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能抛弃“批评”
2020-12-15刘保团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刘保团 (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目前,我国部分学校对中小学生的管理功能弱化,有的学生不服教师和学校的管理,直接顶撞教师,个别学生和家长甚至对管教学生的老师大打出手,等等。这些现象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师和学校不愿意或者是根本就不敢管学生。学生犯了错误,有的教师和班主任能放任就放任,能不管就不管,认为只要班级或课堂上不出大的乱子,表面上过得去就行了,这种现象目前来看不算少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非常复杂的,但一旦出现这样的现象,社会上往往是教师和学校管理不当、教育学生的方式不合理等诸如此类的认识。
作为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笔者并不完全否认这样的观点,也可能有这方面的因素,但只是由于教师和学校的管理方式造成的吗?这和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评判没有关系吗?教师渐渐成为弱势群体难道没有家长和社会的责任吗?事实上,不论何种原因,出现这种现象,我们的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家长都应积极面对并且认真反思这一问题,因为这是关系到培养我们的后代,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大问题。
“教师”这一职业,根本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应既教给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也要教给学生学会做人,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师要让学生成才,更应让学生成人,而且只有成人,才能真正成才,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人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尤其是还未成年的孩子。犯了错误并不可怕,怕的是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下次仍犯类似的错误甚至犯更严重的错误。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没有人管,没有人去及时疏导和纠正,那么小错就可能会进一步铸成大错。而教师不愿意管或不敢管学生的直接后果就可能导致学生犯更严重的错误,这样的后果将会严重影响我们对学生教育的效果,甚至导致我们教育的整体失败,这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教师要培养学生成人,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不能仅给学生鼓励和赞赏,也要对学生进行批评,包括一定的处罚(不是体罚)。记得某段时间曾经讨论过是教师的“批评权”问题,笔者认为,既然是教师,自然就应该有对学生的“批评权”,试想:如果教师连批评学生的权力都没有了,都不能教育自己所教的学生了,那教师还是教师吗?
教育没有批评是不完整的,抛弃批评的教育更是不科学的。中小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如果教师只去教书,不去育人,那么这种教育是有缺陷的教育,是一种失败的教育。我们推崇激励教育、赏识教育、愉快教育等,但也不能缺少“批评教育”。我们呼吁学校、社会及家长等给教育工作者的“批评”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多一点支持,为教育工作者主动积极地行使“批评权”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当然,教育工作者本身也必须正确地履行职责,批评学生要运用恰当的、科学的方法,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切不可滥用手中的“批评权”,更不能借“批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因为任何批评教育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以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关爱为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