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辣椒产业发展探究

2020-12-16

广东蚕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遵义市龙头企业贵州省

施 若 韩 雯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贵阳 550000)

贵州优良的生态环境为有机、绿色辣椒的发展提供理想场所,辣椒已成为贵州省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之一。2016—2020年,贵州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辣椒产业,在全力推进下,辣椒的全产业链条向集群化、规模化、国际化以及高端化发展,促使“辣椒大省”转变为“辣椒强省”。近年来,贵州省辣椒的种植面积保持在500 万亩左右,是全国同类种植面积的1/6、世界同类种植面积的1/10。辣椒产业除了龙头企业“老干妈”,还有“乡下妹”“苗姑娘”“辣三娘”“山里人”等品牌,已成为助农促农、增收增效的优势产业,并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2019年,贵州省遵义市获得“世界辣椒之都”的殊荣。目前,遵义市虾子镇拥有全国最大的辣椒城,同为最大的辣椒集散中心。2018年,遵义市种植辣椒面积共计225万亩,鲜椒年产量达270 万吨;2019年上半年,辣椒交易量共计10 万吨,交易额达18 亿元。为了加快推进辣椒产业向纵深推进、高质量发展,遵义市、县两级组建辣椒专班,并积极争取中央、省级的专项资金,以及扶持绿色产业发展的投资基金等;积极培育辣椒种植经营主体,坚持发展辣椒产业规模化;加强引进需求辣椒的知名企业,并建立辣椒批发价格的指数体系[1]。

1 现状

1.1 快速发展辣椒种植规模

贵州省已形成以遵义市为辣椒种植核心区域,并向黔东南、黔南、黔西南辐射的辣椒产业带。据有关资料显示,2010年贵州省种植辣椒的面积达22.67 万公顷(340万亩),2014年种植辣椒的面积为31 万公顷(465 万亩),2019年种植辣椒的面积为34.13 万公顷2(512 万亩)。

1.2 加快发展辣椒产业集群

贵州省现有40 多家集群发展的大中型辣椒加工企业,如“贵三红”“老干妈”“苗姑娘”“乡下妹”等企业,生产加工的辣椒品种有200 余个,如油辣椒、豆瓣酱、泡椒、剁椒、辣椒酱、干辣椒、糟辣椒、糊辣椒等八大类型,其加工量达32 万吨以上,加工产值为35 亿元。同时,遵义市积极引进重庆刘一手、四川香天下等大型辣椒加工企业,分别在新蒲新区、播州区建立10 亿级辣椒加工园区[2]。

1.3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近年来,贵州9 个地州市大力推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合模式,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为主,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如反租倒包、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形式共享辣椒产业带来的红利。同时,通过这种模式的带动效应,促进辣椒产地的就业增长。2019年市级以上的辣椒龙头企业有115 家,行业产值为82.6 亿元。2020年,这115 家市级以上的辣椒龙头企业实现种植辣椒189.7万亩,带动的合作社有2 456 个,带动种植户59 万户;辣椒龙头企业用工有18 380 人。

由此可见,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的绿色供应链体系,凝聚了新型农业经营的主体。在辣椒产业发展中,龙头企业发挥了产业发展引领作用,集聚同行,发挥企业优势,有效集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单位——辣椒种植户,通过以土地流转、反租倒包等方式,联结参与辣椒产业链的各个主体,既推进了辣椒产业经营方式由传统种植向现代化经营转变,又凝聚了辣椒产业经营主体,使其经营主体组织化。同时,随着辣椒产业的发展,贵州省辣椒产地逐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辣旅一体化”,推动辣椒产业向旅游产业的发展。这类融合不仅将贵州传统特色优势产业转向现代农业发展路程,而且由“小辣椒”创新发展辣椒旅游文化,体现了贵州省乡村旅游的自有特色[3]。

2 问题

2.1 辣椒种植水平仍需提升

贵州省黔椒、遵椒等自有品种市场占有率较低,不足20%。大部分辣椒种植基地的品种多数为省外引进品种。贵州省以山地、丘陵为主,这两类地形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2.5%,没有平原,以至于地方自有辣椒品种种性退化。由于贵州省日照少、海拔高、土地贫瘠、灾害天气多等,辣椒果实大小、色泽及长短差异大。贵州省多山地、丘陵的地貌,自然形成了辣椒种植土地零星、分散,较难实现机械化操作,更难实现如同平原地区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辣椒种植属于密集型劳动产业,育苗、种植、管理、收获都要投入大量劳动力。而农村大部分劳动力流向城镇务工,辣椒产业缺乏劳动力,使用劳动力成本攀升。同时,贵州省9 个地州市的辣椒种植户因种植技术掌握程度不同、管理田间地头技术不规范,以及使用农药化肥不科学,故其生产成本渐高,经济效益随之下降[4]。

2.2 辣椒价格信息发布欠完善

2018年贵州省遵义市建成了全国首只干辣椒批发价格指数,填补我国辣椒批发价格指数的空白。[5]但因辣椒批发价格的历史数据没有形成系统的结构化数据,且大部分数据分散在有关部门的发布平台,故不同年份不同季度的统计数据出现了统计口径不一致现象,形成了数据误差,按此类数据所选择模型计量出的结果出现明显差距。特别是辣椒价格信息不完善,缺少连续统计的对应数据,部分统计数据过于笼统。

2.3 产业资金周转仍较难

在构建辣椒产业全产业链过程中,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需要充足的产业资金支撑辣椒产业的发展。虽然辣椒产业收益前景较好,但从传统种植转向现代化发展方向,仍面临涉农金融机构对产业申请信贷资金审批程序复杂问题。一部分发展良好的龙头企业,即使所获贷款资金的周期相对较短,当需要进一步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时,短期内也难以获得涉农金融机构的贷款资金,只能付出高成本,寻找社会资金,这往往影响辣椒产业的发展进程。

3 对策

3.1 提升辣椒种植水平

贵州省9 个地州市生产不同品种辣椒的地理生长环境不同,可以形成各自种植优良品种的核心区域,并打造科技核心示范园,推动“辣椒强省”的产业效应;根据贵州省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貌特点,研究、推广适合山地、丘陵的辣椒种植技术,如轻简化的栽培技术,或按照辣椒生长的习性分地域进行选育良种,集约化育苗、防控病虫害、减少使用农药或化肥,从研究辣椒种植的单项技术转向辣椒产业的多项技术,构建辣椒产业全产业链。研发并推进山地辣椒种植的微型轻便、智能化机械和器具,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支撑辣椒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培育山地辣椒种植专业人才,加强辣椒产业发展所需的智力支持。

3.2 完善辣椒价格信息发布机制

建立统一的辣椒价格信息共享平台。根据贵州省9 个市州的不同品种辣椒生长特性,确定固定的批发市场采集点;管理人员采集辣椒价格时,应注重辣椒价格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同时,按照年份、季度、月份,统一统计口径,保证发布数据公正。为保障干辣椒价格指数发布效果,应定时与不定时抽检,结合国内其他地域辣椒价格指数发布信息,选择适合的计量模型,适时分析辣椒产业发展情况,以实现及时调整辣椒产业的生产结构。

3.3 推广多样化融资担保方式

创新“贵椒贷”“黔惠保”等金融融资方式,通过这些金融融资方式,建立金融支农、金融富农、金融强农的资金池,将“金融活水”引向辣椒产业全产业链,逐步突破辣椒产业融资难、融资贵及融资慢的瓶颈;在资金池建立的基础上,加大政府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合作,协同发展“4321 政银担保贷”模式,探索辣椒产业多样化融资担保方式,结合以应收账款质押、固定资产贷款、订单及仓单等供应链、产业链金融为主要方式,持续开展辣椒产业的“两权”抵押贷款。同时,通过农业保险转移辣椒种植、收成、加工及销售过程中遇到的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保障辣椒种植户基本收益,促进辣椒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遵义市龙头企业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我为旗帜增辉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老年大学校歌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喜迎新年
——遵义市春节联欢晚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