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的路径
2020-12-15谢志于
潘 玥 谢志于 海 涛
(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重庆4081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多种新型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小农户快速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自然、人文条件。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不难看出,东部地区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西部地区发展普遍落后于东部。在本就落后的基础上,加之武陵山片区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落后、贫困人口较多、小农户生产占比较大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极为糟糕,诸如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落后。对此,如何克服武陵山片区存在的诸多限制性因素,帮助其更快更好地融入现代农业体系,是目前促进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在实施乡村振兴、实现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应促进武陵山片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武陵山片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使其能充分享受农业现代化发展成果。农业发展没有最佳和标准模式,只有最适合模式,既然传统的农业模式对武陵山片区的农业发展并没有带来有利影响,那么可尝试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推动由传统的小农生产模式向新型农业经营模式转变,实现地区农村农业和农业现代化有机衔接。
推动武陵山片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实现其由传统生产模式向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就必须充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剖析小农户在我国农村农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考虑武陵山片区自身特质,才能实现武陵山片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
目前,针对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已有一定研究,但仍存有一些欠缺:一是武陵山片区小农户发展呈现出更多的区域文化特殊性和民族复杂性,而目前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作为指导,而且专门针对民族地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的系统研究较少;二是有关武陵山片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的研究成果不多,说明这一连片特困的民族地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三是在实践研究上对具有民族特殊性和复杂性的武陵山片区并未完全建立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实现路径还有待探索。
找到武陵山片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的合理路径,实现其农村农业转型发展,是我国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及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为了解决武陵山片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的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在引导武陵山片区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上,从5个方面入手实现其农业现代化:一是组建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强化宣传,营造脱贫好氛围;三是坚定不移,加快文化建设;四是进一步完善基础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五是落实安全住房保障。
1 武陵山片区小农户融入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意义
1.1 推动武陵山片区小农户转型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再次强调了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当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消除农村落后问题的关键时期。一直以来,农村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必然要求解决农村问题,实现乡村振兴。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一些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作为西南贫困山区的典型地区,武陵山片区一直以来就存在诸多问题。以小农户为主要生产经营主体的武陵山片区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发展落后,而且武陵山片区贫困人口集中,小农户没有享受到农业现代化发展成果,脱贫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由此可见,解决武陵山片区小农户发展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1.2 推动武陵山片区小农户转型发展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
武陵山片区是我国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其90%以上人口都是少数民族人口。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的根本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推动武陵山片区小农户转型发展实质上就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1]。
拥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没有高速发展的经济。而要想建设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就必须维护民族团结。武陵山片区作为我国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解决其发展不平衡、发展落后的问题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推动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使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才能维持社会环境稳定。
1.3 推动武陵山片区小农户转型发展是实现全国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无论是现代规模化农业还是传统小农农业都是我国农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想实现全国农业现代化,必须两头抓,既要大力发展现代规模化农业,也不能落下传统小农农业发展。迄今为止,我国东部地区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农业已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历史、地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西部武陵山片区仍以小农经营为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尚未实现农业现代化。
作为一个多层次、立体型的农业生产地区,武陵山片区实现农业现代化较为困难,其自身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但也有其独特的优点。小农经营的生产模式无法利用其独特的地区优势。所以,谋求小农户的转型发展,充分利用地区优势,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是实现武陵山片区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2]。
1.4 推动武陵山片区小农户转型发展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重中之重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武陵山片区在生产方式、居民收入、生活条件等方面与东部城市地区存在巨大差距的同时,武陵山片区内部城乡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距。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武陵山片区已成为一个人口净流出地区,武陵山片区人口流向东部发达地区,其内部农村地区人口流向城市地区,造成了劳动力严重缺失、土地资源浪费。武陵山片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内部城乡差距也逐步增大,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一个极大的阻力。因此,必须推动武陵山片区小农户转型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武陵山片区小农户转型发展,使其能充分享受农业现代化成果,对实现农民增收、经济可持续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2 武陵山片区小农户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贫困问题是小农户转型发展面临的“瓶颈”
武陵山片区属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确定的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地处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交界处,总面积为17.18万km2,共有71个区县(市、区),其中处于较低及低下城镇化水平的有39个,占比54.93%。2014年末,武陵山片区常住人口3 080万,其中农业人口1 972万,农业人口占比较大。并且武陵山片区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人均纯收入不甚理想,仅为6 120.0元,相当于当时全国平均水平的61.1%。按照国家统计局测算结果,2012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8 389.3元,而武陵山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 760.0元,是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56.74%。还有一部分困难群众面临看病难、上学难、水资源匮乏、社会保障水平低等问题。上述贫困问题的限制,导致武陵山片区小农户无法及时获得并利用新型农业发展技术,农业生产效率得不到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小农户转型发展更加艰难。
2.2 小农户传统观念及传统耕作方式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一直以来,小农户一直使用简单、粗笨、低效率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低下,产生的附加值也很少,很难在市场上占一席之地。逐渐缩小的市场占有率又导致农产品销量减少,产量随之降低,农业纯收入减少。如此一来,小农户生活条件日益艰难,从事农业生产的热情下降,并且收入较低;即便有新技术、新方法出现,也不愿意尝试,总是持观望态度,其农业生产技术依旧落后。大多数小农户存在这样一些错误认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上层领导干部的事,与我们毫不相干。”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小农户才应该是改革创新的引领者与主力军,要通过创新方式将小农户充分带动起来。如今,一些农村地区发展较为落后,尤其是武陵山片区这片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农户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直遵循着传统思维。农户缺乏创新精神,难以利用新型科技发展农业,这样的小农户迟早是要被取而代之的。如今是科技时代,也是互联网时代,这对小农户而言是危机,但也是机遇。
2.3 人才缺乏是牵制小农户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投资方式,可提高人们的技能,使其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和生产效率。然而,武陵山片区属于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这里的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加之地理条件封闭、不发达,小农户的创新理念不强,接受和理解新鲜事物的能力偏弱。小农户对通过农业发展脱贫致富的信心不足,并且小农户对农业相关的专业知识理解浅显,虽有一定的主观需要,但并不十分渴求。遇到问题需要帮助时,小农户主要是向邻居、村民询问,缺乏独立自主的判断能力以及辨别问题与解决方案正确与否的能力,如农作物生产效率低下问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问题、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合理使用问题等。而具备生产技术和知识储备的人才纷纷向外流失,人才缺乏使得小农户转型发展得不到内在动力支持,进一步限制了其发展。
2.4 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小农户转型发展的客观制约条件
2.4.1 地区对外开放度不高。武陵山片区山高谷深,土地碎片化严重,并且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地势险峻。受地势影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极为落后,建设难度加大。武陵山片区相对平原地区与外部交流较为困难,如此便增加了农产品运输到外界售卖的运输费用,较高的物流成本阻碍了农产品要素交换。
2.4.2 部分武陵山地区农村的地理条件恶劣。武陵山片区山多平地少,许多农户居住在半山腰,土地碎片化严重,并且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农户分散在各山头,需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达生产地。而且有些地方地势不稳定,有时会发生一些自然灾害,如2014年吉首市多次发生山体滑坡造成房屋倒塌,导致农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3 促进武陵山片区小农户转型发展的对策
贫困问题、小农户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难以转变等诸多问题仍有待解决,武陵山片区小农户转型发展仍然面临着重大挑战。为进一步促进武陵山区小农户更好地发展,需采取如下一系列解决措施。
3.1 组建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武陵山片区是我国集中连片的困难地区,农业人口占大多数,而且当地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经济发展不足,农民收入不甚理想。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可成立脱贫攻坚小组,由村领导任组长、驻村干部任副组长、村委全体人员为成员,同时抽调镇上数名工作人员,包社、包片具体负责扶贫攻坚工作[4]。
3.2 强化宣传,营造脱贫好氛围
一是深入会议宣传。召开村民代表会、党员会、户长会、群众会、院坝会和入户座谈会等,广泛开展脱贫攻坚宣传,使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主要措施、十大扶贫攻坚行动、工作安排、时间步骤和惠农政策家喻户晓,营造全民齐心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良好氛围。二是抓实入户宣传。攻坚突击队干部与村干部、社干部包片报社逐户开展精准脱贫工作宣传,重点宣传精准脱贫的重大意义、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扶持政策等内容;突出宣传贫困户脱贫致富好榜样、让群众受益的各类扶贫项目等。通过周密细致的宣传,让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打消顾虑、消解疑虑。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片、新闻、标语等宣传工具进行宣传。在辖区内重点路段、醒目位置制作固定宣传标语和临时标语8幅进行大范围宣传[5]。
3.3 坚定不移,加快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既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帮助小农民提高其文化程度,学习更新的方法与理念。农村基础设施的建立,学校、公园、娱乐、医疗保健等工程的建设,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也能从精神方面给农民带来更大程度的享受。要想建设好文化设施,就必须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从而以村组为重点,大力推动农民文化活动场所、农家书籍阅览室、农民健身娱乐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文化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和一系列运行机制,加强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使用情况的监管,从而提高文化基础设施的使用率,进而提高农户的文化水平。此外,需要灵活使用文化基础设施,从而推动不同地区文化、教育等诸多资源的流通,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文化设施使用率,进而大幅度提高农户的文化程度,给农户带来实质性便利。
3.4 进一步完善基础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农业发展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扶贫开发、乡村旅游建设、涉农项目等相结合,政府统筹兼顾,积极推进乡村基础道路、农田水利工程、安全用水饮水等设施建设,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大大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公共道路建设方面,以全面提升基础道路质量为目标,切实解决广大群众出行难和产业发展遭遇瓶颈的问题,促进生产要素更加高效便捷地流通。在水利建设方面,继续加强整治堰渠塘、关注农村安全用水饮水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农田灌溉体系、水资源供给体系和水环境保护体系,使山区小农户能更便捷地利用水资源进行农作,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6]。
3.5 落实安全住房保障
进一步加大生态扶贫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程力度,坚持“农户自愿、统一规划、政府补助、稳步推进”的原则,对居住偏远吊散、交通不便、发展后劲不足的农户,通过集中搬迁、插花安置、梯度转移等方式,予以全部搬迁安置,确保在2020年前全面消除危房户、吊脚户,并全面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4 结语
农民发展致富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促进小农户转型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虽然小农户受自身多种局限,很难自主转型发展并主动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但是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农户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实现小农户转型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重点关注。国内外关于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较多,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农经济、小农户发展的价值、地位以及与现代农业的衔接问题上,从农户与现代农业的交易关系看,国外学者将交换关系归纳为交易关系、重复交易关系、长期持续性交易关系、垂直一体化交场关系[7],而有学者认为买卖伙伴关系、网络组织关系及战略联盟关系也应归结到双方交换关系中[8]。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超市或者农贸市场的出现为小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提供了很好的机会[9]。我国的相关研究既有小农户、小农经济的概念及内涵发展研究,也有小农户发展的历史地位和价值研究。但综合国内外的文献来看,小农户转型发展的必要性重视不足,如何改变小农户弱势地位的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就小农户自动转型发展还是被带动转型发展、自身如何转型发展、谁来带动小农户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有待深入,而且对如何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如何推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等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10-12]。对此,在现代我国乡村振兴政策的扶持下,为促进武陵山区小农户转型发展,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武陵山片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性;其次要充分结合武陵山片区的发展实际,不断优化发展战略,做到因地制宜;最后,从组建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营造脱贫好氛围;坚定不移,加快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落实安全住房保障5个方面入手,推动武陵山片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来实现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