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欺凌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基于个案研究的视角
2020-12-16江苏南通大学职业教育心理学专业
高 茜 (江苏南通大学职业教育心理学专业)
校园欺凌发生在全球的各个国家,俨然已经成为社会性的热点问题。心理学上将校园欺凌归于反社会的心理,校园中的部分青少年经常做出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甚至是违法乱纪的行为。著名学者涂尔干认为,失去规范会导致社会和个人处于混乱状态,在这种混乱状态下,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犯下无法弥补的错误,校园欺凌就是其中的一种。笔者借助观察法对实践中的个案进行研究,基于个案探析欺凌行为的成因、明晰社会、学校以及家长对于校园欺凌的看法,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干预校园欺凌问题的发生。
一、校园欺凌的现状
挪威著名学者奥维斯(Olweus)指出:“欺凌是一种反复发生的,以大欺小或以多欺少的恶意侵害行为,通过孤立、侮辱、威胁、打骂、勒索等方式侵害他人身心”。
现在的小学教育中,欺凌现象时有发生,这也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挑战。笔者在某小学任教五年级数学学科近一年,平时除了教学工作,还要负责班级的班务,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笔者经常观察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上的一些变化,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不骄不躁、认真学习;还有少部分学生会做出一些违反教育规范的行为。笔者将以个案的形式呈现当前小学校园欺凌的现状,帮助大家了解当前小学阶段易出现的欺凌行为,结合实例具体分析,提出合理的干预措施。
案例一:李某,班里的“后进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较差。吴某是李某的前同桌,是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两人相处得比较融洽,但有段时间,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不能集中,总是做自己的事情,作业上也存在抄袭的问题,类似的恶劣情况还包括李某不做作业,让同桌第二天帮其完成,期中试卷不交,谎称同学未收、敲诈同学等。
案例二:朱某,外地人,家庭条件不太好,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她的成绩一般,班上的孩子对她并不友好。每次做练习,朱某的同桌都会在教室大喊“老师,我同桌抄我答案”,有时候甚至嘲笑同桌题目做错,除此之外,外出活动时,其他同学也不愿意跟朱某一组。
上面两个案例给笔者带来了很大的触动,校园欺凌、校园暴力,威胁、恐吓他人,甚至侵犯他人财产的行为在青少年中十分常见,这些都属于比较恶劣的行为,它不仅会对做出欺凌行为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受欺凌个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二、校园欺凌的成因
校园欺凌在小学时有发生,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本文中,笔者将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方面进行说明,明晰校园欺凌的成因。
1.社会层面
社会是人们生存的大环境,它的一些优良思想或是不好的风气都会对个人的价值观,甚至是行为倾向产生影响。
(1)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产物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有些为孩子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帮助,而有些不健康的内容、不良文化的泛滥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如受到游戏里角色的影响,会比较容易在校园里面出现暴力行为。
(2)“规范真空”的影响。目前,社会正处于剧烈变化时期,新的社会规范体系还未完全建立,我们称这段时间为“规范真空”状态。“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了完善的社会规范,学生的社会约束力就会减弱,没有了约束的学生,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根本的控制,必然会导致行为失范。
2.学校层面
(1).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目前,教师的整体素质都有了提高,但仍有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方式组织教学,以至于学生对课堂教学缺乏兴趣,做出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事情,而教师在处理这类学生时,如果采用比较消极的手段,如体罚学生、用侮辱性的语言批评学生,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压抑情绪,出现违反教育规范的行为。
(2)学校教育管理缺乏实效性。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面对校园欺凌,学校缺乏必要的手段,事前无法防止,事后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导致校园欺凌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
3.家庭层面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美满、健康的家庭才能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1)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主要包括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父母经常吵架或者对孩子不闻不问都会影响到家庭关系的质量,家庭关系质量不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孩子的品德和行为朝着不良的方向发展,甚至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2)家庭教育弱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孩子发展的道路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他们的耐心陪伴与关心会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和被爱的滋味。但有些家长整日忙于工作,将孩子放在爷爷奶奶那边或者送去晚托班,众所周知,老人对孩子是溺爱的,是言听计从的,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普遍存在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等方面的问题。
4.个人层面
(1)以自我为中心。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中有部分孩子比较任性,太以自我为中心,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他们都沉浸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不听从或不接受他人的意见,总是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
(2)约束力和自控力太差。案例二中朱某的同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很聪明,思维比较活跃,就是自我约束力较差,总是喜欢在课堂上插嘴,做小动作,甚至和周围的孩子讲话,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
三、校园欺凌的干预
欺凌事件的不断发生,与国家、社会、教师、家长、学生自身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大家对这个问题不够重视,所采取的措施比较少,欺凌事件发生的频率自然不会降低。根据实际情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合理的干预措施。
1.社会方面
(1)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秩序。社会是一个大环境,在社会上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好的坏的,善的恶的,社会拥有了正常的秩序,学生才能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因此,社会应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治安管理,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还学生一个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
(2)加强文化监督,抵制不良文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有些孩子通过网络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而有些孩子在一些不良网络文化的吸引下则会越陷越深,最终误入歧途。因此,社会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管,帮助青少年过滤一些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严格抵制不良文化的传播,创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
2.学校和教师方面
第一,学校要加强、完善校规校纪,督促教职工正确处理欺凌问题;第二,学校要加强各个角落的安全监管,可以安排教师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进行巡查;第三,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教育青少年如何预防校园欺凌;第四,学校可设置一个匿名举报系统,根据学生的反映去查明事实,及早干预;第五,教师要在班级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帮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学习如何预防校园欺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第六,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关心孩子在家是否出现不良行为,若发现,尽早处理。
3.家庭方面
家长对欺凌事件的干预太少,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不多,导致孩子身上发生的欺凌事件得不到有效的应对。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为孩子树立榜样,家长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家长要以文明友善的言行举止去应对生活中的问题;第二,加强对孩子预防欺凌的教育,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演练,帮助孩子提升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第三,多与教师、学校交流,一旦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好的言行举止要及时制止;第四,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4.青少年自身方面
青少年是校园欺凌行为的实施者和受害者,要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就要从青少年自身出发。若青少年能够规范自己的言行,遵守规章制度,拒绝校园欺凌,他们的校园生活就会更加安全、快乐。青少年预防校园欺凌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对校园欺凌做到坚决“扼杀”;第二,多与家长和教师沟通,如果被欺负,也及时向同伴、老师寻求帮助,做到不欺负他人;第三,多参加学校、社会上组织的趣味活动,丰富课余生活;第四,遇到欺凌事件,可以选择向老师、家长、同伴倾诉,让他们帮助自己从校园欺凌的伤害中走出来,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综上所述,预防校园欺凌是一个大工程,它需要国家、社会、学校、教师、青少年等共同努力。笔者相信,只要各方面多多加强管理,校园欺凌现象一定会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