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英语”课堂思政教学创新探索
2020-12-15沈晓婷
沈晓婷
摘 要: 学术英语是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新的方向之一,是非英语专业重要的英语课程。本文探讨如何将思政理念“如盐在水”“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语言教学课堂文化,从而有效实践课程思政“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 学术英语 课程思政 实践路径
一、“学术英语”课程发展研究背景
新时代,国家颁布了一系列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AX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术型,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在此大背景下,学术用途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作为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的一个重要组成分支,由于复合性和实用性,满足不同专业人才培养和学习需求,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术用途英语包括专业学术英语和一般学术英语。国外的学术英语教学主要集中在三方面:1. 学术英语语言研究,2.学术英语学科文本研究,3.学术英语实践教学研究。国内学术英语研究以综述性文章为主,实证性文章较少。 第一篇发表在CSSCI期刊的综述性文章是钟桂芬和陆效用1980年发表于《外国语》的《公共英语教学与ESP》。2009年才出现第一篇教学实践类文章《宁波诺丁汉大学英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发》(束定芳,陈素燕,2009)。探讨如何在学术英语课程中融汇课程思政的研究较少。
二、 “学术英语”课程思政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2020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科学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在全学科实践课程思政的重要基础。学术英语是一门新兴的大学英语课程。与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不同,学术英语旨在提高大学生国际化学术交流能力,包括:(1)在学术背景下的英文输入能力:听取英文学术讲座的能力和阅读英文文献并分析文本的能力;(2)学术背景下英文输出能力:撰写英文论文的能力和参加学术会议发表学术报告的能力。和传统大学英语课程相比,学术英语课程更强调在学术环境中使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课程话题丰富多样,涉及社会、文化、科学等方面,形式注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侧重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基于以上特点,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学术英语这门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都有着极大的契合性和融合性。任课教师应当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资源,坚持将思政教育贯穿英语课程的学习中,提升“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坚持大学生英语课程的正确价值导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英语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
尽管近来学术英语教学在国内大学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实际教学中确实存在一系列问题。1.教学方法方面,我国英语教学一贯重知识输入和技能训练,轻思想輸出和内容表达,与学术英语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2.师资构成方面,学术英语往往在语言的基础上有一定专业学术背景,单独的语言教师或专业教师无法胜任。3.教学资源方面,某些专业领域尚需撰写合适的教学资料。如何在学术英语课程中贯彻课程思政的理念,需要在这三方面做出改善和提高。融会贯通多种教学方法,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于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在师资构成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性,强化教师“教学思政”的理念和在实践教学中应用“课程思政”理念的能力。在教学资源方面,应拓宽教学资源渠道,使思政、专业、英语相结合,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和时政材料,让学术英语教学既“有用处”又“有意思”更“有意义”。
三、“学术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析——以“Human Beings and Nature: Is Global Warming Human-Made?”为例
如何让顶层设计的指导思想在课程实践中得到贯彻和实施是每个一线英语任课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为了展示学术英语和思政教育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合,笔者选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思辨英语教程》议论文写作3中第一单元“Human Beings and Nature: Is Global Warming Human-Made?”为实践案例进行探讨,思考如何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和语言技能学习相结合。
中国在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成为影响国家关系的重要趋势。不同制度、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互相依存、利益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由此可见,“清洁美丽世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重要的一环,既是人类面对当下环境恶化、资源短缺、气候变暖等众多问题的反思,又蕴含对未来人类发展方向的思想。中国提出生态治理的中国愿景和中国方案,标志着中国能在更广阔和更深刻的层面介入世界环境治理。本章节标题是“Is Global Warming Human-Made?”课文从地球变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展开讨论,探讨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生存依赖自然资源,同时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改造自然。面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人类应休戚与共、风雨同舟,而不能闭目塞听、各自为政。人类应该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教师在教授英语技能的同时,应引发学生思考:环境问题是不是人为引发的?人类是否应该为环境恶化负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什么改善环境?生态环境和每个人的未来有什么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充相应的时政材料,引发学生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深刻更宏大的思考。在课程实践中,教师通过文本阅读引导学生自发掌握和总结语言知识和写作技能,通过讨论和写作等训练夯实语言知识和技能,通过时政材料和小组讨论融入思政材料和引发学生思考。
1.学生情况分析
学术英语是针对高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选课学生专业覆盖面广,而且经过多年英语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使用能力和较强的辩证思维能力。针对特定的学生情况,教师应该淡化纯语言知识性内容,强化语言技能训练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熏陶。
2.教学目标和方法
在语言知识层面,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指示特定前提和结论的指示性语言(signposting language);在语言技能层面,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掌握怎样写语段支持一个特定论述和常用的三种特定论述的方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教师通过阅读材料和补充试听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全球变暖的原因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的概念有进一步理解。
3.教学设计与过程
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任务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课前学生完成生词的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多种教学方式结合。课后作业评价注重合作学习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1)课前:学生自主完成课文中的单词预习,掌握与气候变化有关的词汇:tricky,vexing,precipitation,variation,controversial,occurrence。
(2)导入部分:学生快速浏览一系列和环境污染有关的图片,并用教师提供的词汇描述这些图片:deforestation, loss of biodiversity, air pollution, soil erosion, water scarcity, ocean acidification
(3)阅读前准备: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两个预备性问题,为下面的阅读材料做准备:
①What do you think should be the ide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Please use 3 key words to describe your understanding.(你认为人与自然理想的关系是什么样?用三个关键词来描述一下)
②In what way do you think traditional Chinese view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are similar to or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views?(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西方观点有何不同?)
这两个问题都是开放性的,和课文的主题相关,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前结合课文主题和知识背景进行深度思考。
(4)阅读部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三个问题,并完成写作任务。
①As an ordinary member of the public when this debate is current, to what extent would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argument above? (作為一个参与讨论的普通人,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两边的观点?)
②What would your position be on the issue of global warming as a human-made or a natural occurrence?(你认为全球变暖是自然变化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③How would you argue for your claim? Would you please write several paragraphs to support your claim?(你怎样支持你的论点?能否尝试写几个段落支持你的论点?)
阅读讨论部分,教师首先应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课前阅读,对课文内容了然于心,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地参与讨论。在学生小组讨论的同时,教师应给予充分指导,提醒学生紧扣话题和阅读材料,并结合自身生活经历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同时,适当记录讨论内容,为第三题的写作任务做好准备。
(5)写作技能讲解:教师讲解在议论文中如何支持论点的三种方法:论据支持、论证支持和情感支持,并组织学生修订写作的片段。教师应该就三种支持论点的方法,充分展开讲解并举例说明,并带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恰当的写作练习。然后回到阅读部分的学生写作材料,指导学生应用三种论证方式进行修改,可以要求小组展示写作片段并就一些共性问题进行课堂讲评。
(6)视听材料扩展:学生观看主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纪录片,并就纪录片内容展开小组讨论。
①How to define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怎样定义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What is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nd eco-globalization?(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生态全球化有什么关系?)
③What can you do as an average person in the daily life to build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作为一个普通人,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做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在观看纪录片的基础上充分讨论,注意联系阅读材料内容和学生生活经历。必要的话,可以补充其他相关阅读材料。
(7)家庭作业:学生组成两人小组,完成研究型学习。主题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范畴内找一个论点,并写几个段落支持这个论点,注意使用论据支持、论证支持和情感支持。
(8)课程总结:教师总结本课程涉及的语言知识、写作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
4.教学评价和反思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这节课的评价采用portfolio(材料袋记录)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课后就相关话题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并形成一定的书面研究成果。在自主研究过程中,学生不仅语言和技能得到练习和提升,更进一步深刻体会人和自然的关系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教学实施过程完整,包括导入、教学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五个基本环节。教学过程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教学活动以学生参与为主,结合教师讲解(How to support a claim?)。课程针对的是中高年级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课程内容本身具有思辨性,因此教学实施中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平等参与。平等参与是研究型教学实施的基本前提,重视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平等参与、探究学习。
四、结语
该课程从阅读材料“Is Global Warming Human-Made?”(地球变暖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吗?)出发,创新性地将语言知识,写作技能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相结合。教学内容由浅入深,从学生较为熟稔的阅读入手,引导学生从输入练习转为输出练习,逐步导入写作技能训练。在写作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引入课外视听素材,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完成合作性任务,导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并引导学生在宏大主题下回归日常思考:作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哪些事情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环境?
学术英语课程隶属于专门用途英语,旨在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口头报告的能力,是课程思政极好的切入点和融合点。教师应当积极提高课程思政素质,结合学术英语的思维方法和教学理念,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学术英语”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如盐入水”“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丁水芳.协同育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构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01):67-70.
[2]杜刚跃,孙瑞娟.高校英语教学“課程思政”有效策略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04):122-126.
[3]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http: //www. moe. gov. 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 462437.html,2020-06-01
[4]孔标.“大思政”格局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落实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9(03):179-182.
[5]梁丽萍.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04):361-364.
[6]束定芳,陈素燕.宁波诺丁汉大学英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发[J].外语界,2009(06):23-29.
[7]王卉.基于泛在学习环境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入路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01):54-55.
[8]钟桂芬,陆效用.公共英语教学与ESP[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0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