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电子商务风险分析

2020-12-16史晶娜

广东蚕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销售电子商务农产品

史晶娜

(衡水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河北衡水 053000)

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撑,电子商务的生成为农业事业发展拓宽了路径。农业实现电子商务发展模式,能够推进农业信息的共享性,实现农产品的有效性营销、销售,使农民在发展历程中获取较多的农产品收益额度,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实现新农村建设。但由于农业电子商务是依托于网络环境实施的贸易往来模式,这使农业电子商务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资金支付、结算风险、农产品采购风险等,不利于农业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有效性实施。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在推进农业电子商务进程中,需要重视农业电子商务风险因素,采取有效方法、措施,解决农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风险,进而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健康发展[1]。

1 农业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构建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在此平台中能够实现商品、货物的交易,通过支付渠道、物流模式完成商品的订单交易,推进商品的有序流通。农业的电子商务是指在政府的惠农政策下,以农民用户群为基础,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农产品的网络贸易模式,进而帮助农民实现农产品的快速销售,使农民获取相对应的农业生产报酬。农业电子商务其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产品网络交易模式。农产品依托于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农产品的营销、销售模式,需要受众关注,达到农产品的购买与销售。二是农业信息化模式。农业信息化模式,主要依托于网络平台,整合多产业发展模式,包含农业生产产业、运输产业、销售产业,实现多个产业的融合,构建产业发展链条,依托于产业发展链条实现农产品的有效性销售,凸显农产品网络交易的规范化、标准化。三是农民消费的网络化模式。当前,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农业消费逐渐向网络化发展,尤其是支付宝、微信软件的生成,大多数农民都运用网络平台进行购买货品,包含化肥、农药等货品。由此可见,农业信息化成为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发挥农民消费发展需要,推进新农村的建设[2]。

2 农业电子商务实施的意义

2.1 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

在新农村视角下,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能够实现农业信息的共享模式。在政府的扶持下,构建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多地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模式,这些信息种类多样、涉及面广,不仅包含农产品销售、营销等信息,还涵盖农产品的生产信息、种植信息等,这些信息内容能够为个体农民以及农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数据支撑。根据相关的信息数据,采用合理化的农产品生产、销售、经营模式,加强自身农产品发展战略的构建,推进农产品在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中进行有效销售,进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达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完成[3]。

2.2 拓宽农产品销售、营销渠道

新农村视角下,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模式,能够拓宽农产品的销售、营销渠道,使农产品得到快速销售,农民能够获取相对应的生产报酬。在以往的农产品销售中,大多是农民将自身生产的农产品拿到市场去卖或者卖给专门的收购者,这种农产品销售模式过于狭窄,使农民回收的资金少。而农业电子商务依托于网络平台,其以信息传递快速、低成本的优势受到人们的青睐。农民借助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将自家的农产品信息发布到网络平台中,供大众浏览,并购买相关的产品,进而达到农产品的有效性销售与营销模式。同时,农民在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中发布的渠道也得到进一步拓宽,可以在快手、微信等平台中发布相关的农产品信息,吸引更多人购买农产品[4]。

3 农业电子商务的风险因素

3.1 技术平台风险因素

农业电子商务依托于网络平台,实现农产品的贸易往来。可以说,农业电子商务是在信息科技技术的支撑下完成的农产品贸易形势,而技术平台的运用在农业电子商务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一为软件平台的构架。软件平台是支撑农业电子商务贸易的平台模式,而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体验成效。例如在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中,如果被植入木马软件,会使用户登录或者运用平台对自身移动终端设备形成一定的影响,这使用户的个体信息受到侵害,造成多数用户运用不良平台进行货物的交易模式。二为支付与结算风险。农业电子商务依托于平台,其运用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QQ 支付等模式进行货物的交易模式,但如果平台存在一定的风险,会使用户以及商家的财产受到一定的威胁性,给一些消费者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到农业电子商务进一步实施。三为防病毒能力。在农业电子商务中,依托于网络平台进行农产品交易,其平台的构建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能够抵御大多数病毒的侵害,为网民购物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以此获取消费者的信赖。反之,如果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缺乏防病毒能力,会使病毒入侵平台,不利于农业电子商务的有效发展。

3.2 采购风险因素

新农村视角下,农业电子商务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农村产业以及个体进行相关的战略目标实施,包含农产品的生产模式、采购模式、销售模式、营销模式等,构建一个系统性的农产品销售模式,运用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农产品的推广,以此实现农业电子商务在农产品发展中的有效性运用。但农业电子商务在发展历程中,货物的采购存在以下风险因素:一是环境风险。农产品在农业电子商务中,会受到环境风险影响因素,使农产品生产效率降低。例如农产品在生产中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农产品生产成效不高。二是战略风险。农产品在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中,受到战略风险因素的影响,使农业电子商务实施效能不强。例如在电子商务刚发展之际,C2C、B2B 等平台为产品销售提供支撑,但随着其不断地发展,其弊端也日益凸显,并伴随着网络安全问题的生成,影响到农业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三是内部发展风险。在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会因自身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形成合同风险、价格风险、质量风险、交货风险,这会对农产品销售带来不良的影响,也不利于农村地区向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进程,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成效[5]。

4 农业电子商务的风险控制对策

4.1 加强政府工作引领

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应发挥主导性功能,使农业电子商务在政府的引领下得到普及,提升农民思想认知,规范农业生产模式,为农产品销售提供良好的平台,进而有效抵御农业电子商务风险的生成。首先,政府应加强农业电子商务的普及,提升广大农民的认知度,使农民改变自身以往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推进农产品销售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同时,在普及农业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加强农民培训,教授农民使用农业电子商务平台运用模式,使农民能够灵活地操作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其次,政府发挥引领作用,以村为单位,构建农产品销售集成化的平台。例如村部根据自身地区生产的农产品模式,明确农产品收集品类、质量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内容收集农产品,实现农产品的统一销售模式,进而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良性运用。最后,政府根据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加强产业链的构建,推进物流、运输等产业融合,为农业电子商务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产业链发展模式,进而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4.2 加强第三方平台的规范

在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历程中,需要加强第三方平台的规范,抵御风险来临,实现风险的有效性控制,为消费者选购、农产品、销售提供良好的平台,进而实现农产品的贸易往来。首先,加强政策方针的建设,以法律、法规为导向,规范第三方平台,使第三方平台的运行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进而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购物场地。其次,保障交易支付的安全性,当前,第三方支付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趋势,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管理,为个体的资金支付提供良好的平台,增加人们的信赖感,使人们更好地运用农业电子商务平台购买农产品,进而提升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后,规范虚假货币的运用模式,避免虚假货币运用,扰乱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秩序,合理规避风险因素,进而实现农产品在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中的良好销售。

4.3 完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新农村视角下,农村地区应重视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加强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优化以往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模式,使农业发展向信息化方向转型。首先,在以往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基础上,加强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与维护,使农业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安全、有序地运行,为农民农产品销售提供保障。其次,根据农业电子商务平台运行模式,加强相关制度方针的建设,规范农民运用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模式。例如根据农业电子商务平台运行模式,构建农业电子商务平台运用守则,传递给农民,使农民掌握农业电子商务平台运用模式,以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自身农产品销售模式。最后,提升农民风险意识,使农民能够识别、预防风险。

5 结语

新农村视角下农业电子商务风险的研究十分有必要,其有利于农业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有效性开展,实现农产品的多元化、跨国际营销、销售模式,推进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进程,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实现新农村建设。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视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根据农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风险值,采取政府工作引领机制、完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机制、加强第三方平台规范机制,实现风险的控制与规避,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进而促进农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的进程。

猜你喜欢

销售电子商务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这四个字决定销售成败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