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围手术期护理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
2020-12-15方双英
方双英
厦门市儿童医院骨科,福建厦门 361004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在临床上也被称之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属于儿科中高发性的先天性畸形疾病,该病症多由小儿关节囊、髋臼、韧带、股骨头以及肌肉组织等先天性发育异常而致使其关节松弛, 进而导致髋关节处于脱位或半脱位所致[1],女性患有该病症的几率明显大于男性, 以左侧脱位多为常见, 胎儿宫内位置异常、 遗传因素以及髋关节过于屈曲等属于引起该病症的主要因素[2]。 手术为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病症的主要性手段, 尽早接受手术治疗可降低患儿残疾机率,由于手术治疗创伤性较大,加之患儿年龄较小,配合度较低,致使围手术期存在有一定的护理风险[3],基于此, 该文对该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期间就诊的80 例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进行围手术期护理风险的探讨,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80 例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 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 例,已排除手术禁忌证; 合并严重性脏器功能疾病及其他骨科疾病的患儿[4]。 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5:25,平均年龄为(2.6±0.8)岁;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16:24,平均年龄为(2.9±0.6)岁;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已征得家属同意,且所选病例已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 即围绕手术实施流程为患儿提供相应护理服务,包括有术前检查,术中密切配合以及术后病情监测及康复指导等, 研究组患儿先进行护理风险评估,而针对性实施护理策略:①牵引潜在风险及护理: 术前先对患儿进行股骨髁上骨牵引操作,以对其挛缩肌肉进行放松,使股骨头下降至髋臼水平,以此为复位手术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由于该病症患儿易活泼活动, 若未做好牵引装置的安全工作,不仅达不到应有的牵引效果,且易诱发不良护理风险事件,因此,在实施牵引治疗前,护理人员应向家属详细讲解牵引中的重要性,以取得家属积极配合,并需在治疗前及治疗途中多次对牵引装置安全性进行检查,保障牵引力与反牵引力之间的平衡性[4]。 ②病情潜在风险及护理:手术治疗需对患儿行全身麻醉,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术后患儿易出现高血压、颤动及呼吸急促等不良症状,因此,护理人员术后应为患儿去枕平卧,将其头部偏向于一侧,以保持呼吸道畅通性,加强对其心电图情况的监测,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5]。 ③康复锻炼潜在风险及护理: 术后康复锻炼为一项重要的护理环节,其也是最容易发生护理风险的环节之一,手术治疗会不同程度的对患儿骨头软骨面及髋臼造成一定的损伤, 且会在关节囊修整环节中易出现组织增生性粘连现象,致使影响患儿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增加关节僵硬机率。 患儿年龄较小,主动进行锻炼活动的积极性较低, 护理人员应告知家属进行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与锻炼期间潜在的风险, 并科学合理的展开术后阶段性康复锻炼,术后3~7 d,引导患儿进行趾背伸运动及股四头肌收缩运动,训练2 次/d,30 min/次左右;术毕7 d 后引导患儿进行上身靠坐,并逐渐过渡为直立靠起,待拆线后可完全坐起;术后3 周,若患儿屈髋无法呈现出90°角度时,可将外展石膏拆除,在CPM 机上放置患肢,使之进行被动的屈髋运动[6]。 ④石膏固定潜在风险及护理: 石膏变形或松紧度不适宜均会影响患儿患肢恢复,术后应采取箭式或蛙式体位,石膏是从髋部固定至脚踝关节,其存在的目的在于固定功能位,保护突骨处软组织及预防血液循环障碍, 应保持石膏的干燥与清洁,适度调整石膏绷带松紧度,以免影响患儿呼吸。 ⑤皮肤潜在风险及护理:长期处于制动位患儿皮肤血流循环性会减弱, 致使其出现压疮等不良并发症的几率较高。 加强对患儿术后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血循环等指标的观察, 定时关注手术切口引流及渗血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保持患肢皮肤清洁干燥性,可定时对其长时间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预防压疮。 ⑥安全管理:该病症患儿大多神经功能发育不完全,吞咽功能及防御反射功能不完善,应告知家属在给患儿喂食时控制好喂食速度及喂食量,避免造成误吸。为避免患儿出现意外受伤现象, 应妥善保管刀叉及热水瓶等物品, 若其行走不稳, 应叮嘱家属进行保护行走,以免发生跌倒风险。 ⑦出院指导:术后1 个月借助于X 线对患儿进行复查,若其截骨面发育良好,即可进行臀部肌肉训练及屈髋弯腰训练,2 次/d,15 min/次左右。术后1.5 月即可对石膏进行拆除,叮嘱家属引导患儿在床边坐立,而后进行反复抬腿训练15 min,每隔3 h 训练1 次,切不可过早鼓励患儿进行站立活动,以免造成髋臼脱落及钢板断裂,造成手术失败。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有家属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及复位成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计算数据,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及计算方式为: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2.2 并发症发生率及复位成功率比较
研究组患儿出现并发症几率的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复位成功率的100.00%虽然高于对照组的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位成功率比较[n(%)]
3 讨论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属于儿科中常见先天性畸形病症, 对于新生儿及婴儿来说, 其临床症状表现并不明显,致使并不能引起家属的关注,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现该病症患儿的行走时间明显晚于正常儿童, 而对于已经行走的患儿来说,其步态多呈鸭行步态。 原发性髋臼发育不良、机械因素、一床因素及内分泌所诱发关节松弛均可导致该病症的产生, 患有该病症后不仅易诱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以及关节僵硬等不良并发症,且会造成关节功能缺陷, 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一定的打击,降低其整体生活质量。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病症危害性较大,当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症的主要原则为尽早诊疗, 患儿一旦病情确诊后, 若尽早接受治疗将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机率,反之,年龄越大,治疗效果越差。 当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症的常见方式包括有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类型,与保守治疗相比,手术治疗所产生效果更加显著, 临床医师将结合不同患儿的实际病情来为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来说, 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服务质量将关于其手术治疗效果,该研究中,在常规护理工作中融入了护理风险评估, 这就需要护理人员结合风险评估结果来针对性的在围手术期为患儿提供更加人性化及专业化的护理活动,以综合性提升护理效果。 经大量临床经验显示[7],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特点多呈现为:家属焦虑不安;患儿对陌生环境及治疗存在排斥心理;麻醉诱导不利于术后病情转归;术后功能康复塑形不科学等。 上述护理特点均将提高围手术期护理风险,影响手术治疗及预后效果。 在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注重风险评估时, 护理人员需在术前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工作,以取得家属积极配合,术后应尽早引导患儿开展功能康复训练, 由于该病症术后恢复之间较长,护理人员应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鼓励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治疗及护理工作, 以提高护理效果,缩短患儿恢复时间。 以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展开护理工作将进一步提高护理操作的专业性及细致性,改进常规护理缺陷,提高手术复位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改善预后。 同时,此护理模式将预见性的为患儿展开护理服务, 这将有利于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活动时充分的考虑到患儿及家属因素,降低护理难度,提高护理专业性。 此外,此护理模式还将利于营造良好医患氛围,增强家属对本院护理工作的认同感及满意度,提升医院地区性竞争力。 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出现并发症几率的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研究组患儿复位成功率的100.00%虽然高于对照组的95.00%(P>0.05), 说明与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相比, 护理风险评估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几率, 且家属对该护理模式满意度十分满意,该次研究下,研究组患儿的复位成功率100%与乔邢星[8]在其文献中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的复位成功率100%相同,证实此次研究有一定的可行性。
需注意的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以下特点:患儿会因为陌生的治疗环境而出现恐惧心理,并以啼哭等方式来表现出不配合治疗的现象, 致使影响护理效果,因此,为保障护理风险评估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护理人员应为患儿提供一定的心理疏导,以温柔的语气与其进行沟通,并多对其进行鼓励,为其提供护理服务时可叫患儿乳名,以拉近医患距离,促使患儿积极面对治疗,并可为其营造良好治疗环境氛围,以降低其对简单治疗环境的恐惧感。 另外,家属协助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 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家属的宣教工作, 告知其患儿潜在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并要求其协助护理人员完成相关护理操作,由于本次研究时间有限,研究对象选取范围较窄、选取数量较少,致使此次研究参考价值有一定的局限性,望以后研究可改善这些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 护理风险评估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保障手术预后效果, 且家属十分认可此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