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本质是三农现代化
2020-12-16张诣野
张诣野
(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实现乡村振兴是我们我国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就着重强调乡村振兴需要关注三农问题。首先强调的是人的问题,即农民,民生问题,我国总人口13.8亿,其中5.5亿人仍然长居在农村之中,关注要这5.5亿人,解决好这5.5亿人的民生问题,实现农民就业保障,大力实现好农民“三不愁、两保障”;其次是农业问题,习主席强调要推进农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完善新型农民,提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打造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最后是农村问题,大力提倡乡风、家风建设,改善乡村恶习,破除封建迷信,加强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乡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感。关注农村、农民、农业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1]。
1 对乡村振兴与三农现代化的认识
乡村振兴是我国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乡村振兴其本质是三农现代化。事实上乡村振兴战略三个方面必不可少:一是新型农民的建设和转变;二是农村土地及产业的发展;三是农村环境及文化建设。而这三点恰好是农村、农民、农业这三农问题的全部内容。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本质上是为了解决农民、农业、农村问题。
1.1 农民是乡村振兴主体,民生是关键
广大农民是推动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现代化的主力军,广大农民的现代化也是解决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农村的进步、发展和农业产业的调整、转变、升级,都离不开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都与广大农民现代化状况紧密相关。农村、农业问题的解决都是为了使中国农村广大农民受益的重要战略举措。
1.2 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
保证农业方面的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推动农业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中共同发展,就是要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持续变革。为实现这一点,就到达到农业与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及广大民众的社会生活需要的有效匹配。
1.3 农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长远要求
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幅员辽阔,农村仍旧占据着国土中的绝大部分面积。农村现代化需要农村社会发展和现代社会的发展紧密协调、保持一致,从而实现整个农村社会的现代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不是被完全改造为城镇的农村,而是具备了现代化发展能力和发展观念的农村。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重新认识农村现代化的价值、构建农村现代化的路径。保持农村主体性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是现代农村未来发展的趋势。
2 乡村振兴下三农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生态规划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的生态规划做的不够科学合理,生态规划也不健全,生态环境管理不善。最近几年,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开始正式落实,很多村庄都开始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规划,因而,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够促进乡村的发展,生态环境到目前为止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不过,也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非常好。有的农民随意丢弃生活垃圾、农村河流都是污水,这些问题很难根除。乡村治理规则不够规范,很多村子都没有进行乡村治理,乡村文化建设不规范,农业生产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
2.2 乡村治理问题
最近几年,我国农村乡村治理不健全,例如,村霸基层治理问题,对村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严重的危害到了社会的稳定发展[2]。而且,有的不法分子为了获取巨额经济利润,采取恶劣的方式来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损失,也导致村民赋予的自治权被浪费。基层政府和社会组织职能都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村民主体意识快速觉醒,社会需求快速增加,社会矛盾也增加了。乡镇社会治理也基本上都是规模很大的社会管理活动,行政管理工作不健全,但是,群众对乡镇政府的高依赖,低信任问题严重,并未真正的发挥群众扎根民间,解决农村社会问题,帮助解决农村社会治理问题。
3 农业方面存在问题
我国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很多农业从业人员的年龄都比较大,很多人都没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开展工作,而是到其他部门工作,存在着农业人员的学历水平不高、人才匮乏、人才队伍更新缓慢的问题,缺乏农业工作的经验。同时,农业科技投资资金虽然逐渐增加,但是很多单位因为缺乏推广费用,导致正常业务无法开展,农业企业存在着一个问题,自主科技投入意识薄弱,对农业财政资金的投入还需要政府的扶持,这对发展三农是有害无利的。从我国农业产业体系、服务体系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农业现代化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3]。缺乏农业服务保障平台,包括金融支撑平台、技术推广平台、销售网络平台,由于农业服务保障平台不健全,造成农业现代化进程支离破碎,不利于农业产业集中推进和集约发展。
4 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现代化发展对策
4.1 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
首先,必须要提升环保意识,充分的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多种形式,多方面的宣传城乡生态环境建设。通过第三方服务来建立村里的物业组织,不断的推进垃圾中转站管理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不断的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和环境利用和处理手段,加大对垃圾的处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村委会可以利用农村地区的宣传栏、公开信的方式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农村居民应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治理工作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贯彻落实现代化农村的观念,增强我国农村居民的社会责任感,采取多种方式来加大宣传教育,让每一个村民都要意识到公民应该保护生态环境,也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树立主人翁意识,保持家园的干净和整洁[4]。
4.2 推进乡村产业体系建设
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要实现学科上融合发展,形成自身独特体系,拓宽农业发展研究领域。现代农业技术应用要打破原有学科之间的桎梏,实现生物学、农学、海洋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推动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并且要依托产业发展平台和创新平台,打造全域网络销售格局,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一批有名气的农技服务品牌。要积极依托展销会等平台,通过网络平台等方式,推出品牌,力争能够在全国、全世界形成品牌效应。要鼓励服务龙头企业积极走出去,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思路,结合农村当地实际,贯彻合理方法。
4.3 推动乡村治理的发展
我国农村应该进一步推动乡村治理的进程,实施民主自治能力,发展村内阳光工程。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农村事业的协商格局,组建乡村治理的服务站点,建立健全乡村便民服务体系[5]。我们要实现绿色农业,加大农业现代化建设,坚持正确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农村地区应该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加大对我国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升源头控制能力,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4.4 提升农业推广人员的专业性
最近几年,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性是非常重要的,有关部门应该对农业从事人员展开培训和指导活动,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在新时期,重视我国三农现代化,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收集全国范围内的农业推广信息,满足农业平台的发展要求。做好农业技术培训工作,提升推广工作的质量,对于培训工作学习而言,不但包含了相应的理论知识,进行农业故障维修、排除方面的培训,推广人员也应该加强对农业工作原理技术和安全操作方面的培训,农业推广人员应该学习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和措施,发挥工作人员的作用,并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4.5 拓展农业推广模式
在农业推广方法上,我国农业生产部门应该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利用最恰当的农业推广方法,对技术的需求等建立以农户为基础的推广制度,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矛盾和问题,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的把成熟的农业技术成果进行推广和应用,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并让农民都把新的农业技术转变为相应的生产力。当前,我们要拓展农业推广模式,接受一大批文化水平高、技术水平高的农民来进行培训,提升农业生产人员的水平,掌握新的农业技术、方法和品种,宣传到每一个农户,扩大农业生产技术的普及率,拓展农业推广模式。
5 结语
综上所述,政府部门必须要重视农业,推动三农技术的发展,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新型乡村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手段,适应乡村治理的需求,重视农业生产管理,增加农业生产效果,建立健全农民民主参与制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我国应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找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城乡发展的差距,采取合理的措施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解决掉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问题不平衡、不充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