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里抱茶杯

2020-12-15

现代阅读 2020年12期
关键词:福建人老火工夫茶

我的表弟阿群经常问我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这一次他问:“你们安徽人体质上是不是特别容易渴?”

由于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有地域人群的攻击性,我没打算理他。结果他老是追着问,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就问他:“你为什么觉得我们安徽人体质上容易渴?再说你也有一半安徽血统,你有没有觉得自己比其他省份的朋友容易渴一点?”阿群说:“表哥——是这样的。我经常看到你们安徽的老乡走到哪里都带着茶杯。这一次你们下面一个县里招商局领导,到上海来招商,公司经理叫我去泡茶。结果我发现他们每个人都自己带着杯子。然后我们会谈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抱着杯子像抱着自己性命一样。所以我就很好奇,绝对没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我平和地跟他说:“问题不是你想的那样。安徽人怀里抱茶杯这个现象,不是所有安徽人都这样。就我所知,安徽女的就不抱茶杯,刨去这一块,还有年轻人也不太爱抱茶杯。他们跟你一样也喜欢喝百事可乐、雪碧,或者是咖啡。喜欢抱茶杯的一般都是年过三十、四十这个人群。这个现象是有历史渊源的。安徽与浙江、江苏一直是产茶大省,举凡中国境内的名茶,安徽都有出产。比如绿茶,安徽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黄茶有霍山黄芽,红茶有祁门红茶。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虽然排在最后一位,但在一些老茶客的心目中,饭可以不吃,茶则须臾不可离。所以说一个安徽男性,自出生以后就有一个茶杯等在那里。以前是玻璃罐头瓶上面缠着防止烫手的玻璃丝,现在进化到富光杯、象印、膳魔师、虎牌。就像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的那样:‘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一个安徽男人或早或晚都要迷上喝茶,这是一个无须担心的事情。”

他小声而坚决地说:“我是上海人,我到死也不会抱着茶杯到处跑。”

人的口味嗜好,受地域影响也受家庭影响。有的北方家庭在南方生活几十年,仍然是北地的口味。家里老老少少不爱吃笋子,不吃蟹、不喝茶、不吃

甲鱼。住我家楼下一户人家是河北人,这一家人不爱喝茶,平常有个大壶放在棉花套里。吃完饭倒一杯“咕咚咕咚”喝完拉倒。他们对当地人手里捧着个茶杯相当不满:“这么一点苦水,捧在手里走来走去有什么意思?”唉!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弄来做茶的下脚料,就是茶叶棒子、老茶梗、飞叶,一大包几块钱。泡了放在壶里,茶很酽,通红的,有点霉味。这家的老头子很高兴,他说他们在老家就喝这种茶,非要给我来一杯。我借口家里着火了才跑掉了。就这种茶他们也只喝到中秋,中秋一过马上改回喝白开水。他们家的孩子长大以后没有捧茶杯的,都是不渴不喝,渴起来就灌一气。

我们家喝茶由来已久。我爸在部队时候曾在六安住过,那边是皖西茶重要的一个产区。每年谷雨一过,就忙着进山买茶。茶买回来后还要请人拉“老火”。拉“老火”就是把买回来的茶叶放在一个竹笼里,放在炭火上烘,以去除茶叶中的残余湿气。拉过“老火”的茶可以放很长时间,一直接到下年的新茶上市。家里那几天到处都是茶叶筒。所以我们兄弟姊妹都喜欢喝茶。我妹妹有一次在一家日本料理店吃到茶泡饭,不禁哑然失笑,她回来说:“就是茶淘饭,以前我经常吃!这有什么稀奇的呢!”她喝茶口很重,一杯茶,大半杯都是茶叶。但她如果出门就不带茶杯,渴了就买瓶矿泉水。所以我跟我表弟说女性捧茶杯的很少。

我自己出门也不喜欢带茶杯,觉得麻烦。经常丢。前前后后丢了有七八个保温杯。有的时候朋友开车,见我没有抱茶杯,他就问我:“怎么不带茶杯?”我说:“不习惯!”他们就用奇怪的眼光看我。省城还好一点,如果几个人在一起谈个什么事情,用纸杯泡茶,因为样式都是一样的,有的时候拿着拿着就弄混掉了,所以要在杯子上写上姓名。更多的人可能是为了卫生起见,都喜欢带一只透明的保温杯,中间有道隔热层。

抱茶杯有正抱的,也有倒着抱的。正抱的抱法,我在一张新闻图片中看到过,许多中国男性把茶杯放在下腹部的位置,在看一场模特秀。于是有外国心理分析专家说:这代表中国男性性心理的觉醒。我看了觉得这是胡扯八道——一般来说,在坐姿的情况下,这种抱茶杯的姿势最舒服。另一种是将茶杯反背在身后,这个最有地方特色,一般主要是县乡镇干部喜欢采用这个姿势,显得谦恭而随意。如果一群人当中有一个正抱的,肯定是领导,其他倒着抱的,大部分是他的属下。有个镇里的朋友,说他们镇长有一回到北京,领他们镇上访的人。他走进信访大厅,觉得嗓子眼不舒服,就咳了一声转头把痰吐在地上。这时一个保安面带微笑过来说:“领导你是安徽的吧?你是镇上的?”他一愣说:“是的呀!你怎么知道的?”那个人说:“怀里抱茶杯,必定是安徽。刚才看你咳得那么有气势,你一定是个领导,但你把痰吐在地上,让我觉得你肯定是乡镇的,在乡下搞惯了!”那个镇长被搞个大红脸,但是又不敢发作。他回来跟人说:“真是宰相門前看门的也是七品官,说话那么拽!”

阿群又问了一个问题:“福建人也喜欢喝茶,怎不见他们抱着茶杯到处跑?”我说他们倒想,抱不抱茶杯是取决于茶的品种和冲泡方式。我们安徽大部分人习惯喝绿茶。绿茶最佳冲泡方式就是用八九十度的水温冲泡,温度太高就把茶叶烫熟了,喝起来就没有那种鲜爽的感觉。越是质量差的茶叶,越要水温高。福建、广东人喝工夫茶。喝这种茶要有一套家什,一个汽车后备厢才能装下,所以没办法捧在手上走。福建人喝茶的瘾,其实比安徽人还大。本地做装饰建材的福建人,每天早上一开门就煮一壶水,然后开始烫茶壶。这还有个说道叫什么“白鹤沐浴”,然后是观音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这一大套做完,还不开始喝,最后还要赏鉴汤色。他们遇到熟的顾客,还要拉着一道喝茶。

有一回我到北京去,一个福建籍画家请我喝茶,从中午喝到晚上。那天因为我中午吃得少,下午4点钟的时候就饿了。饿得前胸贴后背,再被工夫茶那么一涮,我觉得自己的五脏六腑都冰雪透明了。晚上吃涮羊肉,我一个人把一盘羊尾巴油给涮了。吃完晚饭他还要请我喝茶,我连忙拒绝了。回来的路上人脚步飘浮,我是醉茶了。

喝工夫茶那样繁琐,也没有挡住福建人追求喝茶的脚步。还是那位朋友,有次邀请我到他家玩。他说他们家附近有个山风景很好,说我们可以开车去看看。他顺着盘山公路把车开上去,然后找了一棵大松树下面把茶具支好。从后备厢拿出两个马扎,分宾主落座。然后他开始冲泡,前面我说的程序一道没有减省。他泡好茶,示意我拿一杯,然后指点云山说:“美啊!”我说这个喝茶方式太夸张了。他说我这是最不讲究的了,有的人还在汽车副驾的位置专门做个茶海,开到哪里喝到哪里。

我说福建男人有福了!因为我这个朋友在家里不是拿毛笔画画,就是喝茶,他老婆忙得脚不沾地的。我看不过意就请她一道过来喝,她总是笑着摆摆手说:“你们喝!你们聊!”我这个朋友听了,想了想说:“其实一个福建男人在家里,想保住这个茶海的位置,也是不容易的。”我问他怎么个不容易法,他像雷老虎一样大喊一声:“要以德服人呀!要赚钱呀!”

(摘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吹云记》    作者:高军)

猜你喜欢

福建人老火工夫茶
Cross‐domain sequence labelling using language modelling and parameter generating
福建老板爱在非洲开超市
为啥非洲超市长满了福建老板
EATING MEDICINE
六安瓜片烘焙机械与传统工艺的比较
Optimal plot design in a multipurpose forest inventory
高级黑
宜红工夫茶加工工艺及设备的改进
福建人与近代商务印书馆
道至简 慢品茶 喝一杯潮州工夫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