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释放发展新动能全力打造成都科技创新高地

2020-12-15尹训飞郧彦辉

先锋 2020年11期
关键词:功能区成都科技

尹训飞 郧彦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纵观我国各行业各领域,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不仅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举措,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

回顾成都“十三五”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新发展理念下科技创新发挥了强有力的驱动作用,推动各项指标取得显著进展,在全国的段位和能级显著提升。展望“十四五”,成都依然要将“创新”摆在各项事业的突出位置,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创新发展能力,更好地落实和服务国家重大区域战略。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全国科技中心成效显著

(一)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

创新是城市提质增效的突破口,是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高地的战略重要举措,也是增强成都新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一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备了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要把成都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离不开科技创新,破题路径也在创新。经过长期奋力攻关,尤其是“十三五”以来,成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制度、新政策,涌现出一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示范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等一系列科技创新称号及名片,始终秉持一流理念、一流服务和一流环境。当前,成都已拥有60多所高校,众多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国家级研发平台,高起点规划建设成都科学城创新载体,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资源支撑,创新资源和要素位居全国前列。其中,2019年,成都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已达2.66%,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II)中排名全球第52位,《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中成都综合创新指数排名全国第5位。二是激活创新活力,强化技术渗透和转移,打造有影响力的“新经济之城”。科技创新的重要特征是技术和模式创新,“十三五”期间,成都依托汇聚的创新资源,下大力气找准制约创新发展的“堵点”和企业的“痛点”,鲜明提出聚焦“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依靠骨干企业和创新载体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的打通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成果转化的产业化链条,构建起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了一批“独角兽”、单项冠军及“专精特新”企业,流量经济指数在新一线城市遥遥领先,成功打造了成都新经济招牌。其中,2019年,成都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总数突破4100家,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带动作用愈发强劲。

(二)依托产业功能区大力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创新性提出产业功能区,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丰富了产业功能区的内涵和形式。“十三五”期间,成都下大力气创建产业功能区,不断强化对产业功能区建设,从认识论维度上升到方法论层次,从战术谋划上升到战略层级,不断丰富产业功能区的理论和实践,赋予产业功能区就是若干新型城市社区的全新理念,扭转和优化了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组织形态,重塑了产业经济地理,很好地践行新发展理念,是成都大力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和“关键一招”。二是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不断释放城市发展潜力。产业功能区以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统筹规划建设和功能布局,全方位深度融合了生产、研发、居住、生态、消费等功能,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理念构建起属于成都特色的现代产业经济体系,处处彰显着以创新突破理念、以创新转变工作方式,大大提升了产业功能区创新能级。目前,成都已形成14个产业生态圈和66个产业功能区,重点聚焦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了良性错位发展,成为成都发展产业的亮丽名片。

强化组织机制及要素资源保障,以完备的政策措施打造创新生态。“十三五”期间,成都强化全市统筹,不断创新工作推进机制,不断优化创新政策供给,突出政策的普适性和普惠化,为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发挥科技创新的内生驱动作用,成都坚持以创新为城市发展内核,以吸引人才、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资金支持、培育企业、引进创新载体等为主攻方向,花大力气构建互利共生、高效协同、开放包容、宜居宜业的创新生态系统,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同时,成都树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发展理念,不断深化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生态价值充分彰显,业态模式焕然一新。

“十四五”成都科技创新面临的形势

(一)国际及国内形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态势日新月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驱动科技创新多元化、生态化和平台化。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加速融合,经济模式越来越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化演进,各行业技术和模式的界限愈发模糊,交叉汇聚和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重大科技领域之间的相互融合更加频繁,科学交叉不断催生新的学科和技术领域。同时,龙头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在科技創新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式创新和集群式创新更加泛化。

从国内形势来看,十八大以来,国家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国家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在当前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高质量发展轨道,面临“六稳”“六保”等多重压力和挑战,更应依靠创新来稳定经济发展基本盘。与此同时,我国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加迫切需要坚持科技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和原始创新,使之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第一动力,摆脱外部依赖,维护产业安全,进而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二)成都机遇及挑战

纵观全国经济布局和城市竞争格局,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已经站上新的起点,处于国家“双循环”战略重要支点,肩负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使命,不断践行公园城市示范区理念,若干个重大战略机遇彼此交汇和叠加,亟需通过科技创新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立足国家开放大局,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促进西部地区转型升级、完善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不断示范和引领作用。

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唯有在创新发展中持续放大自身比较优势,才能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持续提升发展位势能级。可以说,如何更好地确定科技创新的地位,如何把科技创新真正打造成动力源引擎,如何夯实科技创新的底盘,既是战略选择,也是破局之举。成都作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要抓住当前面临的历史机遇,更好发挥“一马当先”的主干作用,全力将成渝地区打造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持续领跑新一线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十四五”成都科技创新发展着力点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就要深刻把握和理解创新作用规律,强化规划政策协同,明晰出发点,找准切入点,打造着力点,进一步引导要素资源向核心汇聚。“十四五”时期,成都科技创新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坚持一盘棋意识,牢固树立协同创新发展大局观

中央提出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总体战略上,成都要主动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与重庆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协同创新格局,充分利用两地市场和资源,释放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创新乘数效应。一是对标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围绕成都未来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在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科技领域,加快建设布局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研发机构。二是紧密围绕成都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加快构建“外部引智+自主创新”协同创新体系,引导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资本集聚,不断夯实创新地盘,真正实现增长极和动力源。三是集聚成渝两地创新资源,大力布局和实施一批协同创新重大项目,以专项支持、后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重大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打造具有成渝特色的全国源头创新地。

(二)依靠创新型企业盘活发展动能,畅通经济发展循环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十四五”期间,成都要真正实现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挑大梁、當龙头。一是坚定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牢固树立“企业强则产业强,企业稳则产业稳”的意识,研究制定培育科技型头部企业的专项政策,实施针对性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壮大”培育计划,打造一支根在成都、面向全国和全球发展的创新型“天府军团”企业。二是依托龙头骨干企业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骨干企业联合科研院所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行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三是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扶持力度,支持创新型企业提升技术和产品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实施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力争在产业组织、产品、经营模式等方面全面创新。

(三)聚焦培育新经济、新业态及新场景,持续培育新动能

将发展新经济作为打造世界先进城市的突破口,围绕新经济培育新业态和新场景,塑造适宜新经济发展的“成都品牌”和“成都动能”。一是全力构建开放型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产业功能区建设“核心在产业”,成都要进一步提升产业链水平和竞争力,抢抓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构建企业协作共生的生态系统。针对“薄弱缺”环节,实施建链补链强链专项行动。二是持续培育新经济应用场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以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建设为载体,不断完善“城市机会清单”机制,做好新经济应用场景与城市发展需求有机链接,做好新技术应用新场景培育有机链接。三是大力吸引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提高吸纳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依托成都现有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布局和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载体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四)营造环境与氛围,大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

一是围绕创新链部署政策链,落实好《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和人才新政“2.0版”等系列创新政策和举措,健全科技创新中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市场化机制,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制度环境。二是探索建立有利于成果转化的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组织、申报、评审等制度,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成效的第三方评估机制。三是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容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树立“以人才带科技,以人才促转化”的观念。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弘扬企业家精神,打造包容性强、积极性高的科技创新环境。

作者

尹训飞  ?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

郧彦辉  ?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功能区成都科技
烧结混合机各功能区的研究与优化
穿过成都去看你
科技助我来看云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科技在线
成都
科技在线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及污染物总量控制
科技在线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