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模式研究
2020-12-15刘延利陈健陈丽
刘延利 陈健 陈丽
摘 要:森林可持续发展是在林业行业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概念或理念。它是林业工作的最终目标,也是森林经营管理的理想目标。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关键在于正确确定森林的经营模式。森林经营模式从广义上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经营理念,即经营思想和经营理论的模式,二是森林经营技术,即具体森林经营技术模式。在一定的经营理念指导下,应具体采用怎样的森林经营技术,应根据不同性质林业的特点、现有森林资源状况等进行具体经营技术方式的选择,而不能笼统地肯定或否定某一经营技术方式。
关键词: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模式
在国内外有关森林经营管理的理论很多,张建国教授认为当前国际上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主要有三种:即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近自然林业和综合森林经营,而且许多国家正进行着实践性的研究。这些经营理论是人类长期实践的结晶,对林业生产实践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但这些理论又都有着实践的环境条件,对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的森林经营活动指导作用是不同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采取怎样的森林经营理念取决于该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林业所处发展阶段等,最为理想的经营思想未必适用于不同水平、不同发展阶段,强硬的套用无益于林业的发展与森林的经营,从我国目前的实际出发,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应选择的最适宜的模式应是林业分类经营模式,当然也要吸收其他经营模式的合理内核。国有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模式,是在分类经营理论模式的指导下,本文具体探讨不同林业下的森林经营技术。
一、公益林经营模式
顾名思义,公益林业以公益林为经营对象,对公益林的经营可分为两类情况:一是对已有天然公益林和人工公益林培育、管护和经营;二是在公益林业经营区内无林地林木培育及经营。
1.现有公益林经营。根据森林起源、演替阶段、群落特征和所受干扰程度不同,天然公益林又可分为原始林、过伐林、派生林和次生林。
原始林植被由群落系统发生和内缘生态演替动力及群落的自动调节过程所形成。对此类公益林一般应采取封山育林的经营方式,尽量减少人为干预,当然必要的抚育、管护和森保是不可缺少的,如衛生、透光伐及病虫害防治、避免森林火灾而进行必要经营等。
过伐林林分恢复到原生群落最有保证而且最快。因此对这类公益林经营主要进行林相整理,伐去部分劣质林木及上层的过熟林木,为恢复原生群落提供人工促进,适宜采取封山育林的经营方式。
派生林林分稳定性低,先锋林分仅能维持一代就为原生群落的优势树种所更替,形成顶级群落。对于这类公益林的经营措施为适度间伐先锋树种,为下层的原生树木透光及补播补植目的树种。
次生林是原始林经大面积的反复破坏后,在裸地上经次生演替而形成的次生群落。这种群落具有稳定性低、种间竞争激烈、演替速度较快、树种组成丰富、生长速度快等,对这类公益林要对其发挥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如发挥的生态效益与上述三类基本相当,可不进行人为大强度干预,任其自然演替,但一般说来是不能达此目的的,因此需要通过采取人工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经营。
2加速无林地林木培育和管护经营。在国有林区公益林业经营区的无林地一般有两类:一类是以往采伐、破坏未得到及时更新的地区,对这类地区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采用适宜的森林经营技术尽快恢复森林;另一类是立地条件差,多处于陡坡、土壤瘩薄、岩石裸露、早化严重的地区,恢复这些地区的地表植被相当困难、更不用说营造树木,因此应首先以恢复这类地区的地表植被为重点,适地采用人工或飞播进行造林,然后进行封山管护,这种类型区适宜采用林一草结合型的草、灌、乔经营模式,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乔木的培育,否则,往往事与愿违。对此类公益林区要严禁樵采、采集、放牧等人为破坏行为。
二、商品林经营模式
商品林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直接目的,以集约经营为手段,为社会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森林。其主要在一、一二地位级、集中连片、土地条件好、开发潜力大、能实现高投入高产出、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的林地。商品林(主要指用材林,下同)经营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现有天然商品林经营。从目前国有林区商品林经营面积、蓄积来看这类商品林占主体,因此培育、管护和经营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研究好这类商品林,对实现商品林经营目标影响重大。一类是人工商品林经营。从未来商品林经营的角度出发,人工林将逐渐占据全部商品林经营区,人工更新、目的培育是实现商品林高效、高产、优质的主要经营模式。
三、兼用林经营模式
兼用林业在三类林业中面积最大,经营目标具有双重性,即以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一体化为目标。较之其他两类林来说兼用林区及兼用林是具有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典型区域和林分。可持续发展是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兼顾的一种发展模式,但单纯的公益林业或商品林业不能实现这一目标,而将所有森林不经分类全部按照可持续发展模式经营又不现实,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林业发展阶段决定了在现阶段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采用分类经营模式是必然的、现实的选择。从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经营总体上看,应是一种镶嵌式经营模式:三类林业不同的经营模块有机结合形成总体经营模式,每一类经营模块内部根据不同资源状况特点和经营性质选择适宜的经营方式方法。
国有林区从公益、商品林业角度分析,现有的国有林业局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在一个林业企业内既有商品林业,又有公益林业,即在一个企业中有性质、经营管理体制、经营模式不同的两种类型的林业,而且比例相当,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情况是占主要的;二是在一个林业企业中以某一类林业为主,而另一类林业比重较小,这样的林业企业一般是处于地理类型比较单一地区的林业企业,这样的企业并不多,在西南国有林区的林业企业中有相类似的企业;三是在一个林业企业中完全是某一类林业,而没有另一类林业,这类企业目前主要是指分布于江河湖泊上中游和集水区周边的、国家明确禁止采伐,或者整个施业区范围内均是地势平缓、远离江河湖泊、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等的林业企业,在目前国有林区的林业企业中这种类型的企业几乎没有。就上述三类企业来看,第三类企业是最理想的,基本上完全可以满足分类经营的运作模式;第二类企业应在建立明确独立核算的基础上,按照主导类型的经营模式运作。
对于兼用林业,由于其分布较广,在上述三类企业中都或多或少有分布,其经营管理机构是独立经营管理,还是划到其他两类林业经营单位管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其面积较大,适宜独立经营管理单独设置经营机构为佳,如果面积较小或单独设置经营管理机构不便经营管理,可纳入其他两类林业经营管理机构,但必须实行独立核算,避免不同林业交织在一起,造成经营模式和管理体制错位。
由于人们对森林的认识考虑角度的不同,特别是受到特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价值观的影响,因此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界定也莫衷一是,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可归纳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是通过现实和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过程,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元兆.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框架理论(上)[J].世界林业研究, 16(01): 1-5.
[2] 夏郁芳.论两种新森林经营思想[J].林业经济,2001(06):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