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直过民族”现代教育研究述评
2020-12-15王丽清
王丽清
摘 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者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到云南“直过民族”现代教育发展问题。研究者在对云南“直过民族”的教育现状展开综合调研的同时,还对教育变迁、文化适应与认同、文化传承、教育公平等问题展开专题探讨。云南“直过民族”现代教育的研究视角可从教育文化背景、教育口述史、教育记忆等方面拓展,应注重民族和族群内部与外部、纵向与横向比较视野的运用,力求全面、动态地展示“直过民族”现代教育的全过程。
关键词: 云南“直过民族” 现代教育 综合研究 专题研究
一、云南“直过民族”现代教育研究缘起
“直过民族”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概念,是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和从原始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阶级分化不明显,土地占有不集中,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边疆少数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帮助下,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云南“直过民族”涉及景颇、傈僳、独龙、怒、德昂、佤、布朗、基诺和部分拉祜、哈尼、瑶等民族。半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制度的跨越式发展,云南“直过民族”的教育形式及教育观念发生跨越性的变革,从民族传统教育阶段发展到今天的现代教育阶段。近些年来,在对云南“直过民族”展开的多维度研究中,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是其中的一个焦点。研究者多立足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关注“直过民族”规范化、科学化的现代学校教育建设,另一方面试图建立“直过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教育传承体系。
鉴于此,本文以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CNKI)中收录的关于云南“直过民族”现代教育的文献为基础,通过对收集到的30余篇代表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梳理云南“直过民族”现代教育现状,归结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视角及方法,进而探索未来“直过民族”现代教育研究的方向。
二、云南“直过民族”现代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云南“直过民族”的发展一度引起国内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其后较长时间内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1979年,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成立。该研究所以云南民族教育为重点研究方向,自八十年代开始,对包括基诺族、佤族、哈尼族等“直过民族”在内的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史及教育发展现状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研究[1](60-64)。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语言学、教育心理学、教育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的切入,“直过民族”教育研究内容越来越丰富。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笔者将云南“直过民族”现代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方面:
(一)关于云南“直过民族”现代教育的综合性调查研究
笔者以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以“云南‘直过民族教育”为关键词检索到的文章对云南“直过民族”现代教育展开综合性调查研究。那金华在对云南“直过民族”人均受教育状况及人口的文化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提出了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突出职业教育,实施政府战略等对策[2](75-79);封珣、李喆、吕国光对怒江州傈僳族地区的办学情况、适龄儿童入学率、教育经费投入等问题展开调查研究[3](120-121);潘峰对云南怒江泸水市“直过民族”的受教育状况及学习动机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当地直过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4](35-39);杨海波对云南“直过民族”的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发展沿革及现状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分析[5](88-92);聂琴则从全纳教育的价值理念出发,探讨建立面向“直过民族”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支持和教育服务系统,以促进“直过民族”脱贫与发展[6](30-36)。上述论文大都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结合的方法,对云南整体或某一区域或某一具体的“直过民族”的教育发展状况展开综合性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分析原因,最后给出相应的建议、对策及措施。通过这些文献,可以形成对云南“直过民族”当代教育发展情况的基本认知。
(二)关于云南“直过民族”现代教育的专题性研究
此类研究运用不同的视角、方法,对云南“直过民族”现代教育的某一具体问题展开专题的调查、研究,内容较为丰富。
1.教育变迁研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云南“直过民族”从原始公社制度直接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观念等也经历了跨越式的变迁与发展。不少学者从教育变迁的角度对云南“直过民族”的教育发展进行了探究。李怀宇对景颇族从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变迁与发展过程进行了探究,打通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间的鸿沟,为“直过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了一种重要思路[7](76-81);高志英以教育觀念变迁为切入点,对二十世纪独龙族教育演进的社会历史背景及过程进行了回顾,并进一步探索了边疆少数民族教育及观念发展的规律、趋势及存在的问题[8](37-43);李思齐将独龙族的文化常识和教育变迁作为研究主题,反思前者对后者的影响[9];此外,对云南特定“直过民族”展开的社会变迁研究成果往往涉及教育变迁的专章论述,如郗春媛、吴振华的博士论文分别从教育变迁的视角专门讨论了布朗族和佤族的教育模式和文化传承[10](78-131)[11](133-156)。
2.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研究。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语境中,“直过民族”地区的学校处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边疆文化与主流文化交流、碰撞的核心场域,因此,有研究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云南“直过民族”地区学校师生的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问题展开研究。其中,有的研究从“直过民族”学生的角度切入。例如,胡发稳从文化心理角度,对云南绿春、元阳等地的600多名哈尼族在校中学生展开调查,探讨哈尼族中学生文化认同的变量因素、影响因子及与学校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12](86-90);王沛、胡发稳、李丽菊对包括哈尼族、景颇族、基诺族这些“直过民族”在内的云南世居少数民族青少年文化认同的内在结构与发展特点进行了探究[13];甘开鹏、杨媛妮、王秋分析了佤族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状态与维度,以及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对于跨境民族的文化融合及民族边疆地区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14](66-71)。此外,还有从教师角度进行的研究。杨熙对拉祜族教师的民族认同、职业认同、文化认同的路径与关系结构等问题展开了探究,为“直过民族”地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多元文化适应提供了借鉴的思路[15];杨明宏调查了德宏陇川、怒江贡山、临沧沧源等云南“直过民族”地区的新入职教师入职适应性,提出了构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新教师入职适应教育组织和管理体系的相关建议[16](57-59)。
3.双语教育研究。语言的多样性是多民族国家与地区常见的社会现象之一,双语教育是保障民族地区语言及文化的多样性的重要方式。“直过民族”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研究是现代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封绚对云南红河州“直过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现状展开调查,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及教师培养力度等对策[17](121-122);沧源是云南省较早开展双语教学的民族自治县,刘佳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沧源佤汉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18]。在民汉双语教育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是提高“直过民族”汉语水平的重要举措,该方面的研究可纳入双语教学研究范畴。王兆燕、杨雨菡分别以云南澜沧边境的拉祜族和云南贡山边境的独龙族、傈僳族为调查对象,对这些“直过民族”国家通用语言的能力水平、使用语境、学习状况及应用能力提升路径和传播途径进行了探究[19][20];饶峻妮从宏观角度对云南“直过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推广的历史语境、政策与举措、目标与意义进行了探讨[21](1-5)。
4.弱势群体教育研究。全纳教育是当代基于社会各种教育诉求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纳教育指导方针》指出:全纳被视为一个通过增加学习、文化和社区参与,减少教育内外的排斥从而回应和处理所有学习者多样化需求的过程[22]。在全纳教育视野下,一些学者从性别公平、城乡公平、地区公平等角度出发,对云南“直过民族”地区包含女性受教育者、留守儿童、孤儿等在内的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展开研究。杨红参照布迪厄的再生产理论,用教育民族志的研究方式,将拉祜族女童教育问题置于广阔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中,对拉祜族女童的教育选择进行深入探究,以揭示隐藏于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23];杨亚凡对居住在云南红河金平的布朗族莽人成年女性教育的现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展开调查研究,并提出提高莽人女性整体素质的有效对策[24](32-34);近些年来,云南“直过民族”地区外出务工的中青年群体数量急剧增长,一些研究者开始聚焦“直过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黄娟从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家庭管理、学校管理、乡政府管理几个层面对云南施甸县布朗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25]。云南“直过民族”生活在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由于父母病故或遭遇意外事故、儿童被遗弃、边境毒品走私及艾滋病等原因造成的孤儿人口数量较其他地区明显高出很多。杨玉雪、李茂强、尹可丽对毗邻“金三角”的云南德宏景颇族艾滋病孤儿的心理状况、学业水平、校内行为表现等进行调研,并对之进行了教育反思[26](83-87)。
5.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在全球化、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直过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如何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利用有效的教育途径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众多研究者致力研究的命题。王沛、胡发稳、李丽菊调查了包括景颇族、基诺族、哈尼族几个“直过民族”在内的云南少数民族青少年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知状况,并对与民族文化知晓度有关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大众传媒三种文化认识途径进行了分析[27](8-15);王婷、陈亚颦、黄绍文对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地学校教育传承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提出了开发民族传统文化校本课程、重视校园民族文化建设、依托学校建立家庭和社区学习中心等对策[28](8-15)[29](9-13);段兆磊在探讨傈僳族传统歌舞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有限性时,对民族传统歌舞文化进校园的选择性问题进行了思考[30]。
6.教育扶贫研究。自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通过教育扶贫培育人力资源,阻断“直过民族”地区贫困的代际传递逐渐成为学界及社会各界的共识。杨红以云南澜沧县贫困山区的拉祜族村寨成人扫盲教育为个案,提出了贫困少数民族社区成人扫盲从识字教育向“功能性扫盲”转变的观点[31](509-518);高亚基于精准扶贫的大背景,对怒江“直过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培训的需求与供给进行了深度调研[32];李俊杰、宋来胜对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贫困代际传递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同时对父代和子代进行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教育对策[33](21-26);马光秋、何庆国、方瑞龙通过对跨境特困“直过民族”景颇族地区的深入调研,提出了以教育改变观念、引导经济发展的扶贫思路[34](69-74)。
除了以上专题研究,还有一些研究者从以下层面探讨了云南“直过民族”现代教育方面的相关问题:“直过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方面,李艳红、赵波、甘健侯设计了佤族文化大眾教育网络学堂(MOOC)的构思框架及课程教学内容,由此延伸了“直过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教育手段的研究空间[35](81-84);宗教与义务教育基本权利的关系方面,杨霞以西双版纳布朗族为例,探讨了在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中,布朗族传统宗教模式及教育场域发生的变化及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消解二者的矛盾,建构学校教育文化传承场的思路[36](50-53);此外,由于云南“直过民族”,如景颇族、哈尼族、拉祜族、佤族等多为跨境民族,有研究者还从文化安全角度对跨境“直过民族”的语言教育等问题展开研究[37]。
三、关于云南“直过民族”现代教育研究的思考
从上述文献的回顾与梳理中,可以看出,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关于云南“直过民族”现代教育的研究已积累起一定数量的成果。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研究者主要采用历史文献法收集和分析云南“直过民族”文化、教育、历史等方面的论文、书籍和数据,以此作为论述分析的基本依据;同时,研究者大量运用田野调查中的问卷调查、访谈法、参与观察法,对研究对象的教育现状和问题展开调研,由此积累很多关于云南“直过民族”现代教育发展的一手资料。从研究视角来看,由于云南“直过民族”多生活在边疆落后山区,社会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传统教育的样态常以非制度化、非形式化的教育形式存在于这些民族的日常生活中,“直过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教育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对“直过民族”现代教育展开研究时,研究者们以教育学视角——教育观念、受教育权、教育程度、教育公平、教育心理等切入后,还需借鉴人类学、民族学的田野调研和民族志的方法展开研究,将“直过民族”教育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考察。自二十世纪末以来,从教育人类学角度进行的云南“直过民族”教育中存在的文化变迁、文化适应与认同、文化传承、教育群体的文化背景、教育公平与文化生产等方面的研究逐步展开,以此拓展了包含“直过民族”的云南少数民族现代教育的研究视域。
然而,从已有的与云南“直过民族”现代教育有关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对“直过民族”教育现状及不足进行揭示,进而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文章较多,研究对象虽各有差异,但问题和对策的分析重复内容较多,缺乏创新性。究其原因在于,研究者多集中在对教育及学校内部的考察,而将阶层性、地域性、民族性、族群性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文化分析的论述尚不充分;2.研究者对于云南“直过民族”的教育权力、受教育机会等问题关注较多,但对教育过程中的社会性研究还有待深入;3.现有的“直过民族”现代教育深度调研成果不多,多数研究缺乏对研究对象的动态跟踪,很难找到教育人类学意义上的长时间参与观察与重访的研究案例;4.多数研究是以作为“客体”的调查者的第三人称叙述方式表述的,作为“主体”的“直过民族”对自身教育历史及境况等个人叙事的研究尚不多见。
针对上述一些问题,云南“直过民族”现代教育研究仍有很多拓展空间。首先,基于社会文化、区域文化、民族文化背景的教育公平、语言及文化传承、日常生活情景中的教育、教育口述史、教育记忆等研究可继续深入拓展;其次,在研究视角上,应注重民族和族群内部与外部、纵向与横向比较视野的运用,多维度地对“直过民族”现代教育的发生和发展进行审视;再次,可采用宏观民族志和微观民族志相结合的方法,注重调研的周期性,注重回访的重要性,力求全面、动态地展示“直过民族”现代教育的全过程;最后,还应加强揭示教育主体的教育经验的叙事研究,在教育叙事中展开对现象和问题的思考等。只有从研究视野、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方面不断拓展,才能不断地提升云南“直过民族”现代教育的研究水平,促进民族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月明丹,李劲松.近20年云南民族教育研究综述[J].学术探索,2004(4).
[2]那金华.云南“直过民族”地区教育状况及对策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
[3]封绚,李喆,吕国光.云南“直过民族”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怒江州傈僳族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9).
[4]潘峰.云南省直过民族区受教育程度的统计分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
[5]杨海波.云南“直过民族”教育发展现状探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3(11);
[6]聂琴.全纳教育视角下“直过民族”教育支持服务系统建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2).
[7]李怀宇.论景颇族传统教育的变迁与现代教育的发展[J].民族教育研究,2003(5):76-81.
[8]高志英.20世纪中国边疆“直过”民族教育观念变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3).
[9]李思齐.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独龙族教育变迁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5.
[10]郗春媛.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11]吴振华.佤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基于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田野调查[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12]胡发稳.哈尼族中学生文化认同及其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2).
[13]王沛,胡发稳,李丽菊.云南世居少数民族青少年文化认同的结构与特点[A].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11.
[14]甘开鹏,杨媛妮,王秋.跨境民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心理研究——基于云南西盟县佤族的实证调查[J].科学·经济·社会,2012(4).
[15]杨熙.少数民族教师身份认同研究——以澜沧拉祜族教师为个案[D].重庆:西南大学,2007.
[16]杨明宏.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新教师入职适应性研究[J].教育评论,2013(2).
[17]封绚.云南“直过民族”双语教学现状研究评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6).
[18]刘佳.佤汉双语教育实施效果的人类学研究——以云南省沧源县L村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16.
[19]王兆燕.云南澜沧直过民族边境村寨拉祜族国家通用语言认同及应用能力提升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8.
[20]杨雨菡.云南贡山边境“直过民族”村寨通用语言认同及传播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
[21]饶峻妮.云南“直过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推广[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4).
[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纳教育指导方针:确保全民接受教育[M].2005.
[23]杨红.拉祜女童的教育选择——一项教育人类学的回访与在研究2[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24]杨亚凡.布朗族莽人女性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7(2).
[25]黄娟.云南省施甸县布朗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26]杨玉雪,李茂强,尹可丽.景颇族失亲儿童的心理状况及教育反思[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6(2).
[27]王沛,胡发稳,李丽菊.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青少年民族文化认知的现状与成因——以云南五个世居民族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
[28]王婷,陈亚颦,黄绍文.元阳哈尼梯田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
[29]王婷,陈亚颦,黄绍文.遗产地学校教育传承哈尼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5(1).
[30]段兆磊.傈僳族传统歌舞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有限性研究——基于云南省腾冲县傈僳族的考察[D].重庆:西南大学,2013.
[31]杨红.边远贫困少数民族社区成人扫盲教育研究——云南省澜沧拉祜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与个案研究[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
[32]高亚.精准扶贫背景下“直过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培训供需对接研究——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9.
[33]李俊杰,宋来胜.教育阻断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代际传递對策研究——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19(4).
[34]马光秋,何庆国,方瑞龙.景颇族教育、观念与经济发展——对边区跨境特困少数民族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2011(3).
[35]李艳,赵波,甘健侯.基于MOOC的佤族文化大众教育网络学堂构建研究[J].民族论坛,2014(5).
[36]杨霞.民族地区宗教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与重构——以西双版纳布朗族为例[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
[37]覃明.文化安全视域下跨界民族语言教育战略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5.
课题来源:本文为2018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云南‘直过民族地区现代教育发展的口述史研究”(AE18023)、西南林业大学2017教研重点课题“基于‘直过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结对帮扶活动的开放办学路径与实践”(ZD20 170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