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羊布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0-12-16张亚兵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病防治病畜布病

张亚兵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农业农村局 067399)

牛羊布病的防治效果与预防手段的科学性、检疫工作落实的有效性、疫情控制措施运用的及时合理性等都具有密切关系。要避免疫情爆发,就应重新审视现有的防治措施,发现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时加以应对和解决,以保证牛羊布病的防治实效,降低布病疫情造成的损失。

1 现阶段牛羊布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布病检疫和扑杀工作落实存在漏洞

在牛羊布病防治工作中,检疫工作全面性,对患病牛羊扑杀的及时性都影响疫情防控效果。但在一些牛羊养殖场中,由于养殖户自身对布病防控的重视度不足,加之担心检疫扑杀所造成的损失,对畜牧防疫部门的检疫工作具有一定排斥心理,通过各种方式拒检、逃检,没有按要求让全部牲畜接受检疫,这样会导致检疫工作的重要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给疫情爆发埋下隐患。

1.2 对病畜处置的监督管控力度不足

按照我国相关规定,对检疫中发现的患有布病的牛羊病畜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进行治疗,或根据病情进行扑杀。由于养殖户不配合,或对布病防控知识缺乏掌握,导致一部分病畜在检疫发现后并没有及时进行规范处置。加之相关部门对病畜处置的监管力度还不足,部分养殖户不仅未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还通过较隐蔽方式以低价将病畜活体或宰杀后卖出,使其流入市场,并进入周边居民的餐桌,进而导致食用者被感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3 外来引入牛羊检疫工作存在疏漏

一些规模化养殖场为扩大生产规模,或改良牛羊品种,可能从外地引入牛、羊。按照规定凡从外地引入牲畜都应经过严格检疫后才能引入饲养,但由于牛羊产地和调入地之间沟通不畅,以及部分地区在相关检疫工作中存在疏漏,导致一些感染布病的牛羊个体未在检疫中被发现,并被引入到新的养殖场中。进入新的群体后,这些患病牛羊变成传染源,对养殖场原有的健康牲畜造成感染[1]。部分地区在牛羊布病控制上已取得一定成果,如此时因外来引入导致疫情爆发,也将白白浪费以往防治工作中投入的资源和力量。

2 牛羊布病防治工作中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提高对牛羊检疫工作的把控力度

牛羊布病作为一种危害较大的人畜共患病,加强牛羊布病检疫筛查不仅是发挥控制疫情的作用,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阶段,要保证牛羊布病防治的效果,首先要全面提高对牛羊检疫工作的把控力度。相关部门应制定完善的检疫制度,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落实日常检疫工作,依法依规执行检疫程序。同时,加强检疫工作方式的创新与经验总结,争取获得养殖户配合,保证检疫工作的有效落实,及时发现养殖户逃避检疫等行为,保证检疫范围的全面覆盖,避免漏检、错检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确保牛羊布病的及早发现、及时防治。

2.2 加强对养殖户的疫情防控教育

在做好检疫工作的同时,还要全面加强对养殖户的疫情防控宣传教育。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养殖户对牛羊布病的了解度,认识其危害性,从而提高养殖户对布病疫情防控的重视,使他们自觉配合检疫人员,完成好检疫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养殖户对病畜处置相关技术及法律法规的了解,使其掌握正确规范的病畜处置方法,在发现病畜时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对于无救治必要的病畜及时扑杀。同时,通过危害宣传与法制教育,让养殖户明确感染布病牛羊流入市场后的严重后果,避免养殖户私自处置病畜,对区域居民的健康安全造成威胁。

2.3 严格落实外来引进牲畜监管工作

对牛羊牲畜跨区域流通环节的疫情监控也是防控布病传播的要点。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要严格落实牲畜引进全过程的监管工作,在牛羊产地流出环节做好检疫,明确记录流出牛羊出处单位、数量、流向等。在运输过程中,牛羊与其他牲畜的接触情况也要严格监管。到达引入地区正式进入前,也要严格进行隔离检疫工作,确保无患病或携带致病源的牛羊,并完善办理检疫手续后才能准许进入[2]。对于检疫中发现的患病牛羊,应严格依照规定进行扑杀,防止外来感染源造成本地牛羊布病的大面积爆发。

猜你喜欢

病防治病畜布病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夏季到 奶牛肢蹄病防治要跟上
反刍家畜瘤胃积食的中兽医诊治临床研究
牛羊结核病和布病监测及净化技术
对牛口蹄疫病防治的探讨
布病防控知识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