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想象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12-15贺郁琳徐月花汤阿毛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22期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

贺郁琳 徐月花 汤阿毛

[摘要] 目的 探讨运动想象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20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给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肌力测试、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等。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MA-U评分、Lovett分级、ARAT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运动想象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运动想象;脑卒中;偏瘫;康复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0)22-0110-04

Effect of motor imaging on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HE Yulin   XU Yuehua   TANG Amao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H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Hangzhou  31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otor imaging on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19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exercise imaging therap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muscle strength test, daily living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FMA-U score, Lovett grade, and ARAT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cores of daily living abili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Motor imagin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Motor imagination; Stroke; Hemiplegia; Rehabilitation

腦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存活患者也存在一定的运动障碍[1]。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种类繁多,但是往往因为康复治疗人员不足、医疗费用过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较低等原因导致患者得不到足够的治疗,影响患者的康复[2]。临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仅针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有限的运动护理,如针刺、康复训练等,但是多数患者治疗后早期因为身体原因无法进行康复训练,而患者发病后的1周~1个月是患者恢复的关键时期,如果不给予正确有效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可能受到延误,预后较差。运动想象疗法是一种新型的康复手段,是内心反复排练和模拟运动,而不伴有身体活动,因其简单易行、需材简单等优点成为康复领域的热点。有研究指出[3],运动想象治疗能够提高局部脑血流量灌注,能够促进损伤神经细胞的恢复,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应用效果尚存在争论,且缺乏统一的方案和监督手段,同时要求患者有较好的认知功能配合运动想象活动,研究异质性较大。本研究主要探讨运动想象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46.12±8.03)岁,左侧偏瘫40例,右侧偏瘫20例,脑出血39例,脑卒中21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45.97±9.12)岁,左侧偏瘫38例,右侧偏瘫22例,脑出血41例,脑梗死19例,两组病程均在3个月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具备运动想象能力,运动视觉想象问卷>25分者;②神志清楚,具有沟通交流能力者;③医师评定为一侧肢体瘫痪者。

1.2.2 排除标准  ①肢体存在痉挛或严重疼痛者;②存在听力障碍或感觉性失语者;③有精神病或精神病史者;④多发性病灶,病变部位在脑干及小脑者;⑤合并严重心、肾、肝疾病或恶性肿瘤疾病者;⑥有脑外伤、癫痫等。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其中康复训练内容包括恢复期上肢功能伸展训练、早期良肢位摆放、分离阶段的运动训练和理疗等。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每周训练5次,每次40 min,连续治疗8周。

1.3.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运动想象疗法。①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脑卒中相关知识,包括护理要点和康复训练要点,告知患者和家属日常生活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向患者介绍运动想象的方法和预后效果,组织患者观看视频,向患者讲解运动想象的步骤和过程,治疗师向患者讲解运动想象的动作要领,使患者对运动想象有初步了解,指导患者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患侧,尽量自主收缩相关肌群,若无法做到也要提高对患侧的控制意识;②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患者仰卧,闭目放松,使患者想象自己正躺在放松、温暖的地方,15 min暗示患者试试间断性运动想象。③治疗师利用语言引导患者想象,尽可能发掘患者的想象力。想象自己正在“端起杯子饮水”、“手洗脸”、“梳头”、“穿衣”、“写字”、“刷牙”,每個动作持续想象5 min,引导患者想象自己正在与人握手、擦桌子、翻书、抓杯子,每个动作持续想象5 min,想象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改善患者肩外展、内收、外旋和肘部和腕关节的屈伸、手指活动,停顿2~3 s,缓缓复位,大腿外展停顿2~3 s,慢慢内收,每条指令想象5次。最后倒数10 s,使患者注意力从运动想象中拉回,睁开眼睛,结束运动想象。运动想象共20 min,每天1次,连续训练8周。

1.4 观察指标

1.4.1 上肢运动功能评定[4]  采用Fugl-Mayer分级(上肢部分)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评定,该量表总分66分。

1.4.2 肌力测试  采用手臂动作测试表(ARAT)[5]对患者上肢肌力进行评定。

1.4.3 日常生活能力  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表[6]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该量表总分100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差。

1.4.4 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GQOLI-74)评定生活质量[7],该量表共包含4个维度,每个维度百分制积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5 Lovett分级[8]  采用5级计分制,0~5级分别记为0~5分。5级表示能抗阻力、重力运动;4级表示能抗一定阻力、重力运动;3级表示不能抗阻力,但是可以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运动;2级表示减重下可以做关节全范围运动;1级表示有轻微收缩,但是不能进行关节运动;0级表示没有可测试的肌肉收缩。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U评分、Lovett分级、ARAT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FMA-U评分、Lovett分级、ARAT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等各项评分显著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致残率高达70%以上[9]。上肢偏瘫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后遗症,且上肢功能的恢复较下肢困难,因此需要寻找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提高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效果[10]。有研究指出[11],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且中枢神经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是脑损伤后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也是功能恢复的重要依据。运动想象疗法是一种没有实际动作的内心活动,是行为在人们心中的预演,采用心理和思维两方面同时影响患者神经网络,起到辅助治疗效果[12-13]。近几年在脑梗死、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中应用较多。运动想象首先在体育领域被提出,且研究发现,运动想象能够提高体操、跳高、武术等多种体育项目的运动成绩,提示运动想象训练能够加强、保持人们对动作的理解,增加中枢神经的联系和灵活性[14-1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FMA-U评分、Lovett分级、ARAT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显示,运动想象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作者认为,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①在運动想象时,患者的大脑向四肢传达神经指令,当患者脑海中重复多次地想象某种运动时,多次运动想象刺激能够促使患者形成条件反射,且生理学研究指出运动想象时,机体大脑的生理性变化在实际运动过程中大部分相同[16-17]。②运动都是由意念驱动肌肉收缩产生的,运动想象能够增强感觉信息的传输到大脑,充分利用患者病损部位,发挥潜能。③运动想象不需要患者真正做到实际的运动,仅需要想象即可完成,可通过视频、文字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引导,能够很好地解决康复治疗人员匮乏的问题,同时能够较好地调动患者的主动性,增加患者的主观能动性。④运动想象可较早地介入到患者的康复治疗中,不需要患者有残存运动能力,设备和场地也不受限制,越早介入患者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功能恢复越有利[1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指出,运动想象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作者认为主要是因为,运动想象疗法不仅能避免肢体强化训练导致的异常运动模式和代偿性动作,同时能够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内部刺激,增加患者对动作的熟悉度和掌握情况,有助于患者重新建立神经通路。有研究指出[19],运动想象疗法能促进重建损伤的运动传导通路,唤醒休眠的神经元突触,改善运动能力。运动想象虽然不伴有明显的身体活动,但是其可以将想象穿插于后期实践中,帮助患者加深动作记忆,提高患者的参与感,且因其对患者身体运动条件要求较低,患者早期即可进行训练,不受场地、治疗师资源的限制,能够提高患者的训练依从性,提高训练效果,进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有研究认为[20],运动想象与实际运动的神经网络一致,如辅助运动区、基底神经节、运动前区、顶叶皮层、小脑等均会被激活。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作者认为,主要是因为运动想象提高了患者的患肢运动能力,且运动想象无需辅助器材,简单易行,患者训练依从性高,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运动想象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朝健,符俏,喻锦成,等. 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 海南医学,2015,26(2):222-223.

[2] 周月,许虹. 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病人康复干预中的应用进展[J]. 护理研究,2014,28(12):4235-4237.

[3] Brunelli S,Morone G,Iosa M,et al. Efficacy of 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mental imagery,and phantom exercise training on phantom limb: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rch Phys Med Rehabil,2015,96(2):181-187.

[4] 桑德春,纪树荣,张缨,等. Fugl-Meyer量表在社区脑卒中康复疗效评定中的应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3):264-265.

[5] 瓮长水,王军,潘小燕,等. 上肢动作研究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效度[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53-54.

[6] 闵瑜,吴媛媛,燕铁斌. 改良Barthel指数(简体中文版)量表评定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度和信度研究[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0(3):185-188.

[7] 刘婷婕,陈坤. 生活质量量表在生活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6):113-116.

[8] 赵永,刘兴本,徐晓明,等. 周围神经损伤MCV测定及其法医学意义[J].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2,27(1):5-8.

[9] 杨帆,桑德春,张晓钰,等.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 23(9):1081-1085.

[10]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5):379-380.

[11] 徐晓红,郑鹏,牟开今,等. 运动想象疗法配合头针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6):936-938.

[12] Valiengo L,Casati R,Bolognini N,et al.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in aphasic patients:A case series[J]. Neurocase,2016,22(2):225-228.

[13] 况莉,何英姿,曹燕,等.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7):915-921.

[14] 刘云,苏小清,李小洁. 运动想象结合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9,33(4):714-717.

[15] 张晓瑜,何媚英. 运动想象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2):79-80.

[16] 王茂斌. 脑卒中的康复医疗[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82-486.

[17] 侯莹,高琳,陈苗苗,等. 基于运动想象的手部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9,25(1):81-85.

[18] Colombo R,Pisano F,Delconte C,et al. Comparison of exercise training effect with different robotic devices for upper limb rehabilitation:A retrospective study[J]. Eur J Phys Rehabil Med,2017,53(2):240-248.

[19] Veerbeek J,Langbroek-Amersfoort A,Van Wegen E,et al. Efects of robot-assisted therapy for the upper limb after stroke[J]. Neurorehabil Neural Repair,2017,31(2):107-121.

[20] 高家欢,胡昔权,尹明宇,等. 动觉运动想象和视觉运动想象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11):815.

(收稿日期:2019-12-28)

猜你喜欢

脑卒中偏瘫康复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