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20-12-15周文彰赵龙龙
周文彰 赵龙龙
2035年,是一个令人期待的年份,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标志。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清晰地告诉我们,在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将紧接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而2035年就是一个耀眼的时间节点,我国正在拉开新的、更高水平发展的大幕。
2035年远景目标的历史地位
首先,2035年远景目标,是“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参照系”。
“十四五”是我国未来30年要施行的6个“五年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包含的具体内容,《建议》作出了清晰的描绘,为“十四五”规划目标制定了准确“参照系”。如何做到把“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相衔接,成为制定“十四五”规划的原则性考量。必须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导向来制定未来开局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把“十四五”规划作为2035年远景规划目标的先手棋。正是有了这一远景规划目标,“十四五”规划才有了明确的方向和依据。而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远景目标,必须积极推动“十四五”规划目标的高效完成。
其次,2035年远景目标,是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中间站”。
在2021~2050年的30年中,2035年正处在两个阶段的中间。这就意味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2035年远景目标扮演着两个阶段的“交汇点”、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中间站”角色,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连接作用。作为连接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枢纽,2035年远景目标的设定必然是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最终导向。为了充分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全程目标,作为阶段目标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受全程目标的统领和决定。因此,要在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确保2035年远景目标如期实现,进而全面有效地推动全程目标的最终实现。
2035年远景目标的深刻内涵
对于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描绘了九条。我们将其归纳为“一五五五”。
“一”是指一个“大幅跃升”。即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这个“大幅跃升”既为我国经济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目标,还涵盖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构成国家综合国力的方方面面。
第一个“五”是五个“实现”或“基本实现”。就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第二个“五”是五个“建成”或“基本建成”。《建议》中的“进入”、“达到”与“建成”或“基本建成”属于同一个序列的含义,所以被归纳在一起: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第三个“五”是五个“显著”或“明显”。到2035年,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通过以上归纳,可以清楚地看到2035年远景目标贯穿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同时,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未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纲领性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建设规划和发展方向。
对我国未来经济建设的规划,坚持全面统筹和宏观微观相统一的原则。比如,既统筹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又统筹国内经济体系建设和对外开放两个宏观大局,分别提出了“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的宏观要求,并进一步将两个宏观要求分别明确为“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两个相对微观的阶段性目标。
对我国未来政治建设的规划,坚持将依法治国和增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结合到一起。把继续坚持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作为未来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阶段目标,还分别从国家治理、平等权保障与平安建设三个方面再一次明确了“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和“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
对我国未来文化建设的规划,坚持将创新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仅明确提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目标要求,还着眼于国民素质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两个层面,进一步描绘了我国未来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即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对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并将继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统一起来规划。前瞻性地提出要格外注重从“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层面去完善我国未来的社会建设;立足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提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要求;同时还将未来社会建设进一步聚焦到人民生活和人的全面发展两个层面,把“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進展”列为必须实现的关键目标。
对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坚持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建设美丽中国并举。将“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原则和主要衡量指标。
总之,远景目标中涵盖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特有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才能保证如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榮、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直到205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既是目标又是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又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有力保障。
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决定。此后,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部署和推进依法治国、十八届六中全会研究和部署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奠定强有力的法治基础和领导基础。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再次着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部署从十三个方面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关键在于国家治理队伍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党的十九大和2019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向广大党员干部明确提出了增强自身“八种本领”和“七种能力”的要求,为提高我国国家治理队伍的现代化水平指明了方向。即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和驾驭风险本领;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抓落实能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整个党员干部队伍不断增强并持续提高自身的本领和能力,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早日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而努力奋斗。
2035年远景目标下的成都战略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成都立足现实,主动对表对标国家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在高质量完成“三步走”战略中的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后,将2021~2035年建设和发展目标锚定“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全面建成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为在2035~2050年“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做好了前瞻性的铺垫和准备。
展望“十四五”,成都必将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抓手,以中央和四川省委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部署为使命担当,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度、广度,将创新发展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全面推进城市能级提升,多维度改革城市发展方式,进一步健全城市治理体系,全方位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广泛加强党的建设,把自身发展的中心聚焦于打造国内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际循环的门户枢纽,同时加快将成都打造成为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动力源的建设步伐。
此外,成都还应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发展实际,将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与党的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相衔接,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放眼更远未来,瞄准更高水平,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以期早日将成都建设成为高品质和谐宜居、承载美好生活的“未来之城”和拥有泛欧泛亚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枢纽之城,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成都力量。
作者
周文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龙龙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