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礼法思想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意义

2020-12-15张慧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礼法儒家党员干部

张慧

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包含了丰富的治国之道。其中蕴含的礼法思想影响深远,对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对儒家礼法思想的挖掘及礼法思想文化内涵的阐释,能更好地发挥儒家礼法思想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儒家;礼法;党员干部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儒家文化的“礼法”思想发展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色。长期以来,我们熟知儒家强调“德治”,儒家思想有关德治的论述内容很多,如《论语·为政》第一句“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孟子》有言:“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对百姓,对万物都要讲究仁爱,这就是儒家所倡导的“德治”的观点。“德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儒家思想除了“德治”思想外还特别强调“礼法”。“刑起于兵,法出于礼”,“礼法”都是一种规范,既有道德范畴的规范,也有封建王朝国家层面强制性的规范。“礼法”思想的确立促进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强化了中央集权制。

一、儒家“礼法思想”的产生

“礼”是儒家学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礼”的产生非常久远,与原始宗教活动有密切关系,新石器时期各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礼器就说明了这一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丰(豐)”(1);又云:“豐,行礼之器也。从豆,象形。”(2)甲骨文“示”字,表示对祖先的祭祀、祈祷。是一种“事神致福”的行为。甲骨文“豐”字,字形是祭祀的礼器里盛满祭品,器皿盛满供奉祖先、神灵享用的食物、玉帛。以表示对天地自然极为盛大,而又全心全意的忠信与礼敬。同时,也表达礼节、礼貌、和礼德的意思。

从字形上透露的信息:礼来源于原始的祭祀仪式,因为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人面对强大的自然力无能为力,通过想象征服自然,把自然想象成神灵,为了子孙繁衍兴旺,祈祷庄稼丰收,敬天祭祖,举行盛大仪式取悦神灵,沟通神人关系。若要得到神的保佑就要遵守“礼”。由此“礼”产生最初就表示一种约束与行为规范,到了西周由于实行的“嫡长子继承制”,“礼”逐渐系统化。周公“制礼作乐”,孔子的治世主张主要体现于“礼”中,孔子强调“不学礼,无以立”,“为国以礼”,“克己复礼”,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其后各个时期的儒学都推动了“礼”的发展。“礼”成为古代社会全体成员,再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内遵守的规范。《左传·隐公十一年》:“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实际上“礼”就具备“法”的特点与性质。“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按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3)《周礼》里面很多“礼”的内容体现着“法”的规范,具有促进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礼法”结合的理念是经过不同朝代的发展逐渐发展而来的,至汉代董仲舒提出“德主刑辅,礼法并用”,开始确立礼法结合的治国理政新形式。

礼法思想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之一,促进了“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社会治理具有重要作用。礼法思想突出道德自觉,强调道德感化,《唐律》正是具备强调“儒家的道德精神”这一特点,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有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通过深入挖掘儒家文化中“礼法”思想的精華,儒家“礼法”在塑造个体的道德方面的作用。从而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党员干部道德自律意识,践行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儒家礼法思想是党员干部修身敬德之道。

儒家“礼法”思想调整的范围之广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注重道德品格。儒家“礼法”思想强调“为政以德”,“为政以德”的前提是官员干部要有官德。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修养,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和拥护。官德影响民风,孔子以“君子之德”“小人之德”强调官员干部的道德表率作用。“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如草,草上之风,必堰。”(4),干部道德的缺失势必会影响社会的风气。“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行下效”的思想更是强调官员干部要修身敬德。古人一直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官员干部要良好道德修养,才能管教好一个家庭,治家有方才能为官有道,才能管理好百姓,才能安定天下。《大学》“把修身的作用,也就是以孝梯为中心的宗法人伦道德的政治功能提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从而为宗法人伦道德的政治化、法典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后世封建法典制定伦理性犯罪条款,罚及非道德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5)。

儒家“礼法”思想蕴含丰富厚重的“官德”文化。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加强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广大党员干部加强道德自律,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对民众的道德建设具有引领作用,用道德的力量开发和引导民众内心的善,成为民众的的道德表率,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曾引用《礼记》的人“君子慎独”来告诫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不仅要主动接受监督,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律,高度自觉,不做违背原则的事情。“小事当慎,小节当拘”是党员干部的操守准则。这正体现出了儒家“礼法”思想文化所包含的修身敬德。

三、儒家礼法思想是党员干部立身从政之基。

孔子认为“礼”是人能够自立于世的根本,只有先“立人”才能够“成人”也即成就“君子”人格,因此希望人人都能做到“克己复礼”。“克己就是时刻抑制住自己的私欲;复礼则是要遵循礼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并且一切的言行举止。都要符合礼的要求。”(6)

党员干部保持庄重谨慎的态度,按照“礼”来动员百姓,社会才会长治久安。对党员干部来说,孔子的“礼”就是一种行为规范,在政治生活中表现为礼仪和制度。“礼治”的政治教化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治传播过程,统治者不仅是政治制度的维护者和传承者,他们还担负着教化百姓的职责,而这种教化并不仅仅是依靠言传实现的,更多的是通过身教对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施加影响。

在个人发展中儒家强调“正心修身”,强化德行修养的从政作用。统治者加强自身道德的修养,才能对整个社会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党性修养,严格遵守党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不动摇,时时反省自身的行为。党员干部更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身份,要明白自己自宣誓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放弃了部分公民权利,严公德,守私德。时刻铭记为政清廉的要求,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坚持党性原则,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坚持是非分明,坚持忠诚,坚持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维护党的严肃性,坚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

四、儒家礼法思想具有道德感化的重要意义。

“礼法”思想是从外而内、内外并举的治国思路。最终目的是培养出符合“君子”人格的道德观念和社会意识。

孔子十分重视统治者在“礼治”中所发挥的带头作用,因此他要求统治者依“礼”行事,时时处处以“礼”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居上位者“为国以礼”(7),即政治生活遵守礼制,君臣之间有上下等级秩序,臣子之间要和和睦睦、互敬互爱。

礼是个人的行为规范,蕴含了规则、规矩之意。“不学礼,无以立”(8)礼是个人立身之本,知礼守礼也是君子的基本修养,“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9)在個人生活中,君子以“礼”来约束自己。在政治生活中,“礼”对统治者的言行进行约束,统治者躬行“礼”就能实现社会的教化。“礼在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发挥着它的治世功能,作为政治制度的礼构建起社会组织结构么宏伟框架,作为法律条文、风俗习尚的礼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与准绳,作为道德规范的礼能培养人商尚的精神情感。”(10)党员干部要敬畏礼法,遵守党的纪律,按纪律规定办事,不违背党的纪律,就是在认真学习并践行传统儒家的礼法文化。

五、儒家礼法思想具有廉洁从政的时代意义。

儒家礼法思想对官员干部的要求除了强调道德自律以外,更有严格的廉洁奉公方面的要求。儒家廉政思想为当代从严治党提供了丰富的清廉思想资源。儒家认为廉洁则荣,不廉洁则耻;道德则荣,不道德则耻。历代统治者们倡廉戒贪、廉洁执政。儒家把“礼”、“义”、“廉”、“耻”视作“国之四维”,强调“廉”、“耻”作为“四维之要”。儒家历来重视官员干部的清正廉洁,“廉者,政之本也”“吏为廉先”,明确指出从政为官者是落实廉政思想的重点对象。作为“为政者”做好廉洁,就是做到奉公行事,主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中庸》和《大学》等文献中,更是蕴含着丰富而严谨的“廉为政本”的思想,主张把廉德与国家的管理相结合,要求政府官员在掌握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坚持做到克己奉公,清正廉明。

要成为廉洁的官员就要以儒家廉政思想为指导思想,淡泊名利,不收贿赂。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一直高度重视廉政建设,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和中央领导同志带头严格执行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以上率下,做廉洁自律的表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突出亮点就是“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保持高压态势反腐,做到有腐必严惩,有案必严查,“老虎”“苍蝇”一起打。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是要加强党的建设,如果为官不廉,则会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廉政建设搞不好就会影响当的执政能力。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对对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形成廉洁的政治氛围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在文化自信中的深化,是一种继承儒家文化后的新表达。孔子提倡“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进行合乎规范的社会实践类维护社会的和谐。这与全面从严治党中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一致的,是约束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用规矩制约其不法行为,为和谐社会的实现奠基。用制度来约束权力的滥用,是对儒家“礼法”的作用的发挥,是新时代将“礼法”演变为政治纪律和规矩的发展。

儒家礼法思想中的清正廉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廉洁从政,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借鉴,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崇德尚德理论,丰富了官德思想、廉政思想的内涵。

全面从严治党,儒家的廉政思想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塑造党员干部正确的金钱权力观具有重要意义。官员必须自我节制,对利的追求有理性的判断,做到两袖清风,一心为公。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就是把从政与修身、与做人、与道德联系起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运用儒家廉政思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建设。通过廉政建设,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增强党和政府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儒家礼法思想所蕴含的修身敬德思想、清正廉洁思想,对党员干的廉政教育乃至党风廉政建设仍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

注释: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礼记》

《论语·颜渊》

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修订本),广西人民出版社19%年版,第565页。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年版,第 172 页。

《论语·先进》

《论语·季氏》

《论语·雍也》

杨雅丽:《<化记>摭论》,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7页。

参考文献:

[1]陈顾远.《从中国文化本体上论中国法制及其形成发展并予重新评价》.《中国法制史论集》,台湾志文出版社,1975.

[2]李玉洁.《儒学与中国政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张其昀.《孔学今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

[5]汤一介.《论儒家的“礼法合治”》[J].北京大学学报,2012(5).

[6]王鹏飞.《古代礼法结合的治国思想及启示》[J].理论探索,2007.

[7]白治会.《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儒家文化元素研究》[J].兰州理工大学,2017.

[8]李海晶.《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研究》[J].南昌大学,2016.

[9]王同朝.《浅析传统儒家法治思想对社会秩序构建的作用》[J].新西部(下旬刊),2017.

[10]苏勇.《中国传统智慧的自我修炼与学习型组织》[J].首届中国传统智慧与现代管理国际论坛,2013.

猜你喜欢

礼法儒家党员干部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礼法之治与泰始律令
礼法文化中的“情实”问题及其巫术渊源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晏子论礼
苏轼的礼法融合及其意义
党员干部要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