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勇敢的船长》中的儿童书写与帝国意识

2020-12-15邹韶旭

文教资料 2020年26期
关键词:吉卜林

邹韶旭

摘   要: 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的海洋小说《勇敢的船长》,从儿童视角,刻画了体魄强壮、讲规矩、富有团结合作精神和冒险精神的少年形象,其中少年儿童与吉卜林的帝国意识紧密联系。结合十九世纪末英国时代背景,小说中的儿童书写,是吉卜林面对大英帝国地位受到威胁、逐渐出现没落之势的应对,是将帝国复苏梦想寄希望于帝国少年的体现,揭示了吉卜林的文学创作与帝国主义思想意识的交织互动。对于作者的如此“情怀”,我们应以历史的眼光,批判地加以审视。

关键词: 吉卜林   《勇敢的船长》   儿童书写   帝国意识

一、吉卜林与《勇敢的船长》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是英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诗人。纵观吉卜林一生,他见证了大英帝国的兴衰,目睹帝国的风云变幻。尽管吉卜林生平辗转多处旅居,并没有一直生活在英国国土,但是大英帝国的社会历史现实一直对他有潜移默化和根深蒂固的影响。尤其在文学创作上,他在作品往往站在英国人的角度看问题[1](107),大英帝国的影子在其绝大多数文学作品中都有迹可循。在表达自己的感情时,吉卜林的目标绝不是满足民族、种族或帝国虚荣心,或者试图宣传政治计划;而是传达、交流一种现实存在的意识,他觉得大多数人对此没有足够的了解和关注。这是一种意识,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意识[2](25)。

在大英帝国扩展初期和帝国盛世之际,吉卜林极力鼓吹帝国主义,拥护大英帝国的扩张和殖民;随着帝国逐渐走向衰弱,吉卜林对于大英帝国的发展和未来展开了相应的思考,流露出对于帝国的忧患和焦虑,他的帝国意识更多地转向了对帝国存续和发展的思考。英国评论家布雷德伯里在著作《现代英国小说》中论道:“吉卜林被认为是当时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英国作家,没有任何作家比他更深入地置身于形成那个时代的种种力量之中。”[3](58)总之,吉卜林与大英帝国紧密相连,帝国的社会历史现实对吉卜林的帝国思想和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影响并潜藏在不同时期的文学创作中。

《勇敢的船长》是吉卜林写于1897年的作品,这一年是维多利亚女王即位60周年,英国实际统治的区域已比她刚登基时扩大了四倍,占有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4](103-108)。此时的英国虽然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逐渐受到来自世界各国的压力,慢慢出现没落之势。在社会达尔文主义优胜劣汰思想的影响下,这一时期大英帝国衰败的现实和其他帝国迅速崛起的局面及英国国内社会的变化加剧了有识之士的帝国危机思虑,这部小说可以说是吉卜林思考对策的体现。此书曾被认为是适宜十几岁青少年阅读的最好的几本英语小说之一[5](70-80)。儿童书写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蕴含了复杂丰富的社会文化内容。两个主要儿童人物是原本一直在海上成长的船长儿子丹及意外进入这个船只共同体的外来者主人公哈维。吉卜林把这一小说标记为一个男孩的故事[6](264)。儿童主人公在船长等成人的教导下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少不更事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从一个娇生惯养、性格顽劣的少爷变成了一个其有独立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少年。吉卜林笔下的儿童呈现变化发展的趋势,属于动态的人物,通过小说中儿童角色的设定及儿童成长的蜕变,吉卜林把自己的帝国情怀充分展示。

二、儿童角色设定与帝国焦虑危机

《勇敢的船长》的主人公是历经改头换面暴风成长的富家少年哈维,故事中的儿童角色设定与吉卜林对当时的帝国危机意识紧密相连。面对帝国危机时,吉卜林把目光投向了作品中的儿童,通过刻画儿童减缓自己对帝国危机的焦虑。诚如赛义德所论,文学不能与历史和社会分开。在小说问世时的十九世纪末期,“英帝国的全球殖民霸权达到顶峰,经济地位逐渐受到后起帝国主义国家如美国、德国的挑战,它们已经威胁到它的霸主地位,它的衰落就从此开始了……同时,由于亚、非、拉地区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斗争日益高涨,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人民要求自治的呼声形成一股强大的民族独立潮流”[7](8)。如此紧张的外部环境成为当时众多有识之士的关注重点,在文学作品中也能窥探到当时充斥着的危机和焦虑。在崛起的国家中,这一时期扩张主义盛行的美国绝对算得上是代表者,其海军力量飞速壮大,海洋扩张步伐日益加快,甚至可以看成一开始依靠海上扩张的大英帝国的翻版。当时旅居美国的吉卜林,更加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个强劲的帝国的发展对英帝国的威胁和挑战。这很好地诠释了为何小说中的哈维被设定为一个美国少年,借由美国的不断强大正面激励大英帝国的少年稳固帝国的辉煌,找回帝国的荣耀。

与此同时,大英帝国的内部环境不容乐观。英国素来推崇的具有绅士风度、强健、勇敢、团结的男性气质正走向衰落,伴随着当时的功利主义思想产生了道德堕落,英国社会中男孩犯罪率上升。John Peck曾指出吉卜林熱衷于在他的作品中推广英国传统的男性美德,他所推崇的这类男性法则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几乎全部消失了。因此,在他唯一的海洋小说《勇敢的船长》里,吉卜林试图恢复男性气概,着重赞颂海员的男性文化[8](159)。可以说当男性气质在整个社会慢慢消失殆尽之时,吉卜林便把它彻底地注入自己的作品中。他在《勇敢的船长》中建构了一个男人的世界,见证着男孩变成男人的过程。在哈维这个少年儿童在勇敢的男人世界中成长的故事中,女性角色几乎是缺失并且失语的。为数不多出场的哈维的母亲,也被塑造成因过度宠溺孩子致使其性格乖张顽劣的重要源头。吉卜林有意地创造出这样一个充满男性文化的小说,以感染帝国儿童读者。作为小说中儿童角色重要的引路人和教导者,船长屈劳帕比所有人都熟悉海上捕鱼作业活动的规律,具备了渔民特有的强悍和豪爽性格,各方面都符合当时英国流行的“男子汉”标准[9](131)。以屈劳帕为代表的船员无一不是充满力量勇敢机智的男性形象,凸显典型的男性气质,也深刻地影响着小说里的儿童人物角色。

十九世纪末期的社会历史现实,不可避免地唤起了吉卜林的帝国危机意识。《勇敢的船长》中儿童角色的设定,是危机焦虑的思考结果。帝国主义是一种思维指向,是主导观念、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在文化、知识和现代技术领域的广泛表现。“必须认真地、完整地看待孕育帝国的情绪、理论基础。尤其是想象力的文化”[10](14)。少年儿童是帝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帝国少年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帝国的存续。吉卜林设定了儿童角色作为主人公,通过他的成长变化展现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形象。同时,儿童主人公的角色更能俘获大批帝国少年读者,《勇敢的船长》多被各出版社分类为儿童教育小说。通过建构帝国之子的儿童形象,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儿童的文本作为一种文字语言,是促进孩子接受社会习俗、机构和等级制度的极为有效的媒介[11](44)。文学是一种文化,吉卜林利用这样一种工具,在儿童读者心里塑造了帝国之子的模板,对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正如赛义德在《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中所说:“文化明白自己所要确立的,是国家、是集体的最优秀自我,是民族的健全理智……要树立国家的观念,不仅是为了维护秩序,同样为了实现我们所需要的伟大变革。”[12](64)在这一特殊时期,吉卜林对于帝国危机的担忧,引发了对一家独大的大英帝国的怀旧,怀念帝国的魅力和冒险,促成他选定儿童作为故事的主要角色。小说中的少年角色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渐成熟懂事,他们的成长和蜕变实际上是吉卜林寄予未来能够遵守帝国等级、维护帝国稳固、推动帝国扩张的帝国接班人的期待。他们是吉卜林在当时历史时期帝国危机意识的流露和体现,希望借助作品中的儿童角色激发现实中的帝国少年。这部小说背后始终有着帝国的巨大身影,书中传达的理念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的青少年教育理念一脉相承[5](71),通过小说中流露出的对帝国少年的教育理念,吉卜林把解决帝国危机的希望转向帝国的儿童们。

三、儿童成长蜕变与帝国复苏寄托

大英帝国的现实和未来的强大都需要优质帝国青少年们稳固和发展,接班人是影响大英帝国宏伟蓝图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他们与帝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勇敢的船长》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儿童主人公哈维的成长与蜕变,通过儿童人物的蜕变,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吉卜林寄托的帝国复苏期望及重建帝国辉煌的目的。吉卜林对于十九世纪末出现的帝国危机找到的出口,就是利用小说中儿童的成长蜕变表达帝国意识,期望帝国儿童读者能够重燃这些帝国激情稳固帝国,这些寄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对内遵守等级的帝国服从意识。除去身体和冒险意识的变化,哈维的另一个显著成长是从一个刁蛮任性的小少爷转变成为一个讲规矩懂礼节的少年。就像吉卜林对待自己的人生一样,对规则、法律和行为规范的遵守和服从在他的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13](2)。船只上明显的等级观念和等级秩序无形中帮助哈维建立这种认知。船长屈劳帕作为船只的领导者,他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在平时对哈维的教训和指导及对待其他船员的指示中可以感受到领导者的威望。同时,船长的智慧和面对困境时体现出来的领导人的风采,凭着一些久经考验的直觉加经验,带领“海上号”这艘船只安全航行并收获颇丰。不可忽视的还有船员们对于船长的崇拜和敬佩,在航行或者捕鱼时会不自觉地称赞或表示对船长的忠诚,从侧面反映出在船只这样封闭且独立的空间中船长的威严和才华是不容置疑的,反衬出大英帝国领导者的智慧和权力。除了船长外,其余船员之间的等级秩序也是很明显的,如在船上吃饭按等级分批次进食,最底层的是黑人厨师,他的每一次出场都“一言不发,犹如一个黑影”[13](17),一般不参与船员的谈话。在这样一个等级分明、井然有序的小空间里,哈维和丹不但亲自接收来自成人世界的教导,还耳濡目染地受到成人之间等级观念的影响,尊重等级秩序无形中在他们心中埋下种子。船上这样的共同体其实就是大英帝国社会的一个袖珍版本,这里等级分明,哈维在其中慢慢学会服从命令,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儿他无法对比他年纪大的人指手画脚,而只能低声下气地询问别人”[13](22)。他再也不是为所欲为的阔家大少爷,慢慢意识到等级的存在,遵守等级成为哈维这一主人公人物成长内容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帝国扩张发展进程中,历险开拓和等级权威联系在一起才是顺理成章的。帝国的运行机制里,遵守秩序和服从等级是每个帝国臣民必须恪守的,帝国之子更需要这样一种对于帝国等级的充分认知,对上级的臣服和尊敬是维系整个帝国系统稳固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这一角度可以看出背后隐藏着的是吉卜林强烈的帝国服从意识,通过故事中儿童在等级秩序上的蜕变影响帝国儿童读者接受这一理念,在帝国今后发展里能更好地为帝国所用。

其二,是稳固帝国大业的帝国集体意识。哈维和丹作为故事里典型的两个儿童人物,他们之间的互动成为吉卜林塑造儿童形象重要的工具。一个是从小就生活在船上的少年,另一个是突然意外进入这个共同体的一员,两个性格迥异的同龄人之间避免不了互相协作和帮助。在小说中,习惯海上生活的丹对于哈维更多的是扮演帮助的角色。哈维在船上与丹和其他船员这段经历让他成为一个有团队意识、懂得集体合作的少年,不仅收获了同龄人的珍贵友谊,而且在丹、朗杰克、萨尔托斯等其他船员教导他测量水深、捕鱼方法、调整绳结、船只停泊等船上技巧及参与船队捕鱼和航行的过程中,慢慢融入这个集体,所以最后“他已被公认为‘海上号的一份子,参与‘海上号的一切事情,饭桌上有他的位置,舱房里有他的铺位;暴风雨的天气里,他也能跟大家一起参加漫无边际的长谈”[13](41)。正如丹对哈维说:“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伙伴,今天是伙伴,将来是伙伴,将来的将来也仍然是伙伴。”[13](66)在船上度过的时光让哈维的集体意识越来越强烈,随着故事的开展,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船只上的所有人渐渐走向一体,通过合作建构了一个实力超群的团队。这样一种团队集体意识在帝国建设和巩固中是每个帝国子民必须拥有的思想,尤其对于未来帝国的建造者来说,只有团结一心才能不断拓展帝国版图和稳固帝国实力。只有接班人团结在一起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帝国才能存续。借由哈维慢慢融入船只這个集体,吉卜林传达出一种强烈的帝国集体意识。

“海上”号就好似为哈维量身定做的教育学堂,哈维不仅收获了强健的体格,而且不知不觉培养了性格、团队协作、纪律等方面的品质和能力,这些正是作为可靠的帝国接班人必不可少的“装备”。哈维就像从大英帝国学校走出的少年,离开学校时带有无价之宝,即男子汉的正直品格、对撒谎和卑鄙品格的鄙视、服从和统治的习惯及大无畏的勇气。少年就这样装备起来闯荡世界,负起征服地球、统治野蛮人、建设帝国的责任[14](90)。从一个公子哥变为一名合格的水手其实从国家层面来说是从一名普通少年蜕变成一名由内到外的合格的帝国接班人,正如刘文霞论述道:“这部小说(《勇敢的船长》)更深的意义是,一个民族就好比一个群体,必须让这个民族的后代在严酷的环境中经受磨炼,才能独当一面地在各种文明世界中接受挑战。”[9](134)通过在船上的历练,《勇敢的船长》成功地塑造出儿童主人公成长为一个智勇双全、内外兼修,能够遵守帝国等级、维护帝国稳固、推动帝国扩张的帝国接班人,这样一个帝国之子的典范为大英帝国的男孩们树立了榜样。

四、结语

《勇敢的船长》中的儿童书写,体现了吉卜林对于为帝国培养更优秀和可靠的接班人和守护者的思索,是吉卜林面对帝国现实产生的忧患意识而推动的思考,展现其对大英帝国未来发展路径的担忧,希望借助合格而忠实的接班人捍卫和维持帝国发展。在十九世纪末英帝国地位受到各方冲击和压力时,吉卜林认为培养帝国需要的接班人人才是应对帝国危机的一剂良药。这样的儿童小说以读物的形式推向少年儿童读者时,不仅为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帝国未来接班人的模板,而且让帝国意识深埋在了每个青少年心里。《勇敢的船长》作为海洋小说的属性,更是与以海洋扩张开始称霸的英帝国身份更匹配。对于吉卜林的“帝国情怀”,我们应以历史的眼光,批判地加以审视。

参考文献:

[1]朱虹.英国短篇小说选[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

[2]Eliot, T. S. ed. A Choice of Kiplings Verse[M]. London and Boston: Faber and Faber, 1941.

[3]Bradbury, Malcolm. The Modern British Novel[M]. London: Secker&Warburg, 1993.

[4]陈兵.帝国意识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历险小说的繁荣[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5]陈兵.论吉卜林《勇敢的船长们》中的教育理念[J].外国文学评论,2009(4).

[6]Seymour-Smith, Martin. Rudyard Kipling[M]. London: Macdonald Queen Anne Press,1989.

[7]姜守明.从民族国家走向帝国之路:近代早期英国海外殖民扩张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John Peck. Maritime Fiction: Sailors and the Sea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Novels, 1719-1917[M]. Basingstoke: Palgrave, 2001.

[9]劉文霞.大海的回响:西方海洋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10]爱德华·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11]Murray Knowles and Kirsten Malmkjaer. Language and Control in Childrens Literature[M].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e-Library, 2003.

[12]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M].韩敏中,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13]Carole Scott. Kiplings Combat Zones: Training Grounds in the Mowgli Stories, Captains Courageous, and Stalky & Co[J]. Childrens Literature, 1992(20).

[14]Eldridge, C. C.. The Imperial Experience:From Carlyle to Forster[M].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96.

基金项目:由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鲁德亚德·吉卜林小说中的儿童书写与帝国意识研究”(编号CX20190376)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吉卜林
作家的灵感
作家的灵感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旅法著名插画师瞿澜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旅法著名插画师瞿澜
如果
吉卜林的《丛林之书》
低眉与抬头
低眉与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