同的情景空间,包括生态空间、生产空间、栽培空间以及采摘空间等,并安排专人进行主题讲解,同时注重情景空间与游客的联系,要适当增加小游戏和表演环节,提高游客参与度,优化游客体验,使游客产生对食用菌的兴趣,从而刺激消费需求。

2.1.2 共享食用菌品牌

食用菌产业主打绿色健康,因而食用菌的绿色、生态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各个地区在发展食用菌产业时,都要注重共享品牌,即壮大食用菌的生态品牌效应,打造成地区或城市名片,让食用菌品牌为城市形象代言。在发展食用菌的旅游产业时,就更要注重品牌的共享策略,当食用菌生态品牌的光环开始发挥效用后,食用菌的旅游产业品牌也将更加深入人心,在品牌的横向和纵向共享效益下,食用菌品牌将获得更多的文化认同感[4]。

2.1.3 抓住核心受众需求

食用菌的主要功效在于营养保健,对现代人而言,更加关注自身健康情况。因此在打造食用菌旅游产业时,设计人员需要以满足中老年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为核心。如提供针对中老年人群的夕阳红专项旅游项目,为中老年人提供更多优质旅游服务,从而使其增加对食用菌产品的了解与信任,促进食用菌旅游产业产值的提升,最终增加食用菌产品的产值。

2.2 产业资源共享

当前的市场受众对特色食用菌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食用菌产业必须基于产业资源共享的角度延伸精细加工的产业链,不断开拓食用菌的产品市场。食用菌企业需要大力促进和深化食用菌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要关注当前食用菌产业出现的产能过剩产品的发展瓶颈,积极开发新产品,促进产业供需平衡。

另一方面,食用菌企业应还应该积极参加食用菌产业发展创新技术论坛和发展研讨会,注重联合专业人员从现代农业顶层设计的宏观角度和食用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的微观角度设计。革新食用菌产品的栽培技术、加工技术,加大食用菌产业的资源共享力度,促进过剩产能的科学调配,实现食用菌产业朝着精细加工的方向发展。拓展产业链,并最终形成更具现代化高效农业特征的食用菌商业模式,有效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盈利水平。

2.3 政策机遇共享

在中国大力提倡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背景下,食用菌产业将成为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下,食用菌产业的市场将得到更广泛的拓展。由此,食用菌产业需要认识到自身面临的新一轮转型升级挑战,要将食用菌产业与各大食品行业深度融合,促进食用菌产业流通速度的提升。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食用菌企业应按照“终端消费渠道-品牌-资本-人才-生产技术”这一思路发展,通过科研、环保、技术、管理等维度武装,形成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国际化视野,从而可以更好的顺应“一带一路”发展趋势,合理利用资本与资源,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升级发展。

2.4 信息技术共享

在食用菌产业体系中,古田被称为“食用菌之都”。在食用菌产业发展方面,古田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商业模式方面也不断创新,打造了“十方田”这一农产品公共销售渠道,为消费者提供了线上购物的绿色安全平台[5]。该平台基于“互联网+电商”模式,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囤货滞销问题。在该平台中,消费者可以直接下单,平台将订单分配给具体的厂家直接生产,由此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消耗,从而促进双方获利。在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下,古田在食用菌产业结构方面积极调整,并顺应“互联网+”政策,不断延长产业链,丰富平台食用菌产品种类,其中“猴菇曲奇”就是近年来大热的菌类加工产品之一。

且在“十方田”这一平台下,农民可以获得更多利益,即在相应精准扶贫政策之下,参与食用菌产品生产和栽培的贫困农户可以得到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扶持,因此能够实现“生产+技术+销售”模式的一条线扶贫。在该种平台模式下,食用菌产品的后备力量更足,也就更具有长期的发展动力。

3 结语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需要将关注点放在市场供需的调节上,即要积极顺应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发展趋势,并掌握共享经济的发展核心,对自身的商业模式进行调整。食用菌企业需要找准共享经济下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标杆,并在实际的商业模式创建过程中,从发展食用菌旅游产业、延伸产业链条、顺应政策趋势以及打造信息化销售平台等方面,全面促进食用菌新型商业模式的科学构建与有序实践。

猜你喜欢

商业模式食用菌供给
商业模式画布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从星巴克的成功谈商业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