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儿童绘本,拓展美术教学资源
2020-12-15陆茜茜江苏南通市通州区五接小学
陆茜茜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五接小学)
儿童绘本将图画作为主体,结合文字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和图画完美融合,强调图画的连贯性和节奏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儿童本位展开教学,要将学生的认知发展作为教学的中心,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选择教学策略,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合理拓展美术教学资源,将儿童绘本引入教学中,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天性,也符合《美术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创造力提出的要求,能促使学生全面提升美术核心素养。
一、临摹,解读结构关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绘本临摹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在学生原本掌握绘画技能的基础上,发展其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但是不少教师错误地将临摹绘画理解成“照样”画画,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将绘本引入小学美术创作中,引导学生观察绘本中的图片,解读画面中的结构关系,思考作者为何如此构思作品,然后再借鉴利用,尝试创作出自己的画作。这样的临摹作品基于原作,但是又高于原作,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学习“爸爸妈妈”时,教师鼓励学生阅读《我爸爸》等绘本作品,并截取其中的图片,分析其结构特点。例如选择“他可以从月亮上跳过去”这则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结构特点。学生首先注意到爸爸飞跃的形象,然后发现在他的下方有很多事物,如月亮、楼房、小狗,等等,图片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爸爸能跳得很高。教师要求学生尝试临摹这幅图片,并思考能否将其中的某些内容稍做修改,更好地展现出爸爸的能力很强。如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画面上的房子都是矮小的房子,我决定将它们改成高楼大厦,这样就能更好地展现爸爸的能力。”还有学生提出:“画面上画的是小狗站立的样子,我想改成小狗抬头仰望爸爸,跳起来想要追赶爸爸,却没有成功,这样就能通过对比展现爸爸非常厉害。”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鼓励学生在临摹的时候尝试将想法融入进去,对图片进行创造性修改。
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绘本图片的结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将原作中的某些事物替换成其他物品展开创作,也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调整某些事物的位置,促使学生深入了解画面的结构关系,为自主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添画,发展创新思维
添画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原绘本中选择一幅图画,观察图画中的内容,理解其讲述了怎样的事情,然后在该图片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作,在合适的位置添加某些事物,使得画面变得更加丰满。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更好地把握绘本的语言形式,并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看看彼此有什么创新的想法,这样能让学生相互启迪,提升美术技能和丰富创作的体验。
在学习创作“画人物”时,教师推荐学生阅读绘本《高个子和矮个子》,观察一下图片中的人物形象,着重思考作品如何展现高个子和矮个子的反差,让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如有学生发现:“卡勒是非常善良的小兔子,但是它实在太高了,所以洗澡的时候只能坐在浴盆里,却不能躺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大家看,在画面中添加了浴盆这个小道具后就能很好地展现出人物高大的形象。那么,你对此是否也有一些独特的想法呢?如果要你尝试画出高大的人物,你会如何去画呢?”教师给学生分发印着卡勒的图片,要求他们采用添画的方式,在上面添加其他事物,展现出卡勒的高大。如有学生画了一些矮小的人物,他们只能仰着头看着卡勒;还有的学生画了高大的电线杆,它们和卡勒差不多高。学生通过添画,用夸张的方式展现了人物的高大,体现了自己的创意。
在开展添画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作品中的留白处,看看是否能添加什么别的事物。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主要人物,看看能否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添加一些细节,更好地展现人物性格特点。这些方法能让添画活动变得更多元化,有助于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补充,体验留白艺术
由于绘本作品中常常有不少留白,所以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围绕这些地方展开补白活动。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结合绘本内容思考作品中隐藏的情节是什么,然后在脑海中再现这些情境,并通过绘画的方式将其展示出来。在这样的创作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他们对绘本故事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在学习“寓言和神话”时,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九色鹿》等精彩的寓言、神话类绘本故事,并鼓励他们围绕作品中的留白处展开创作。“《九色鹿》是中国传统神话,它很好地展现了九色鹿的高大形象。作品中提到当有人遇到危险,九色鹿会像一道光一样冲过去,你能想象一下这里的留白处隐藏了怎样的内容吗?尝试将你的想法补充出来吧。”学生围绕九色鹿的形象展开想象,他们认为九色鹿如此善良,必然会选择去营救遇难者,于是便围绕各种营救的场景展开补白。如有学生画了九色鹿营救落水者的场景,并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九色鹿上次救了一个落水者,反而被出卖,但是它如此善良,再次遇到同样的情况时,它还是丝毫不会犹豫,仍然会出手相救。”学生在补白的过程中展现了自己对人物的认识,很好地展现了九色鹿善良、纯真、崇高的形象特征,受到了真善美的熏陶。
在补充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尝试围绕绘本情节展开多层次的思考,这样他们就能拓展对世界的认识,强化自己的空间认知能力。同时,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时候也会细致入微,能创作出更灵动的美术作品。
四、想象,突出个性认知
小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所以在教学中要利用他们的这个特点,组织其展开丰富的想象活动。首先要求学生在不阅读文字的基础上观察绘本中的图片,揣摩其中的内容,然后产生个性化的认知,根据自己的理解续写绘本故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将整个故事讲述完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围绕故事进行重新创作,画出自己想象的世界。
学习“梦中的远航”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绘本《让我们扬帆远航》,并结合作品中的内容展开想象,将自己对远航的认知画入作品。“小鸭子建议去远航,得到了大鸭子的同意,他们进入了大海之后才知道,海洋广阔无边,根本就看不到陆地的影子,这时候它们该怎么办呢?”教师让学生在读到此处时不要继续阅读,而是展开想象构思一下故事的发展状况,并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不同的学生想法各有不同,如有的学生借鉴了“神笔马良”的情节,画了“大鸭子拿出了神笔画出了陆地,它和小鸭子一起去陆地玩耍。”还有的学生画“大鸭子和小鸭子遇到了鲸鱼,将鲸鱼的背当成了陆地。”还有的学生画“它们遇到了善良的海豚给它们引路。”在学生各自完成创作后,教师引导其继续阅读原绘本,对比分析,看看原作和自己的构想有什么不同之处。
绘本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对学生的语言、想象、思维、情感、交际等方面能力的提升都有一定的帮助。教师要鼓励学生观察画面,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在尝试想象创作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了发展。
五、创作,强化重构意识
在阅读绘本故事时,不少学生都感到十分有趣,想要主动创作绘本。此时教师要积极鼓励他们展开创作活动,鼓励其围绕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进行联想,尝试重构故事情节,将自己的现实生活融入进去,画出具有生活气息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重构意识得到了增强。
学习创作“老师和同学”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同桌的阿达》等绘本故事,并说说自己想如何创作和同桌有关的作品。“大家看一下封面,小女孩的脸上多委屈啊,她的同桌是一只大恐龙,只给她留了一丁点的座位,还说要打她。那么,你心目中的同桌是什么样子的呢?能否尝试创作一下呢?”学生结合绘本内容展开自主创作,他们尝试将同桌想象成某种小动物,然后展现出与之有关的情节。如有学生认为自己的同桌十分善良,而且学习成绩很好,总是会帮助自己,于是就将其画成了戴着博士帽的小兔子,兔子象征性格温顺,十分善良,博士帽则象征其非常聪明。教师鼓励学生交流各自的作品,看看对自己有什么启迪,然后展开二次创作,将有新意的想法融入作品中来完善作品。
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积极交流,每个学生都可以畅谈自己对重构故事的想法,这样就能激发其发散思维能力,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创作交流、绘画接龙等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投入美术创作活动中。
《美术课程标准》认为美术学科要和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关联,促进学科之间的知识贯通,构筑更高效的知识网络。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单纯教授美术知识无法满足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教师要将儿童绘本等各种资源引入教学中,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低、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差等问题,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其独立创作美术作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