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媒体语境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征

2020-12-15解芳

戏剧之家 2020年36期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语言艺术

解芳

【摘 要】媒体融合技术带来生活方式的转变,更带来文化习惯的更迭,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站在传媒文化前沿的职业,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呈现出与时俱进的语言特征。本文结合当今媒体发展趋势,对主持人语言艺术特征进行研究和剖析,旨在满足观众需求,提升电视节目的文化与审美影响力,促进电视节目主持人行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J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6-0167-0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了“媒体融合”这一概念。社会的传播媒介从早期的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发展到今天,受到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飞速发展的影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到“我国网民达到8.02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98.3%。”①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步向网络、手机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发展,高速、便捷和广覆盖是其特点。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电视节目播出和收看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我们打开手机终端就能随时观看到喜欢的节目,还可以弹幕留言,与节目现场实时互动连线,使原有单向输出的播出节奏被打破。这样的改变在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的同时,对节目主持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视节目主持人以有声语言为职业特征,不仅肩负着信息传播的责任,更承担着弘扬语言作用的使命。本文将对新媒体语境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征进行研究和剖析,旨在提升电视节目的文化与审美影响力,促进节目主持人行业的良性发展。

一、权威引领

“大众传媒的权威性、可信性,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②中国电视拥有独特的政治资源,在人民群众中获得了较高的声誉。电视节目要想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体现者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者,节目主持人就要运用语言艺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权威引领作用。

当前,90后、00后的年轻人逐渐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市场的需求跟随着受众年龄层次的变化悄然发生着转变。90后、00后的年轻人渴望解放天性,更加追求人格的独立,他们接触的新鲜事物多,理解能力强,消化速度快,陈旧的节目样态和墨守成规的主持风格在他们的视线中逐步被淘汰。只有节目的形式和主持的形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彰显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正向的引领作用。

央视每天19点直播的《新闻联播》由于它的重要性与特殊性而家喻户晓。就是这样一档严肃的电视节目在电视传媒事业的变革中也从未缺席。固化印象认为,《新闻联播》的主持人只会照本宣科,其实《新闻联播》在节目形态、主持语言等方面一直在变。

2019年5月13日主持人康辉因联播中的一篇《国际锐评:中国已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火爆网络,人们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疯狂转发,24小时内主要社交媒体上的阅读量冲破3500万,并登上了热搜榜的第一位。③网友们欢呼雀跃,纷纷表示“《新闻联播》就该这么播!”“这才是中国堂堂正正的声音”……这篇评论产生于中美贸易产生摩擦后,我国本着合作共赢的立场,以理性务实的态度,希望通过协商谈判解决问题。但是美国一再出尔反尔,并不断挑战中方的核心利益与重大原则。为配合外交斗争,我国主要新闻媒体联手及时发声,表明中国的态度和立场,既切合了当时形势,也满足了我国人民意愿。

为了让《新闻联播》在新媒体上更加有力,让更多年轻人关注联播,关注时政,热爱祖国,央视新闻新媒体中心策划了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每天会有一位值班的主播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当天联播的重要新闻点进行延伸、挖掘,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体现了媒体融合发展,握指成拳,让正能量更强劲,让主旋律更高昂,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权威引领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文化影响

电视文化的建设是通过电视节目对受众进行文化告知、感染、渗透的文化影响过程。“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④我国是具有数千年文化积淀的国家,厚重的历史源远流长。电视呈现的虽然是零散的片段式的生活现实,但运用视听结合的传播手段参与社会,并进行社会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电视节目肩负重要的文化历史使命,电视节目主持人则应当在语言上深挖文化价值,传承文化血脉。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已经成功举办五季,这档以我国优秀的诗词文化为底蕴,在芸芸众生中寻找诗词达人进行现场比拼的节目,深受观众追捧。前四季主持人董卿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以优雅的谈吐、独到的见解,在节目中塑造了当代知识女性的形象,成为颇具民众口碑的知识传播者。而第五季的主持人换成年轻的龙洋,网上一片哗然:“没有诗词底蕴,与点评嘉宾互动不自然,接不住话,与选手交流的分寸拿捏不妥当……”这些质疑恰恰反映出受众对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的渴求和召唤,凸显出文化素养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重要性。

当今语境下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要深刻领会民族文化精髓,用语言反映民族文化水准,牢记文化传播使命,提升文化影响力,体现人文精神的“音声化”特点。在媒体融合迅速扩张的当下,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若不读书、不学习,将更快地被观众所抛弃。文化内涵的有与无、多与少、深与浅,都直接关系到主持人的自身形象与个人魅力,也直接关系到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的生成与辐射。⑤

三、与时俱进

主持人的语言传播要把握时代特征,反映时代精神,参与时代建设。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话语与叙事方式发生着深层次的变革,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也要与时俱进。

新媒体时代,语言的一大特點就是网络语言的崛起。网络语言以简单直接的感染力和新奇亮眼的表述在民众当中流行。2019年新出炉的网络词汇中,“硬核”、“打call”、“还有这样的操作?”“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等等都成为高频词,这些词汇也被引用到《主播说联播》这档新闻栏目中。

《中国播音学》在论及播音主持正确的创作道路时提到,要发挥广播电视鼓舞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在当今语言环境下,刻板的说教不能被观众接受,自然也不能体现播音主持工作鼓舞和教育的功能。因此,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要向网络进行借鉴,植入谐谑调侃的网络语言,满足时代审美需求,轻松拉近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增强节目的传播效应,优化传播效果,从而完成播音与主持工作的历史使命。

四、全媒体发展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精神引领的标杆,其主持风格和语言特色直接影响着节目的传播效果。主持人鲜明的个人风格不仅能够使艺术价值和专业功底更好地得以展现,更能使主持生涯的个人追求更好地得以彰显,尤其在当今语言环境下,电视节目主持人开始追求个人风格的突破和转变,向着全面型主持人发展的趋势日渐明显。

几年前的朱廣权仅仅是央视新闻频道《共同关注》节目的主持人,中规中矩地与手语主播一起为观众提供及时而丰富的新闻。近两年,他适应时代发展,主持风格发生转变,积极与网友互动,开启了在央视新闻中插播“段子”的先河。其中他被网友津津乐道的“宇宙爆炸论”这样说:“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风里雨里节日里,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朱广权一本正经、字正腔圆地讲段子的本事人尽皆知,《共同关注》也因为他收视率猛涨,成为网红节目。

2020年4月6日,朱广权和网络主播李佳琦为促进疫情后湖北省经济复苏,进行了一场“谢谢你为湖北拼单”的公益直播,朱广权全程妙语连珠、金句不断。“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推荐什么大家都买走”“吃藕不容易变心,因为奇变偶(藕)不变”“先知先觉带动后知后觉,下单不知不觉”……这些押韵又高级的段子信手拈来,相比之下,李佳琦的口头禅“OMG!买它买它”弱势了不少。

2020年5月1日,“央视Boys”康辉、朱广权、撒贝宁、尼格买提合体直播带货,四位电视节目主持人凭借丰富内涵、渊博学识、出众气质、唱歌跳舞样样精通,一晚销售额破5亿,网友赞叹:国家队实力不一样!

央视主持人走下神坛带货,反映出了电视节目主持人探索直播形式的全方位发展。深厚的文化涵养和超强的语言组织能力,让高端语言艺术接上地气成功吸粉,这样的才华确实是网络主播不能企及的。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在“以电子技术搭建的平台上,以职业传播者的身份进行信息传递工作。在电视节目从策划、编导、录制、编辑到播出的工作流程中,主持人处于‘最后一棒的终端,在他的背后是整个电视组织,他的工作是各工种电视人的全部心血和汗水的凝聚与结晶”。⑥

因此,在媒体环境和媒体生态更新的时代,随着媒介技术的变革,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坚守社会主义文化责任,紧跟时代步伐,坚定不移地运用中国人特有的思想、情感、审美,把握主持人语言的权威引领、文化影响、与时俱进、全媒体发展等特征,当好电视节目的引领者、支配者和传播者,创作更多喜闻乐见的优秀节目,呈现出新时代电视节目的风貌。

注释:

①转引习近平2019年1月25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②张颂:《语言传播文论(第三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0页。

③康辉:《平均分》,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67页。

④《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9页。

⑤曾志华:《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⑥曾志华:《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猜你喜欢

新媒体语境语言艺术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关于电视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探讨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叙事的转变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摄像传播的特征研究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刍议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