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建筑师莫钧涛和钟敬之在陕北的重要作品研究
2020-12-15吴蔚吴农
吴 蔚 吴 农
(1.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2.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1 概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陕甘宁边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壮大,边区政府急需修建一些如大礼堂、办公建筑、银行大楼、医院等新型大型公建,以满足当时的社会需求。这些新型公建无论在功能要求、平面布局、建筑形式和技术等方面,都与我国传统建筑有很大差别,陕北当地的传统匠人显然无法胜任,急需一批有新思想和敢于创新的新型建筑人才。
尽管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吸引了无数知识分子和有志青年学生踊跃前往,但却很少有受过正规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建筑师。在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和背景下,这些具有新思想的热血青年,他们或者是对建筑设计与营造技术非常感兴趣,或者是受过相关领域的教育或熏陶,凭着对党和人民的奉献精神,推陈出新、因地制宜的设计出许多杰出的建筑作品,也造就了一代红色建筑师。本文将着重介绍莫钧涛和钟敬之这两位红色建筑师,及其代表建筑的重要作品陕甘宁边区银行大楼和杨家岭中央大礼堂。
2 莫钧涛与陕甘宁边区银行大楼
莫钧涛(1905年—1968年),1905年10月19日出生于湖北省汉口市一个穷苦店员家庭,为了生计,12岁就辍学开始做童工,后来上井冈山当了红军,战争中失去右手,解放后到国家银行工作。虽然他只有小学文化,没有学过一天建筑学,但他思维敏捷,善于学习,长征胜利后,他奉命到西安“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工作,在工作期间接触到几位具有爱国思想的建筑师,他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向这几位建筑师求教。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三年多时间里,他从看设计图学起,通过刻苦自学,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建筑知识,为后来设计陕甘宁边区银行大楼打下了基础。
据李银芬发表在《中国城市金融》2014年04期的文章“莫钧涛:童工出身的银行家”中提到,中央边区政府在1940年决定兴建陕甘宁边区银行大楼,莫钧涛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一任务。他用右残臂扶着纸,靠左手画图纸,通宵达旦地不停工作,并就大楼的草图和设计图与有关同志进行探讨,进行一次次的修改。在设计图定稿前,莫钧涛经林伯渠批准,还专门化装成商人,带着图纸秘密去西安找到几位设计师,其中还包括一位留学美国的建筑师,咨询他们的意见。几位专业建筑师一致认为该设计相当完美,只提了少量修改意见。
延安属于黄土高原沟壑地区,地势多为起伏不平的山地,少平地。边区银行大楼现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南关市场沟,莫钧涛巧妙的利用当地地形和山势,让整个建筑紧贴后面山坡,沿山势前后微微错开,将一个长直的平板建筑打破成为主体和附体建筑两部分。这样布置显得整个建筑灵活自然,错落有致,与周围山势相互应和。山坡前的平坦场地则被留作为楼前广场,将当地珍惜的平坦用地留给城市,以供当地群众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这种为城市创造公共空间的做法,是一种直到今天还被推崇的前沿建筑思想。
银行主体建筑背靠较高山坡,开创性地采用当地传统的锢窑技术,修建成石木结构的两层银行建筑。一层建有9孔大窑洞,用于营业,窑洞与窑洞互相贯通,前面设穿廊,楼内两侧各设有一个石阶楼梯,通往二楼的办公用房,这样设计既解决了第一层营业厅人员的集散问题,同时利用山坡的自然高差,使二层平面直接与楼后山坡地坪连接,可直接通到职工生活区。在立面处理上,是通过壁柱和腰线将立面竖向划分成上下两段,横向分为九段,坡屋顶四周做女儿墙,主入口上方做砖砌的实心阶梯状女儿墙,两侧为透空的小拱券,虚实对比强烈,窗洞口采用拱券形式,柱头和腰线的线脚简洁明快(见图1,图2),建筑造型气势雄伟、舒展大方。
1941年11月7日,陕甘宁边区银行大楼落成并投入使用,时任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应邀出席落成典礼。此后,陕甘宁边区银行大楼形象被用作陕甘宁边区发行货币的票面图样,这足以证明此建筑设计作品的出色。1954年,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位建筑专家在考察了边区银行大楼之后,对莫钧涛的设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3 钟敬之与延安中央大礼堂
钟敬之(1910年—1998年),1910年5月5日出生于浙江嵊县甘霖镇,曾就读于上海劳动大学,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从事美术和戏剧舞台美术工作,1938年初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任舞台美术教员,因为舞台美术创作的需要,他对建筑产生了兴趣,做过一些学习和研究。由于当时延安急缺建筑专业人才,他有机会参与到当时的一些公共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工作中。如1941年,钟敬之和杨作材、张协和等三人一起组成了杨家岭中央大礼堂的设计小组,钟敬之主要负责建筑艺术设计方面的工作。
在这之前,为了教学的需要,钟敬之参与翻译了一部苏联学者介绍西方当代艺术的著作《烂熟时期的资本主义艺术》,该书中有相当的篇幅介绍以德国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建筑设计思想,包豪斯注重建筑的工艺性和功能性,主张建筑风格简洁、实用,这都直接影响了钟敬之对中央大礼堂的设计构思。包括延安中央大礼堂的平面为一纵一横的两个长方体相连,构成简洁的平屋顶建筑主体(后因结构的原因,建筑主体之外增加了一些较矮的辅助功能用房,平屋顶在后来的维修中也改为坡屋顶),建筑的正立面由横卧的长方形礼堂主体和较高的直立的长方形门厅组成,窗户均为竖长方形,仅在门厅入口处上方开一个圆形的窗洞,整个建筑简洁明快。
根据张晓珍在《北京电影学报》2012年第五期发表的文章“钟敬之与延安中央大礼堂的设计和建造”中的描述:钟敬之接受为礼堂进行内部装饰设计和布置党的“七大”会场的任务,他在拱形的舞台口设计了一条标语,写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下面正中挂了个自己制作的圆形马恩列斯浮雕像。舞台中央是画家王式廓画的毛泽东朱德侧面像,两边仿照《列宁在1918》电影里的大会主席台设计,每侧斜插着三面党旗。这样的主席台设计思路也成了后来会场设计的一种模式。特别让钟敬之得意的是礼堂侧墙上装饰的红旗。他觉得拱形承重墙如果不装饰会强化向内的压迫感,需要有些装饰把线条打破。他从当时流行的伸出食指和中指表示胜利的手势出发,又借鉴了中国传统戏剧中强调武将英姿的“靠旗”,设计了象征英勇和胜利的V型组旗放在拱形承重墙的内侧,成了独具特色的装饰(见图3,图4)。
4 结语
从本文可以看出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特殊的时代造就一代极为特殊的红色建筑师群体,其中比较突出的代表人物就有杨作材、莫钧涛、钟敬之、张协和、毛之江等。这些年轻的建筑设计者,大都没有接受过专业建筑设计学习和训练,但凭着自身对中国革命事业的信仰,对建筑工作的热爱,往往通过自学和摸索研究,掌握相当多的建筑学知识并达到相当高的设计水平。
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往往缺乏资金、建筑材料、施工设备和必要的建造技术,黄土高原地区沟壑起伏,很难找到一块平整土地。因此实际的建造活动中,这些年轻的设计人员往往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反复推敲,克服种种困难。通过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继承和发扬当地传统建筑技术,推陈出新,成功地设计和建造了一个个优秀的建筑作品。其中杨作材、张协和、钟敬之合作设计的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入选2004年中华百年建筑经典,而莫钧涛设计的陕甘宁边区银行大楼曾被用作边币(陕甘宁边区发行的货币)的票面图形。虽然这些建筑规模有限,但时代特征极为鲜明,成为我党革命事业的最佳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