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下气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气管狭窄的临床分析
2020-12-15庆晓峰
庆晓峰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麻醉科,江苏南京 211100
气管狭窄患者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者可能因窒息致死亡,属于临床较为严重的急重症。 目前治疗方法以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两种使用频率最高,但是,对于因恶性肿瘤所致的气管狭窄患者来讲,无法实施气管切开手术,因而,气管支架植入术就成为主要治疗措施[1]。 那么,麻醉方案的选择就成为了需重点探究的内容。 单纯采取局部麻醉尽管能够满足置入气管支架的需求,但容易造成呛咳、出血等问题,特别当置入支架不当后,调整支架角度会增加患者的痛楚及恐惧,耐受性较差,甚至可能诱发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等。 近几年, 全麻药物运用于临床支架植入手术的频率越来越多,效果良好[2-3]。该文以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该院收治60 例接受气管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恶性气管狭窄患者为例,分析麻醉具体方案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便利抽选期间于该院诊断罹患恶性气管狭窄需接受气管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60 例,随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共计患者30 例,包含男20 例,女10 例;年龄最低者为60 岁,最高者为85 岁,中位年龄(66.3±1.2)岁;其中11 例罹患肺癌,9 例罹患食管癌,3例罹患甲状腺肿瘤,7 例罹患纵隔肿瘤。 观察组共计患者30 例,包含男22 例,女8 例;年龄最低者为61 岁,最高者为84 岁,中位年龄(66.2±1.1)岁;其中12 例罹患肺癌,8 例罹患食管癌,4 例罹患甲状腺肿瘤,6 例罹患纵隔肿瘤。 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大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研究所需吻合。另外,该次研究均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经伦理委员会审批许可。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 并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进行无痛气管镜检查, 后开展全静脉麻醉诱导下的气管支架植入手术治疗。 对照组则直接给予全静脉麻醉诱导下的支架植入手术, 术前不开展气管镜检查操作。在手术前1 d 均需告知两组患者开展8 h 禁食、4 h 禁饮,并开展针对全麻支架植入手术的宣教, 观察组患者还需进行无痛气管镜检查的宣教,同时需准备相关麻醉药物和设备。 具体麻醉方法如下:
1.2.1 无痛气管镜检查麻醉方法 麻醉开始前针对气管镜插管困难情况进行评估,具体采用Mallampati 分级进行判断, 等级越高说明插管难度越高, 需给予软化处理,同时检测其心肺功能等指标。 先试用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20023777;浓度为2%,规格:5 mL/支)雾化吸入治疗进行麻醉诱导,剂量为3~5 mL。然后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无痛麻醉,其中右美托咪定(国药准字H20133331;规格:200 μg/支)剂量为0.5 μg/kg,采用微量泵给药,给药时间为10 min;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200;规格:1 mg/支)剂量为0.1~0.2 μg/(kg·min),缓慢静脉泵注即可[4]。
1.2.2 全静脉麻醉诱导方法 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选择半卧位进行麻醉诱导,在上肢静脉处开通静脉通路,同时监控其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数据,通过面罩方式进行人工给氧。 通过静脉通路直接为患者注射麻醉药物, 分别为枸橼酸芬太尼 (国药准字H2011 3507;规格:0.1 mg/2 mL)剂量为1~2 μg/kg、盐酸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200;规格:1 mg/支)剂量为0.4~0.8 μg/kg、丙泊酚(国药准字H20051842;规格:1%的10 mL/支) 剂量为1.5 mg/kg、 苯磺酸顺阿曲库铵 (国药准字H20061298;规格:10 mg/支)剂量为0.15 mg/kg。 给药后观察患者的意识反应, 待意识完全消失后将体位更改为平卧位,继续使用面罩给氧。 同时,在手术过程中需持续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性麻醉, 剂量分别为4~8 mg/(kg·h)和10~15 μg/(kg·h),采用持续性微泵给药[5]。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麻醉前, 手术过程中及患者清醒后监测其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包括:心率、收缩压、舒张压。 利用MALLAMPATI 分级标准[6]评测两组患者清醒麻醉下气道质量,分为I~IV 级,其中III 级、IV 级属于插管困难。记录各组患者全麻药物使用剂量及清醒用时, 对比差异情况。
1.4 统计方法
整理研究所需数据录入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内予以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生理指标变化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生理指标变化对比()
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心率(次/min)麻醉前 手术中 清醒后收缩压(mmHg)麻醉前 手术中 清醒后85.67±10.05 85.66±10.04 0.004>0.05 79.23±6.75 70.19±6.74 5.191<0.05 82.02±5.85 81.99±5.86 0.020>0.05 122.43±7.57 122.45±7.56 0.010>0.05 116.58±6.06 109.75±6.07 4.362<0.05 120.94±8.03 121.47±8.05 0.255>0.05舒张压(mmHg)麻醉前 手术中 清醒后85.14±3.98 85.15±3.99 0.010>0.05 79.34±4.02 71.48±4.01 7.582<0.05 82.47±3.05 82.46±3.06 0.013>0.05
2 结果
2.1 患者生理指标变化
两组患者于麻醉前、 清醒后相应生理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麻醉后,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均出现下降趋势, 观察组患者相应指标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气道质量评测
观察组患者清醒麻醉阶段气道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气道质量评测对比[n(%)]
2.3 全麻药物使用剂量、清醒时间记录
观察组全麻药物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患者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全麻药物使用剂量、清醒时间记录对比()
表3 两组患者全麻药物使用剂量、清醒时间记录对比()
组别全麻药物使用剂量(mL) 清醒时间(min)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100.58±14.05 142.24±14.06 11.480<0.05 4.76±1.15 10.15±1.16 18.074<0.05
3 讨论
上呼吸道、 胸腔等接近气道的肿瘤类疾病在发病阶段很容易引发气道狭窄病变, 严重时则会导致恶性呼吸困难症状, 导致各类患者无法接受外科手术对肿瘤进行切除, 使得病情延误, 进而诱发一系列相关病症,对其生命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 目前针对该类症状可采用气管支架植入手术进行改善, 其中支架的材质为镍钛类记忆合金,拥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支撑力,植入后可快速膨胀,使得狭窄的气道得以恢复畅通,为外科手术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 但在支架植入手术时需要采取全身麻醉干预, 而麻醉药物剂量的掌控直接影响着手术效果和患者病情。 如麻醉药物剂量过高,就可能引发心肺、循环等功能障碍,还可能引发恶心呕吐、躁动、 应激性呛咳等不良反应, 严重影响支架的植入操作。 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其气道敏感性更高,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更低, 加之此类群体各脏器功能均处于减退状态,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高,也就使得麻醉药物剂量的掌控更加困难。 因此,在全麻前可选择插入气管镜的方式对气道进行观察, 该操作以清醒麻醉(局部麻醉)为基础,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相对较少,目标仅为气管镜插入时无不适感即可, 也就降低了早期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 同时,可借助气管镜直接对气道的变化进行观察, 确定不同麻醉剂量诱导下气道的变化情况,为麻醉师的操作提供了最直观的参考数据,有效降低后期维持全麻状态的药物剂量, 也降低了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保证气管支架植入手术的耐受性[7]。
该次研究结果指出,观察组患者术中心率(79.23±6.75)次/min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该结果与高燕等[8]发表文章结果心率(78.45±3.23)次/min 高于对照组(70.05±3.24)次/min 相一致。
综上所述, 针对恶性气管狭窄患者在接受气管支架植入术治疗前, 采取无痛局麻联合全麻的方式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提高麻醉后患者气道质量,缩减全麻药物用量,安全性更高,更适用于中老年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