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职语文作业设计分析
2020-12-15黄雪娜
黄雪娜
摘 要:在中职院校中,语文作为基础性公共课程,长期备受冷落,教学方法单一落后、作业练习方式机械枯燥,大有被边缘化趋势。《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出台,为中职语文改变这种尴尬处境提供了良好契机。中职语文教学应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效。对此,本文以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作业练习为例,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职语文教学创新展开实践探索,以期通过优化语文作业设计,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在语文作业实践中,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语文;作业设计
引 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即不同学段学生所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涉及个人修养、国家情怀、社会关爱等多个方面。核心素养的内涵,要远比“知识”、“能力”更宽泛,还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科教学,能够有效矫正以往一味强调知识传授,而忽略能力培养、态度养成以及情感发展的教育缺失,是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具体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则主要体现为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巩固、拓展语文学科知识,还可充分锻炼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自主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由此可见,优化中职语文作业设计,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对此,笔者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职语文作业设计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中职语文作业设计原则
中职语文作业设计应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着眼于终身学习,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从语文学科本身特点出发,体现语文作业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所以,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职语文作业设计应遵循职业性、学科性、生活性以及开放性等特点,以充分满足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一)立足学科性质,夯实学科基础
中职语文作业设计,首先应立足于语文学科性质,注重作业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通过作业练习,加强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文学的培养,帮助学生夯实学科基础,促进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提升。教师可突破传统作业布置方式,通过组织课前即兴演讲、主题辩论赛、诗词朗诵等丰富形式,锻炼学生语文技能,夯实语文基础。此外,教师还可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与通信技术,组织学生开展“微写作”活动,引导学生将一些生活感悟、心情随笔、学习心得,发布到班级微信公众号,带领学生玩转“微写作”。以《师说》这篇古文的教学为例,课文讲解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的辩论赛,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搜集资料,相互讨论,展开唇枪舌剑。这种作业练习方式不仅广受学生欢迎,还可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促使学生在辩论中获得批判性思维、人文素养的发展。
(二)结合专业特色,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中职语文作业设计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滋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因此,语文作业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建立语文学科与其专业学科的横向联系,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专业潜能,培养学学生语文知识职场运用能力。
例如,针对建筑专业学生的语文教学,教师可在学生们阅读完《我的空中阁楼》这篇文章后,鼓励学生画出阁楼的构造图。而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语文教学,教师在开展以“我们将来的事业”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主旨,设计一本电子杂志,并在班级内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评比,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同样,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则可在学习介绍地方特色、自然景观等相关文章时,为学生布置撰写导游解说词的作业等等,通过将语文作业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相结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力,还可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当前,很多中职院校已经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分别开发了相应的语文校本教材,以达到1+1>2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语文知识职业应用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三)坚持开放、实用原则,实现学以致用
中职语文课后作业设计中,教师要全面考虑中职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心理发育规律,充分尊重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分层设计课后作业,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信心。与此同时,还要注重课后作业的开放性、实用性、趣味性,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建立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实现学以致用。
首先,布置开放性课后作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开放性作业又可分为思考型、想象型、探究型等多个类型。其中,探究型课后作业往往是中职学生最感兴趣的。探究型作业,又可称为专题搜集型作业。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相应的探究型课后作业,如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了解楹联文化,梳理中华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古诗词对文旅产业的促进作用”等小课题研究。想要高质量完成上述研究课题,需要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实地走访调查,促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增长知识、拓展视野、获得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提升。
其次,语文课后作业同样要坚持实用性原则。语文知识内涵丰富、无处不在,学好语文知识,同样能够让学生受益良多。例如,对于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语文修辞手法,学生在撰写广告语时,就可以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设计出更具文化内涵的各种内涵。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各类应用文的写作。而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也要面向学生的职业发展,如在教学《祝福》一文时,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以下开放性作业:祥林搜该如何走出痛苦,找到人生的春天?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通过论文或文案策划的形式從多个角度为祥林嫂谋划出路,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创新等素养。
三、结语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的出台,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在《意见》精神指引下,中职语文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核心问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作业设计优化创新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取得了明显实施成效,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明显提升,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显著增强,核心素养得以发展,有效推动了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一帆.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古诗词作业设计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2] 康九星.《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职语文作业设计研究[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9,18(09):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