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类学校办学条件研究概述
2020-12-15袁利盛宋聪
袁利盛 宋聪
摘 要: 本文以CNKI(中国知网)为主要搜索库,对关键词“办学条件”进行搜索,发现2000年以来有160篇包含“办学条件”的文献,并按学校类别分别概述。
关键词: 各类学校 办学条件 研究概述
办学条件是指一所学校适应本地区社会发展要求、符合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可以承担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本研究以CNKI(中国知网)为主要搜索库,对关键词“办学条件”进行搜索,收集了2000年以来有160篇含“办学条件”的文献,现按学校类别分别概述。
1.对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的研究
文喆(2004)认为新研制的《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对学校教育的开放化、民主化及人本化等,给予了充分的考虑。但在教育理念与政府标准之间、在标准和实施措施之间,必然存在理想图景与现实政策、统一标准与多样发展的明显落差。因此《标准》的贯彻落实可能是一个相当艰巨的努力过程。
孟子博(2008)从办学设施及教育经费两方面入手,对西部基础教育办学条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剖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发展思路,以期对西部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研究和探讨。
王春雷(2010)以生均教育经费和办学条件为主要指标,对云南省16个州市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作了地域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况仍然严峻,州市之间的差异较大。为解决这些差异问题,尝试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王志彬、赵和璧(2011)采用陕西省城市、县镇和农村三个不同区域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AHP法将陕西省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主要影响指标和区际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和排序。
杨小敏(2011)就办学条件对学生影响的“凯西模型”(CashModel)及应用与最新发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本土化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促进新时期教育改革进程中的基础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及相关教育政策、项目评估的开展。
杨小敏、杜育红(2012)基于2002年—2008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的数据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进行初步分析表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在总量和生均层面得到了普遍的持续性改善。但相对于国家标准,现代化办学条件整体不足和区域差距大仍然是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十分突出的问题。在基础教育未来十年以质量提高和均衡发展为战略任务的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推进将是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契机和重要抓手。
陆斌(2013)选取甘肃省兰州市Q区作为个案,通过对Q区教学点的办学条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并提出农村教学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如何改善教学点办学条件提供一些合理可行的对策建议。
樊卓思(2014)认为,目前我国贫困地区中小学办学存在困难,制约着当地教育和经济的长远发展。改善貧困地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有着重大的意义。
王慧(2007)通过对西部地区两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及学校管理的调查,发现存在不少问题,提出适当放宽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采取措施不断丰富教学资源、中心校对学区其他学校的管理与服务制度化、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等建议。
汤小华(2014)对湖南这一典型的中部教育大省农村初等教育办学条件进行研究,明晰湖南农村地区初等教育办学条件与城市的差距及与其他区域的差距,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的方案,对落实国家初等教育基本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施滋英、陈澎(2014)基于义务教育阶段对区域办学条件均衡配置的思考,从办学条件标准、校舍维修改造、教育装备投入、合理的学校布局与调整、教育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了办学条件均衡配置政策建议。
施涌、成巧云(2015)从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和教师办公用房、学生和教师生活用房、办学条件学校达标率、学校医疗设备及其他办学条件等方面对云南省城乡办学条件进行描述和评价。认为办学条件的城乡差距已经由全面差距转为部分差距,并提出政策建议。
李白燕(2015)结合重庆的实际,以问题为导向,具体阐述实验室和图书室在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中配备、管理、应用方面的做法和要求,充分发挥在教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李鹏、朱德全(2016)通过对2010年—2014年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数据分析发现: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成效显著,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改善。新时期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要依法治教,与时俱进,特别关注新型城镇化、农村空心化带来的变化,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内涵达标”,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黎骊(2017)以S市学校办学条件政策的执行为研究对象,从政策执行层面分析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归因,以期通过完善政策、强化政府主体执行能力、提升执行客体觉悟与完善政策执行环境等诸多方式提升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实现政策的既定目标。
段炼、赵芳芳、蔡新萍(2017)通过对《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的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办学条件指标变化对教学楼交通空间的影响,分析在建筑面积变大,人均面积指标变大,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教育理念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走廊、大厅、楼梯间及电梯间的合理设计方法。
曾文婧、秦玉友(2018)认为,在一系列教育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的推动下,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但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学校基本建设、教学设施设备、生活设施设备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面对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应积极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制订符合乡村小规模学校实际的投入模式,提高乡村小规模学校设施设备的使用率和维修水平,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动态监测系统,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与社区共享共管资源。
宋乃庆、肖林、辛涛(2019)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前进。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各类生均数据、变化率的计算表明,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反思我国当前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建设的问题,离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要求仍有距离。
2.对普通高校办学条件的研究
李福华(2004)认为,自从1999年我国实行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以来,高等学校的平均规模急剧扩大,对我国高等学校的规模效益如何,是否符合规模经济产生的条件,表现为正的规模经济,办学条件是否适应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需要,应当采取何种对策等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回答。
曹莉、孙晋海、曹景伟、韩春利(2004)对中国高等体育院系办学条件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多层比较,并提出优化对策。
何肅波、林立华(2005)从吉林省普通高校的经费投入、基本办学条件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践探讨了解决的办法。
厉岩、文历阳、卢祖洵(2005)利用卫生部和教育部2002年全国医学院校基本情况报表数据,选取了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基本办学条件中的13个指标为标准,对西部19所高等医学院校的办学条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无1所院校全部达到合格标准,最高合格指标数为7个。
陈倩(2006)认为,2004年1月教育部重新修订并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比旧指标体系有了许多改进。但从现实情况看,新体系在“生师比”“生均图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在“外聘教师数量”“图书藏量计算”“在校生计算办法”等方面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许静(2008)积极准备校舍指标在评估中具有特殊意义:有利于学校查清家底,为今后改善办学条件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对加快校园的教学基础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易金生(2008)针对教育部制定的我国高校办学条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高校不应该攀比校园面积,应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提高教学质量方面。
杨小华(2009)针对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不适应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矛盾现实,指出现行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体系存在不少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体系,以促进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的设想。
肖红艳(2010)认为,我国现行的高校办学条件指标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从推迟统计时点、改进测算办法、调整指标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指标标准等方面加以完善,从而更切实际地指导高校建设,保证高等教育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曾叔峰(2010)以湖南省开设体育专业的21所普通高等学校为研究对象,对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经费投入、基础建设、体育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机制展开调查,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理分析及逻辑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并针对湖南省普通高校现象体育专业办学条件现状,提出了改善湖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办学条件的对策。
张颖、王冬云(2010)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结合高校办学情况实际案例,用传统分析法,对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是否达标进行了静态分析,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指标达标动态预测和预警分析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分析。
高丙成(2014)依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标准,参照我国教育检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在分析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事业发展主要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了由5项一级指标和15项二级指标构成的我国普通高校办学条件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该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地区普通高校办学条件指数进行统计计算,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办学条件呈现逐渐现代化的态势,东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办学条件具有不同特点,并存在明显的差异。
姜波(2015)在总结了西南联大当时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对西南联大师生的生计状况进行研究,把整个研究纳入社会经济史的范畴进行分析,以西南联大时期西南大后方的区域经济为背景,论述昆明的经济状况及发展变化,从而进一步探讨西南联大师生的生计状况受到的影响和产生的变化。
熊绍高、左泽文(2015)认为,对开放大学地方学院办学条件进行合理评价,应坚持目的性、全面性、科学性和客观性等基本原则,评价体系应有办学基本条件和环境、基础设施、人员配备、信息化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与办学经费投入等六类指标。
林芳(2016)以教育部《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数据为依据,结合办学条件指标进行测算,对高等艺术院校办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适合高等艺术院校特点的基本办学条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
袁晋芳(2016)对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以绩效为导向完善因素拨款法,不断改善高校预算生态,优化高校专项资金管理流程。
刘珊珊(2017)以东北地区某师范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这所学校的办学条件从专业资源、生活条件、人文环境三个维度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运用软件SPSS21.0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整理。反映出这所师范学院在办学条件方面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进而深入探究了学生对办学条件的不满意所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提升师范院校办学条件学生满意度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为改善师范院校的办学条件提供了参考借鉴。
马睿智(2017)从国内外应用技术大学的源起与发展历程谈起,分析得出应用技术大学在我国进入大力发展阶段,并从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这三方面入手,借鉴国外应用技术大学的成熟经验,参考国内应用技术大学联盟高校成员的成功案例,以其作为建设依据,提出应用技术大学专业、师资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条件重构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和方案。
侯建林、罗友晖、王志锋、王彦斌、孟庆跃(2017)对全国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大多数办学条件指标在1998年—2012年间有所改善,但生师比、生均图书册数等与国家合格标准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不同地区和种类医学院校之间办学条件相差较大。
3.对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的研究
方惠祥、闾四平、杨听林(2004)总结分析了当时部分医学高职院校的办学情况,探讨了提高医学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发现不少医学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与教育部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许志军(2008)对辽宁省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改善辽宁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应降低生师比,扩大生均教学行政用房,提高生均图书拥有量、专任教师学历层次和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加大对教学的投入。
王敏坚(2010)认为,要推动中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改善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建立有效的保障系统;要打破院校界限,构建高职院校基本办学资源共享平台;要强化拟采购仪器设备的科学论证和已采购仪器设備的绩效跟踪,建立资源投入与使用效益评价结果联动的管理机制;完善财务运行的规划、决策、控制与评估机制,构建基本办学条件建设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王伟、肖妍(2014)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建立相关系数矩阵和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高职办学条件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相关性及影响路径,表明应积极推进师资培养和引进,加快校内外实践条件建设,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杨爱珊(2016)通过对2015学年—2016学年填报的教育统计报表各项数列情况,按国家办学条件指标的计算公式,算出学校各项实际值,列入表格比对,分析学校办学情况,科学地评估学校教学质量,探讨学校办学形式和办学效益,对学校的办学现状做合理的预测、有依据地提出意见或建议,供学校领导层参考。
4.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的研究
魏高文、邵湘宁、聂绍通、刘杰、陈卫平(2003)描述了我国中医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条件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改善办学条件的主要措施,预测了中医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赵茂昌(2008)以云南省大理州中等职业学校为个案,从大理州中等职业学校的占地面积、生均教育资源、职业教育经费、师资情况、专业设置、教学情况、就业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改善和提升大理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提出意见和对策思考。
5.对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的研究
李欢、韦志亮(2014)对西南五省市(自治区)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总体水平偏低,城乡特殊教育学校与新旧特殊教育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异明显。提出了建立地域间的挂靠帮扶机制,缩小城乡差异等建设性意见。
孔玲、李瑞江(2018)指出,山东省从区域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实际和需要出发,历时三年制定并颁发全省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在编制专业标准并配置专业教室、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完善残疾幼儿园办学标准与特教高中办学标准、增设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设备、提高资源教室要求等方面体现了创新与突破,为全省特校的科学规划、高质量建设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明确了发展方向。
6.对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的研究
麻晓亮、李耀青、安雪慧(2008)从成本效益角度分析我国西部县级普通高中的办学规模,发现西部县级示范性高中和非示范性高中的适度规模分别为3606人和2496人;示范性高中教育资源充足、质量较高。西部县级高中的办学条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学界普遍对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校的办学条件研究更为丰富,对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的研究次之,对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的研究最为薄弱,20年来只有一篇文献,近10年来,对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的研究则是一片空白。
参考文献:
[1]曹莉,孙晋海,曹景伟,韩春利.中国高等体育院系办学条件现状及其优化对策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2004.
[2]陈倩.完善高校办学条件指标体系的分析思考[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段炼,赵芳芳,蔡新萍.基于《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的教学楼交通空间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7(8).
[4]樊卓思.改善贫困地区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思考[J].传承,2014(2).
[5]方惠祥,闾四平,杨听林.医学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4(3).
[6]高丙成.我国普通高校办学条件的测评研究[J].大学(学术版),2014(2).
[7]郭志成.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比较[J].中国教师,2006(2).
[8]何肃波,林立华.关于我省省属普通高等院校教育经费投入及基本办学条件现状的调查报告[J].现代教育科学,2005(3).
[9]侯建林,罗友晖,王志锋,王彦斌,孟庆跃.中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办学条件及变化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2).
[10]姜波.西南联大办学条件与师生的生计状况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
[11]孔玲,李瑞江.以高水平的办学条件标准为高质量的特殊教育奠基——对《山东省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的认识与分析[J].现代特殊教育,2018(1).
[12]黎骊.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政策执行研究——以S市为例[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7.
[13]李白燕.以实验室和图书室配、管、用为抓手大力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5(8).
[14]李福华.高等学校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分析——兼对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4(3).
[15]李欢,韦志亮.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差异研究[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
[16]李鹏,朱德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问题与反思——基于2010年-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数据的测度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1).
[17]厉岩,文历阳,卢祖洵.西部19所高等医学院校办学条件的现状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11).
[18]林芳.高等艺术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初探——以山东艺术学院为例[J].齐鲁艺苑,2016(3).
[19]刘珊珊.普通师范院校办学条件学生满意度研究——基于东北地区某师范大学的分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7.
[20]陆斌.农村教学点办学条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兰州市Q区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21]麻晓亮,李耀青,安雪慧.西部县级普通高中学校规模及办学条件研究[J].中小学管理,2008(12).
[22]马睿智.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条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7.
[23]孟子博.我国西部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发展与改革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24]施涌,成巧云.对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城乡差距的再认识——以云南省为例[J].大理学院学报,2015(1).
[25]施滋英,陈澎.推进区域办学条件均衡配置的政策研究[J].中國职工教育,2014(12).
[26]宋乃庆,肖林,辛涛.改革开放以来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建设:成就、反思与建议——基于数据分析的视角[J].教育学报,2019(1).
[27]汤小华.湖南省农村地区初等教育办学条件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28]王春雷.云南省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及办学条件的地域差异分析[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8).
[29]王慧.西部地区两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及学校管理的调查与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07(9).
[30]王敏坚.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对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升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6).
[31]王伟,肖妍.高职院校办学条件与人才培养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川渝8所院校为例[J].教育学术,2014(12).
[32]王志彬,赵和璧.基于AHP法的区际间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评价和比较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1).
[33]魏高文,邵湘宁,聂绍通,刘杰,陈卫平.我国中医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条件调查分析[J].国医论坛,2003(6).
[34]文喆.为基础教育现代发展服务——关于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的若干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4(2).
[35]肖红艳.论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体系的完善[J].武陵学刊,2010(3).
[36]熊绍高,左泽文.开放大学地方学院办学条件评价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1).
[37]许静.浅谈办学条件中校舍指标在以评促建中的意义[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6).
[38]许志军.基于因子分析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现状分析及对策——以辽宁省17所高职院校为例[J].辽宁教育研究,2008(11).
[39]杨爱珊.基于数据分析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比对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
[40]杨小华.浅谈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1]杨小敏,杜育红.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改善的成就、问题和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3).
[42]杨小敏.办学条件对学生影响的“凯西模型”及其应用与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1(9).
[43]易金生.我国高校办学条件指标的反思与建议——以生均占地面积和生均教学行政用房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4).
[44]袁晋芳.高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管理的改进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6(22).
[45]曾叔峰.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办学条件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46]曾文婧,秦玉友.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问题分析与建设思路[J].教育科学研究,2018(8).
[47]张颖,王冬云.高校办学条件达标动态预测和预警系统研究[J].电子科技,2010(12).
[48]赵茂昌.云南省大理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现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基金: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财建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编号CJ19364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