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以斗拱为例看中国传统建筑构件在当代的应用
2020-12-15时维昌李乐唐万群
时维昌 李乐 唐万群
摘 要 作为中国古典建筑的重要结构形式,飞檐与斗拱在古代建筑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在古代建筑历史中,斗拱与飞檐不但具有建筑与装饰作用,同时也是社会等级与身份的象征。飞檐与斗拱在古代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如中国古典形式的宫殿、庙宇、庭、台、楼以及阁等建筑屋顶转角处。
关键词 以斗拱为例;中国传统建筑;构件应用
1斗拱与飞檐的构造作用
1.1 飞檐的构造作用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较为典型的飞檐构造方式是清代的官式做法。清代官式构造做法特点是“冲三翘四”出翘的尺寸,也就是在构造过程中,飞檐角梁外端平面投影长度比正身椽子长出三椽径,而最后一根椽子的上皮比正身椽子高出四椽径高度。在清代官式做法中,共分为两层角梁,上部称为仔角梁,下部称为老角梁,上下两层角梁通过组合,形成一个翘起的角度;由于飞檐中的椽子本身呈扇形分布,在翼角部位通过斜向排列逐渐转向角梁位置。
在上述过程中,檐椽高度随着三角形木结构升高而升高,最终形成“冲三翘四”的造型。飞檐中飞椽和子角梁排列关系与上述情况不同。飞椽位置在檐椽之上,所以对飞椽进行垫高处理不再使用三角木,而是使用望板进行垫高;这种垫高方式会使最终飞椽高度略低于子角梁表面高度,飞檐最终形态则是通过上述檐椽及飞椽共同构成[1]。
1.2 飞檐的作用
第一,排水与采光。飞檐是带有我国传统汉族符号特征的屋面构造形式,主要是对建筑屋面翼角实现冲翘处理,通过这种特殊处理方式,不但改善了屋面排水结果,同时也增加了建筑整体采光面。飞檐结构所采用的举折构造方式因其角度较为陡峭,所以利于雨水下落;同时,在飞檐的最低折处,其构造方式较为平缓,有利于增加采光面积。
第二,防腐蚀及减压。飞檐端部高翘造型有利于雨水抛向更远处,同时由于飞檐本身所采用的反翘造型也使得雨水不会沿角部落下,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柱脚以及其他位置构件由于雨水侵蚀而遭到腐烂破坏。另外,建筑屋顶在其角部位置由于坡度较为平缓,所以冬季容易形成积雪,但由于角脊抬高可以适当增加屋面坡度,这就减小了角部积雪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建筑屋面积雪所造成的荷载压力。
第三,装饰及寓意。除了上述作用之外,飞檐作为古典建筑构件具有强烈的装饰作用。自明清以来,随着飞檐构造技术水平提升,飞檐各部位添加了很多具有装饰性效果的构件,如飞檐脊饰、椽头装饰以及其他装饰等。飞檐的脊饰是重要的装饰性构件,尤其是在宫廷建筑以及古代庙宇中较为常见;飞檐脊饰造型一般是兽形装饰构件,但由于各地文化差异,兽形装饰构件存在较大差别。飞檐的脊饰除了具有装饰性作用之外,在古代封建社会中也是居住者身份地位的象征,承载着人们“趋吉避凶”的美好心愿,如在脊饰中加入具有防雷和镇火作用的垂脊兽等构件,代表了人们平安顺遂的美好祝愿。
1.3 斗拱的构造
中国古典建筑其主要特征是以木结构建筑为主,体现在建筑形态上面就是建筑具有较为硕大的屋顶。传统建筑中屋顶的屋脊以及檐端呈曲线,在屋顶上部加入一些传统装饰性构件,构成了富有传统趣味的古典建筑。托架的下部置于柱头,上部置于挑梁外部,可以起到传递上部受力以及增加外檐出挑深度的作用。
斗拱结构除了含有拱和斗构件之外,同时还含有昂、翘以及升等构件。斗拱构件由于采用榫卯连接,所以本身结构较为复杂,具有较多种类。按照其在建筑中使用部位的不同,斗拱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以及平座斗拱。同时,不同的朝代对斗拱构造具有不同称呼,如宋朝《营造法式》中将其称之为铺作;而清工部的《工程做法》称其为斗科[2]。
2装饰之美——斗拱在近现代的应用
2.1 从建筑构件到建筑概念
从古代的建筑结构构件到近现代的装饰构件,斗拱始终以其完整的结构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借鉴石结构中斗拱装饰性的应用方式,可以提取斗拱的形象之美,在当今的材料和技术下,以现代的构成方式重新应用。这种应用,最广为人知的当属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被命名为“东方之冠”的中国国家馆,其建筑外立面的造型与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斗拱层层出挑的造型极为相似,但事实上二者的结构完全不同。“国家馆的构成方式吸取了中国传统城市的营建法则、构成肌理以及中国传统建筑的屋架体系、斗拱造型的特点,以纵横穿插的现代立体构成手法生成一个逻辑清晰、结构严密、层层悬挑,以2.7米为模数的三维立体空间造型体系。”
中国馆没有使用斗拱相互穿插依托的梁、拱、契等部件,而是用立体构成手法对斗拱这一传统建筑元素进行了创新性演绎,在保留斗拱的外观特色的同时,大大简化了斗拱结构的繁复度,使其更适合现代建筑语言环境。中国馆选择层层出挑的斗拱样式,与其说是看中其独特的形式之美,不如说是看中了支撑着斗拱形式之美的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在这里,斗拱不再是具体的结构,而是一个代表了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的符号。
2.2 从建筑物到装饰物
除了在建筑物外观上借用斗拱的结构、形象,将斗拱从建筑中独立出来,单独呈现其结构之美,也是斗拱的一种新的应用途径。借助于雕塑这一艺术表现手法,既可以将斗拱层层叠叠的结构写实性地表现出来,也可以提取斗拱内在文脉予以变化后表达抽象的意境。将斗拱结构简化、演化后,借用不同的材质,生成不同造型的雕塑作品,可以用于城市美化,也可用于园林、庭院小品等,通过更多的途径让人们感受斗拱之美[3]。
3结束语
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它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不仅是土木结合的建筑体,更是建筑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脉的直观表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现,也是人們情感的依托,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自信,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建筑理念的改变,斗拱不仅不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还将在未来再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王其钧.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79.
[2] 赵彬,吴杰.武汉大学近代历史建筑营造技术研究[J].华中建筑,2013(3):114-121.
[3] 隈研吾.场所原论:建筑如何与场所契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