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下历史活动中“真教育”的落实
2020-12-15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实验中学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实验中学 柳 林
一、探究中增长“真知识”
知识是课程的基础,“作为实质性规范的知识是任何形态课程的本源,没有知识的课程是不存在的”。可见,历史活动课应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之上,通过课程的实施丰富、深化认知。然而,由于认识的偏差,笔者发现在许多历史活动课的课程设计、实施中,明显存在知识缺位的问题,造成活动浅表化。历史学科内容纷繁复杂,与学生存在时空差距,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机械记忆抽象内容只会将知识堆聚在学生头脑中,不利于知识的“生长”。教师将历史学科现有知识作为历史活动课的基础,整合学生历史学习中未解决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延伸探究,既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也使历史活动课更有内涵。
笔者所在年级曾经组织过一次历史活动课,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国家认同,热爱中国共产党,途径是组织学生参观瞿秋白纪念馆、张太雷故居、常熟沙家浜,在现场组织学生聆听工作人员介绍,最后布置学生每人交一篇活动心得。活动结束后,笔者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场馆或者留念照相,对革命精神并没有多大体悟,对英雄人物仍然情感淡漠。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这次历史活动课没有负载知识的价值,教师习惯于把学科课程任务和活动任务割裂、对立起来。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在去参观之前,笔者围绕抗日战争先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滔天罪行、我读红色家书、从抗日战争看中华民族精神、“常州三杰”——从抗日战争看常州精神、我眼中的沙家浜。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询问老师、长辈,探究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对当时中国的危亡形势有了深入了解。笔者基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疑问,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常州三杰”的成长之路是怎样的?沙家浜有哪些智斗细节?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参观纪念馆、沙家浜,对工作人员进行实地采访,进一步深化了对抗日战争的认识。《红星照耀中国》是八年级学生语文课外必读名著之一,笔者从学生那里了解到,虽然在学习抗日战争的内容之前,不少同学已经阅读过此书,然而并不理解书中内容。在结束学习西安事变这段历史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我们一起读”主题阅读活动。全书共十二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章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维导图制作,通过历史活动课推动学生自主探究,积累知识厚度,建构知识体系。
二、实践中提升“真素养”
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倡导“在做中学”,“如果他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答案,百分之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历史活动课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活动,“动手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在全身心参与的活动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学学科多,学习时间紧,历史活动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要局限于文献探究,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学科的能力和素养。在历史七年级上册,学生学习了甲骨文,后又了解了小篆和隶书。在关于魏晋文化的一课中,笔者围绕古代文字与书法的发展,结合校本书法社团,劳动与技术课程中的篆刻课程,指导学生自由分组,确定主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分工设计活动方案。在活动中,学生就“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变”“古代书法欣赏”“古代书法名家小故事”“书法与篆刻艺术”这些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成果展示的形式有课堂上的PPT汇报,有学生书法、篆刻作品展览,有故事演讲、剧本表演。同时,笔者组织全班学生以一种书法体为例,走街串巷寻找身边的书法体。通过自主收集资料,整合课内外开放资源,学生掌握了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与途径,拓宽了视野,不仅了解到不同书法字体的特点,还了解到不同字体产生时期的历史环境,认识到书法的演变受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切身感受了中国汉字与书法的美感。
让学生在任务驱动和问题探究下,运用所学知识在历史活动课中进行延伸、综合、提升,从而拓展历史活动课的课程广度与深度。无论是基于历史知识的积累,还是回归生活的体验,还是核心素养的提升,历史活动课始终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课程内化为对民族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