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新品种与新技术对其现代绿色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2020-12-15黄静玮屈会娟沈学善

贵州农业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马铃薯绿色

黄静玮, 屈会娟, 沈学善*

(1.成都大学 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6; 2.农业农村部重点加工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106; 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6)

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以绿色马铃薯生产技术为标准,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载体,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导的马铃薯绿色农产品及加工制品的产业化体系[1]。在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市场消费需求对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供给侧提出了新的需求,现阶段我国马铃薯产业已出现阶段性过剩,中国农业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马铃薯产品消费市场正在发生新变化,现代绿色农业对马铃薯产业有了新的需求,新品种、新技术作为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最重要的科技支撑要素也需要作相应调整,需通过更有活力的创新转化机制促进马铃薯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鉴于此,以近10年四川省薯类创新团队项目运行总结为基础资料,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根据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主要特征及技术创新措施,分析新品种、新技术对马铃薯绿色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推进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马铃薯绿色产业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客观要求

1.1 马铃薯产业应由数量型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

1999-2019年,经过20 a的快速发展,我国马铃薯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 758.07万hm2,总产量为1 798.37万t,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5%,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增长,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绿色食品供给、推进精准脱贫、促进农民增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2]。但是,从我国马铃薯产业增产的要素分析,种植面积的扩大占突出地位,整体评估我国马铃薯产业属于外延式的粗放型增长[1]。据联合国FAO数据,1969-2014年世界马铃薯总产量增加41.1%,种植面积降低13.8%,马铃薯总产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单产的增加。2014年世界马铃薯的平均单产为20 t/hm2,种植面积为1 909.8万hm2,总产量达3.8亿t[3]。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和消费国,1999-2013年,马铃薯总产量增加108.9%,种植面积扩大82.1%,单产仅提高14.8%;全世界马铃薯平均单产提高18.2%,非洲单产提高33.0%,亚洲单产提高25.2%,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平均单产分别提高19.0%、24.6%、33.6%和27.4%。同期相比,我国马铃薯单产提高最少[4]。

可见,发达国家马铃薯增产是通过提高单产,属于内涵式增长方式。我国是外延式增长方式,提高总产量主要靠扩大种植面积。这种外延式的粗放型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对我国马铃薯产业的负面影响正逐步显现。近10年投资回报率逐年下降,2003年马铃薯成本利润率达127.0%,但到2011年其成本利润率只有23.3%,与此同时,马铃薯生产成本不断攀升。近10年人工成本年增长率达23.95%,土地成本年均增长19.47%,生产直接费用年均增长6.49%。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由于马铃薯大宗普通商品生产总量快速增长,出现阶段性过剩。2013年中国人均马铃薯生产量达67.76 kg,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6.70%,人均马铃薯消费达62 kg,较世界人均消费高14.81%[5]。我国市场以鲜食消费为主,加工比例偏低,加工消化的马铃薯原料少,产业链条偏短。马铃薯人均消费增速递减,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剧烈,“薯贱伤农”常有发生[6]。破解这些难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马铃薯产业源头抓起,在保持面积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将提质增效作为重中之重,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

1.2 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应着重于中高端加工制品的发展

在经济不发达阶段,农产品供不应求,马铃薯产业以数量型生产为主,市场消费以低端产品为主导。当经济进入中等发达阶段,农产品市场消费层次上升,以品质价格兼容的中端农产品消费需求为主导。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对农产品需求提高到以加工制品为主的中高端消费阶段,以薯条、薯片为主要制品的马铃薯加工产业快速发展,使马铃薯成为全球快餐业最主要的大众产品。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对马铃薯高端产品的市场需求大幅增加。马铃薯高端产品特点:营养安全、绿色健康、美味时尚,以专用型品种为主,加工类型丰富多样,如多种马铃薯糕点、旅游休闲食品和功能食品等。

现阶段我国马铃薯消费市场需求层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马铃薯中档大众消费仍是主流,与蔬菜相比,马铃薯具有价格较低、销量稳定、耐储藏及烹饪方式多样等特点。同时,薯条、薯片又是快餐业最大的主食制品。总体看,我国马铃薯市场消费处于以质量价格兼容的中端消费阶段。随着我国进入向农业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阶段,对发展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提出了新需求,对我国马铃薯消费市场高端产品提出了更多更丰富的需求。特别是从农产品质量安全考虑,要求马铃薯生产过程中肥料农药使用较少,农药及重金属残留物少。马铃薯丰富的营养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我国市场消费结构升级将拉动马铃薯中高端加工制品消费,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2 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的主要特征

2.1 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

只有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才有可能生产出优质的绿色农产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生产的前提条件,要求生态环境中的土壤、水、空气等基本环境要素达到绿色生产的环境标准,且必须防除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其他因素。与谷类作物相比,马铃薯在节水、节肥、节药和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种植马铃薯有利于环境保护。近年来,四川省许多从事马铃薯生产的新型经营主体把生产基地建在绿水青山的怀抱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四川省马铃薯主产区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利用优良的生态环境打造马铃薯地域知名公共品牌,近年先后申请到多个马铃薯相关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如凉山马铃薯、空山马铃薯、万源马铃薯、曾家山马铃薯、宁南冬季马铃薯、峨边马铃薯等,这些农产品地理标志都来自山清水秀的精准脱贫主战场,为打造马铃薯知名品牌和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

2.2 以绿色生产技术为标准

现代绿色农业强调生产、储藏、物流、加工等各环节都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绿色农产品技术标准实施,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技术标准化势在必行。马铃薯营养丰富,特别是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质元素和人体必需氨基酸,有独特的营养和保健作用,完全可以满足我国广大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从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角度看,在多数情况下,由于生产环境本身就比较符合绿色生产要求,马铃薯达到绿色和有机标准的成本相对于其他作物低。虽然马铃薯本身就是典型的绿色作物,其用水用肥较少,水肥利用效率高,农药使用量少,但要达到马铃薯绿色生产技术标准还需要对马铃薯种薯来源、农业生产资料来源、耕地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生产全过程进行严格管理。

2.3 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导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是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的基础。在超小型农户高度分散和土地高度碎片化的基础上是不可能发展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的。我国马铃薯种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缺乏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较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因而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难度大,互联网等新兴经营方式发展慢。为此,要从新型生产者源头抓起,培育成千上万的新型职业农民和马铃薯新型经营主体。近10年来,四川薯类创新团队科技人员长期活跃在马铃薯主产县,探索了“专家+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模式,如盐源县华刚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凉山州宁南县白鹤滩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通江县空山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等都是科技型合作社先进典型。实践表明,培育以科技为支撑的马铃薯新型经营主体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创新[7]。在发展新型经营主体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科技要素的支撑作用,积极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带领科技成果深入到马铃薯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中,构建和发展以科技为支撑的马铃薯新型经营主体,对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转变马铃薯产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向农村流动,培育现代绿色马铃薯科技产业链,促进马铃薯新型经营主体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等方面的发展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4 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导

在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发展阶段,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对马铃薯产品的优质化、标准化、精深加工化、品牌化等要求越来越高,仅仅靠分散的马铃薯新型经营主体和中小型企业单打独斗,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体系包括绿色生产、贮藏物流、精深加工、市场经营和质量管理等。从产业链的构建需求看,可以组建以大型马铃薯专业化企业为核心的多层级、多样化的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链,包括以大型种薯企业为核心的马铃薯种薯产业链,以绿色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为核心的马铃薯鲜薯生产销售产业链,以大型精深加工企业为核心的马铃薯加工销售产业链等[2]。四川省已培育出一批薯类产业化龙头企业,如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就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薯类加工企业。光友薯业公司创立27年来一直专注马铃薯和甘薯等薯类加工,构建了链接种植基地广大农户和国内外大市场的精深加工产业链。连续9届被国家八部委评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2018年被农业农村部授予马铃薯主食化产业“十大领军企业”、“十大品牌”、“十大休闲食品”等荣誉,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 马铃薯绿色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措施

在外延式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数量型增长为特点的马铃薯产业技术链不可能满足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新需求新变化。面对现代绿色产业的新需求,现阶段马铃薯产业技术存在许多不适应的问题有待研究改进。以四川省为例,现阶段马铃薯产业技术存在6大问题:一是缺乏专用型品种;二是脱毒种薯种苗规模化生产水平较低;三是大田绿色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化需要推广;四是马铃薯主要环节机械化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五是规模化贮藏物流技术和装备条件较差;六是精深加工技术和产品有待高品质多元化发展[8]。必须以现代绿色产业发展为目标重构技术创新链,以马铃薯中高端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市场为主攻目标,着力提升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技术创新链与核心竞争力。要在明确现代绿色产业主攻方向的基础上,以新品种、新技术的关键技术为核心重构现代马铃薯绿色产业技术创新链。为此,需要高度重视以下7个方面。

3.1 以品质育种为重点主攻特色专用新品种选育

四川省科研院所在马铃薯育种方面成绩突出。广泛收集马铃薯遗传资源,创新马铃薯品种选育技术,创制马铃薯新材料,选育出川芋、川凉薯系列等新品种33个。川凉薯1号、川芋10号、川芋117等7个品种被列为四川省主导品种[9]。总体看,2011年前育成品种主要以鲜食为特点的高产型品种,尚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马铃薯品质的需求,必须把马铃薯品质育种作为主攻重点。要以品质育种为核心,加快选育优质、广适、多抗、高产、类型丰富的马铃薯专用型品种,满足消费市场丰富多彩的多元化需求。在鲜食专用型马铃薯育种中,应重视薯丝型、薯泥型、炖煮型等二级育种目标的选育。在加工专用型优质马铃薯育种方面,要重视高淀粉型、全粉型、薯条型、薯片型、花青素提取型等二级育种目标的选育。上述各类马铃薯专用型品种都要强化抗病、高产、优质、广适和适宜机械化生产5个方面的综合育种目标。

3.2 以高效脱毒技术为基础提升种薯良繁产业体系

四川省在构建马铃薯三代种薯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加强了良繁技术研究和种薯基地建设,创新了马铃薯原原种脱毒种薯繁育关键技术[10];探明了不同世代脱毒种薯扩繁生理特性,创新了优质种薯“调、增、促、控”四大关键技术,优化集成了原种和生产种高效扩繁技术规程,扩繁产量提高3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20%以上[11]。在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发展阶段,必须构建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创新链,针对从脱毒快繁、网室脱毒原原种到高海拔区繁育原种等良繁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着力提高种薯单产和质量,大力推进马铃薯新品种脱毒种薯生产规模化、种植技术规范化。尤其应重视茎尖脱毒组培苗高效扩繁技术研究,优化脱毒苗高效繁育栽培技术和种薯高效扩繁栽培技术等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进一步突破技术瓶颈,提高种薯单产和品质。

3.3 以绿色栽培技术为核心构建周年生产供给体系

四川省科技人员运用亚热带立体气候区作物多元共生理论,创新马铃薯多季高效种植时空调控技术,发展马铃薯多季高效种植模式,形成了马铃薯周年生产供给的产业发展格局[12],为四川省在全国最具特色的马铃薯科技成果。同时,在马铃薯栽培技术方面,以高效、安全、简化为目标,重点研究和推广优化密植、高厢垄作、平衡施肥、覆盖栽培、精细管理等高产高效种植关键技术[12]。研究集成马铃薯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模式、不同播栽期、不同熟期优化栽培技术体系26项,其中8项技术被列为省部级主推技术[8]。在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阶段,应以完善绿色安全生产技术与周年生产供给体系为主攻方向,抓好3个重点:一是研究完善和推广马铃薯绿色生产提质增效共性栽培技术,因地制宜开展马铃薯绿色高效提质增效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优化区域特色产业结构。二是研发马铃薯绿色种植新模式及配套技术。进一步提高秋冬马铃薯的增产潜力,发展马铃薯林下绿色种植新模式,研究桑果园和经济林套作秋冬马铃薯的复合型高效种植新模式和新技术。三是构建特色马铃薯有机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以紫色马铃薯为主的特色马铃薯的有机高效栽培技术,积极探索水肥一体化、新型有机肥、缓释肥等特色马铃薯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3.4 加强以晚疫病为主的病虫害预警与绿色防控

四川省薯类创新团队系统研究了马铃薯晚疫病、病毒病等主要病害的发病规律,集成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为马铃薯品种的布局、抗病品种选育和病虫害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13]。在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发展中,应高度重视集成创新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坚持“绿色植保”的科学理念,在不同马铃薯生态区,充分运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技术,以晚疫病、病毒病等重要病虫为防治对象,加强预警技术研究,完善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物联网平台,推动马铃薯病害监测预警全覆盖。明确主要病虫防治关键时期,运用植保无人机和超低容量喷雾等新技术,促进标准化安全生产,提升马铃薯质量安全。要加强新型药剂筛选与减施化学农药研究,针对晚疫病、早疫病、疮痂病、地下害虫等,筛选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药剂,实现最佳防治效果,提高农药利用率。跟踪监测不同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发生程度和病菌致病力分化特点,加强药剂的科学应用和病原菌的抗药性治理研究[14]。

3.5 以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建立机械化集成技术体系

四川马铃薯70%以上种植在山区坡地,地块小而不规则,土质较粘重,农田设施差,机械作业困难,适用中小型机械缺乏,马铃薯规模化种植程度低。针对这些问题,应以节本、省工、提质、增效为目标,大力开展马铃薯主要环节机械化关键技术研究。自2012年以来,创新团队对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关键技术开展研究,逐步确立了以高厢双行垄作模式和合理的种植密度为重点,按照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拖拉机参数与作业机具参数及农艺参数协同匹配的原则,确立了四川马铃薯机械化种植主要技术参数;研制了2CM-4、2CM-4(改进型)、2CM-2、2CM-1/2等4种机型。改进关键农机具,优化机械化技术,开展了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与示范[15]。在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阶段,应将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机械化技术体系作为推进目标,重点推进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模式与水肥一体化,重点研究丘陵山区马铃薯中小型机械化技术与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应用滴灌、微喷灌技术,结合水溶肥料应用,建立水肥一体化主要参数和配套机具的优化方案提高马铃薯机械化水平和种植效益,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发展目标。积极开展植保无人机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试验研究,重视马铃薯农膜使用与残膜回收技术研究。

3.6 以安全贮藏为重点优化贮藏物流技术体系

四川薯类创新团队针对马铃薯贮藏中的控芽和保鲜问题,以安全贮藏技术及其分子机理研究为重点开展了科技攻关。创新利用紫茎泽兰对马铃薯种薯贮藏保鲜技术,贮藏损失率由15%以上降至5%以下,有效贮藏期由60 d延长至150 d。研制出利于解除块茎休眠萌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处理方法。分类制定大规模集中贮藏和小型分散贮藏技术体系[8]。在发展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中,优化提升绿色安全贮藏技术体系至关重要。应加强先进的贮藏设施与轻简高效的贮藏关键技术研究,以植物源控芽保鲜剂为主,提升药效,优选配方。创新马铃薯控芽保鲜剂及其电加热熏蒸技术,进一步降低贮藏损失和投入损耗。要深入研究马铃薯休眠萌芽调控新技术,深入研究内源激素油菜素内酯(BR)等调控马铃薯萌芽机制,及其BR与赤霉素等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发马铃薯新型休眠萌芽调控剂[16]。深入研究马铃薯光控萌芽机制及光调控种薯萌芽分子机制研究,创新种薯控芽理论[17]。

3.7 以精深加工为主线开拓产品市场空间

四川薯类创新团队与加工企业合作,研发了马铃薯全薯粉丝、全粉、薯泥及马铃薯全粉面条、馒头、糕点、饼干等系列主食加工新产品,远销国内外。在马铃薯高质量发展现阶段,精深加工应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马铃薯加工新技术研发与新产品市场开发。要加强马铃薯熟全粉及生全粉加工、美味主食化产品、原薯主食加工制品、挤压重组方便主食等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从护色、干燥及粉碎等关键工艺环节,研发马铃薯生全粉生产关键技术,建立其标准生产规范;将马铃薯生全粉与熟全粉复配成不同熟化度的复合全粉,满足不同主食加工产品的特点[2]。加强研发即食薯泥系列产品与薯泥风味调配及薯泥重塑复合加工关键技术,将马铃薯泥加工成风味各异的即食食品,或将其加工成半成品,用于下游环节马铃薯泥精深加工需要。应重视马铃薯餐桌化产品研发,筛选耐贮藏的鲜食专用型品种,提高其贮藏性,保持其品质特性,确定马铃薯餐桌特色主导制品,推进马铃薯美食餐桌化。

4 新品种、新技术对马铃薯绿色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紧密结合,形成现代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而助推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的发展。

4.1 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创互动”的核心作用机制

四川薯类创新团队在近10年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出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创互动”的核心作用机制:通过“双创互动”促进“三链联动”是新品种、新技术促进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机制。即以市场新变化和产业新需求为导向,以重构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技术创新链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链与产业创新链的“双创互动”,以技术创新链引领产业创新链,以产业创新链推进技术创新链,递次实现技术创新链支撑—产业创新链延伸—产业价值链提升的“三链联动”转型升级目标,推进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

从技术系统工程层面讲,尽管任何成熟的新品种、新技术自身都具有一定的主效作用和因素间交互作用,但是实质上对产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绝不是某一个或几个技术因素,而是由所有相关技术要素构建的复杂技术系统——技术链,技术链与产业链的层级是相匹配的。高层级的产业创新链必然要求高水平的技术创新链与之相匹配。技术创新链与产业创新链的双创交互作用才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18]。“双创互动”的原理指出,技术创新链是产业创新链的基础,产业创新链是技术创新链的转化,循环往复不断跃升的技术孵化则是“双创互动”的过程,是促进技术创新链向产业创新链跃升的关键环节和桥梁纽带,是提高整体创新效率的核心。“双创互动”关系包括马铃薯技术创新链对产业创新链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也有后者对前者的引导和拉动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联动作用。“双创互动”的良性关系是技术创新链与产业创新链之间的多次循环往复和螺旋式跃升。特别是在马铃薯关键产业技术领域,只有通过边试验、边孵化、边示范,反复多次,递次实现“三链联动”转型升级,才有可能实现从渐进式的技术改进到实质上的重大突破[19]。

4.2 构建技术创新链研发体系

构建马铃薯技术创新链是“三链联动”转型升级机制的基础支撑环节,马铃薯技术创新链对于产业创新链具有对应性、基础性和支撑性。一要明确产业创新链需求,研发技术创新链架构。马铃薯技术创新链必须能够支撑马铃薯产业创新链,前者制约着后者的能级和潜力,后者决定了前者的价值和效益。因此,要在明确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的基础上,对与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关键技术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支撑马铃薯绿色产业创新链的相关研发技术创新链体系构架。按照“三链联动”技术路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构建马铃薯技术创新链,支撑马铃薯产业创新链,提升马铃薯产业科技价值链的整体价值和市场竞争力[20]。二要着力构建创新链条,主攻关键技术节点。在明确研发技术创新体系架构的基础上,从影响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发展的主要环节提炼出关键技术节点,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马铃薯技术创新链,形成可能有突破性的技术创新链研发体系。

4.3 延伸产业创新链经营体系

延伸马铃薯产业创新链是“双创互动”的产业推进阶段,是马铃薯技术创新链实现价值增值的决定性阶段。这一阶段的实施效果决定了产业链能否延伸,能否创新,能否竞争胜出。一要理清产业链结构短板,突破关键产业环节。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涉及多条产业链的构建与创新,应因地因时制宜确立各阶段发展目标。在构建产业创新链的过程中,应理清制约产业链发展的短板,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加速“双创互动”,突破技术瓶颈,延伸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创新链[21]。二是创新主导产品,拓展市场空间。马铃薯产业创新链能否具备市场竞争力、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其主导创新产品在中高端消费品细分市场中不断上升的占有率。

4.4 提升科技价值链推广体系

提升马铃薯科技价值链是“三链联动“转型升级机制的能级转换环节,需要分析评估“双创互动”的增值效能,分析判断“三链联动”对马铃薯科技价值链整体提升的效果,衡量马铃薯科技价值链能否转型升级到新的产业层级,是否可以启动新一轮“三链联动”。构建技术创新链—延伸产业创新链—提升科技价值链的“三链联动”转型升级机制,是从马铃薯产业”双创互动“实践中凝练出来的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规律,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路径,是创新驱动战略在推动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体现,揭示了新品种、新技术在推进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在现代高新科技产业发展中具有普遍适用性,有利于快速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实现产学研资源互补共享,创造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效应,降低企业创新风险和成本,加快市场响应速度,抢占发展先机,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5 结语

马铃薯产业是四川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农业产业,因此推进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发展对于帮助四川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奔小康具有重要意义。近10年来,四川省薯类创新团队选育了川凉薯1号、川芋10号、川芋117等多个马铃薯新品种,提出了高效脱毒、良种高效扩繁、高效种植模式与周年生产技术,以及对晚疫病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多项创新成果。研究团队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根据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主要特征及技术创新措施,提出围绕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促进马铃薯技术创新链和产业创新链的进步,通过两链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产业价值链的提升,递次实现技术创新链支撑—产业创新链延伸—产业价值链提升的“三链联动”转型升级目标,最终以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推动四川马铃薯产业的技术创新,以促进马铃薯现代绿色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马铃薯绿色
节俭绿色
绿色低碳
绿色环保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马铃薯种植中常见不良现象的发生原因及预防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定边马铃薯
马铃薯主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