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栽培中土壤改良的方法及作用分析
2020-12-16于春卫
于春卫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自然资源局国有林总场,吉林 长春 130600)
蓝莓的功能十分强大,对于栽培土壤的要求也较高,我国的野生蓝莓生长地主要以吉林长白山和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为主,通常是根据引进栽培进行。蓝莓栽培对于土壤改良的要求较高,当出现土壤指标不合格时,会对蓝莓树体整体的生长状态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使蓝莓的果实出现不饱满等问题,对于蓝莓的产量和销量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蓝莓栽培中的土壤应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良,结合实际的蓝莓栽培情况,有针对性的改良土壤,促进蓝莓的健康、正常生长。
1 蓝莓栽培中土壤的重要性
蓝莓是新兴的第三代健康水果,蓝莓果实中富含生理功效独特的物质,能够有效的保护人体视网膜,具有强化心脏功能、预防脑神经衰老,抗癌等有益作用。在国际粮农组织中,蓝莓被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蓝莓的品种多达400多种,在中国就有100多个蓝莓个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地区。我国国土面积中,山区占据了较大的占比,高达69%,大多数的山区地区土壤呈酸性。因此对于蓝莓的培育栽植,具备广泛的本土化优越条件和种质资源,对于蓝莓产业的发展发挥着独有的优势。栽培蓝莓、发展蓝莓产业对于土壤的要求十分严格,选择了不合适的园地栽培蓝莓,很容易导致蓝莓的树体发生生长衰弱、结果不良的情况,甚至可能引发蓝莓整株死亡的严重问题。因此在定植前需要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综合评价蓝莓栽培的土壤结构理化性状,改良不适宜的栽培土壤。结合蓝莓的生长需求,保证改良后的土壤能够有益于蓝莓的健康生长[1]。
2 蓝莓栽培中土壤改良的方法及作用分析
2.1 调节酸碱度
任何植物的生长中,土壤的PH值均会对植物生长情况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同植物对于土壤的PH值要求也各有不同,栽培蓝莓中改良土壤需要科学的调节土壤的pH,结合蓝莓的生产需求,为其提供适当的生长环境。一旦发生土壤pH过高时,蓝莓吸收铁、氮元素的效率将会大大降低,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出现,对蓝莓的正常生长形成不利影响。而蓝莓栽培的土壤pH较低时,同样会对蓝莓的生长过程造成不利影响,使蓝莓生长中过量吸收重金属元素,最终蓝莓产量降低,造成严重的蓝莓栽培损失,降低了蓝莓栽培最终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要合理的调节土壤的PH值。
当土壤PH值过高时,应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在土壤环境中使用硫酸铝、硫磺粉、硫酸亚铁等酸性肥料改良土壤PH值。其中硫磺粉的效果稳定性更强,效果更加持久,将其加入到蓝莓栽培的土壤环境中,受到微生物作用的影响,经过40d~80d的分解之后,实现对土壤pH的有效调解。在蓝莓栽培土壤中,均匀的撒入硫磺粉,按照所计算的施用量标准,通过深翻15cm,将其混合均匀。以暗棕色森林土壤为例,这一举措能够降低暗棕色森林的土壤pH,由5.9降低到5.0以下.调节土壤PH值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运用硫磺粉,也可以采取酸性草炭的掺入方式,同样能够使土壤的pH有所降低。硫磺粉与草炭二者的混合使用土壤pH的降低效果更佳,除以上物质外,施用粗鞣酸、松树表皮、酸性肥料等,均可以使土壤的pH有所降低[2]。
当土壤pH过低时,为了避免由于重金属元素供应过量、导致蓝莓植株生长不良,甚至降低产量,导致蓝莓植株死亡的情况出现,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此增加土壤的pH。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土壤中施入石灰,这一方式不仅作用速度较快,并且增加土壤pH的效果较好。因为石灰的主要成分是以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为主,蓝莓则是嫌钙植物中的典型品种,将蓝莓栽培于钙质土壤环境中,会迅速的积累和吸收钙物质,使蓝莓植株吸收铁的效果降低,发生植株失绿的情况。
2.2 增加土壤有机质
新一代植物生长中,残枝落叶可以说是重要的自然肥料,其中富含的有机质对于植物的生长起着关键作用,蓝莓栽培中针对土壤的改良,可以采取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方式,达到土壤改良的目的。覆盖草炭、苔藓、煤渣等,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能够对蓝莓栽培的土壤改良起到良好的作用,以此维持蓝莓的正常生长,将蓝莓生长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保持在3%到5%之间,将土壤的通透性大大改善。提高土壤理化结构的合理性,以此保证酶的活性效果,实现保水保肥的目的,改良蓝莓栽培土壤的良好环境。在实际的蓝莓栽培活动进行之前,可以先进行种植蓝莓的实验活动,选取一小块地方,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实验不断的增加或减少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物质,最后确定最终的合适剂量。再进行大规模的蓝莓栽培,栽培蓝莓时按照固定比例实施土壤的有效改良措施,为蓝莓的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2.3 感染菌根真菌
根据对野生产量较高的蓝莓植株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蓝莓植株的菌根真菌感染率较高,甚至高达80%以上,而栽培蓝莓植株中的根菌真菌感染率仅仅只有2%左右。这一巨大的感染差距使蓝莓栽培者获取了一项重大发现,说明蓝莓生长和菌根真菌的感染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菌根真菌的感染促进了蓝莓的更好生长,有助于蓝莓更好的吸收磷、铁等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蓝莓的生长会受到菌根真菌的附着影响,同时蓝莓根部同样为真菌的寄生和生长提供了一定的良好环境,因此这二者之间是互利互惠、相辅相成的长期关系。菌根真菌寄生于蓝莓植株同样会有一些有机酸物质分泌出来,对于蓝莓的营养元素吸收起着有益的作用。自然状态下,蓝莓植株通常都有菌根真菌存在其中,寄主和菌根真菌之间长期处于互惠共生的关系状态下,此关系对于蓝莓吸收营养成分、水分等元素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最大程度的使蓝莓根部感染菌根真菌,是蓝莓栽培土壤改良的重要方法之一,大力推动了蓝莓的茁壮成长[3]。
2.4 覆盖和间作
栽培蓝莓时科学的进行土壤覆盖,能够实现对蓝莓栽培的自由、有效控制,提高果实丰收的效果。改良蓝莓栽培土壤时,加强对土壤温度、湿度等因素的控制,对土壤温度、湿度作用可形成有效管控,避免出现大量的杂草生长情况,导致土壤在自然环境下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由此保证蓝莓处于良好的生长环境中。在刚刚栽培的蓝莓土壤的上方,覆盖聚丙烯薄膜,能够促进蓝莓更好的生长。同样可以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选取更加合理、科学的覆盖方式,保证土壤良好的杂草防治效果和保湿效果,避免土壤被侵蚀或出现低温霜冻等不利于蓝莓生长的情况。蓝莓生长中,通过间作的方式同样可以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大面积的种植蓝莓时,可以在土壤中散播豆科类植物,例如红三叶、白三叶等,此类绿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土壤肥力大大增强,可以有效的改良蓝莓栽培的土壤,提高栽培蓝莓的土壤整体质量。作为改良蓝莓栽培土壤中有效的手段,间作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优势作用,蓝莓对于地理位置的高标准要求被降低,甚至可以在较为干旱的地区进行蓝莓栽培活动。
2.5 改善土壤结构
蓝莓的正常生长离不开良好的土壤结构,较为疏松、具有良好湿润性和透气性的土壤,对于蓝莓的健康正常生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应保证土壤结构中有机无机养分充足,有益菌易于存活,其中团粒结构土壤对于蓝莓的正常生长更是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采取覆盖树皮、杂草等方式,实现对土壤结构的改善,以矮丛蓝莓为例,可以覆盖五厘米到十厘米的锯末,由此大大提高蓝莓的单果重量,增加年产量。当出现土壤水分不充足时,需要快速、及时的进行灌溉作业,施加蓝莓肥料时,应与其它一般的果树区分开来,并且定期的进行土壤检测和叶片分析等工作,每二年到三年对土壤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和分析,由此保证施肥类型合理,避免出现施肥过量、施肥不足等问题,限制蓝莓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健康发育[4]。
3 结语
综上所述,蓝莓的生长过程中对于土壤的要求较高,并且对周围的外界环境同样有着一定的要求。蓝莓需要在优质的栽培土壤中才能够健康生长,因此,针对蓝莓栽培中的土壤改良方法及其作用分析,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土壤改良措施,最大程度的保证蓝莓良好的生长状态,增加蓝莓种植的面积,保证收获蓝莓果实的饱满度。从多个环节着手加强对蓝莓种植土壤的改良效果,提高蓝莓栽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获取蓝莓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