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举制演变刍议

2020-12-15新疆若羌县中学

中学政史地 2020年34期
关键词:武举科举制进士

新疆若羌县中学 李 虎

科举制意为“分科取士”,实施的具体方式是以考试成绩的优劣为依据选拔人才。相对于注重血统的“世卿世禄制”和注重门第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显得更加公平。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形式至今仍适用于诸多行业,国外的“文官制度”也受此影响。因此,科举制被一些外国朋友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科举制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和迫切的现实需求,自隋唐至明清,科举制的内容也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笔者以科举制的起源、变革、废止为主线,略论科举制的演变。

一、隋朝的继承与创新

东汉后期,由地方官向朝廷举荐人才的察举制已经失去了选贤举能的作用,所谓:“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曹魏时期,曹丕采纳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用九品中正制取代了察举制。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注重门第的“门阀政治”,即:“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是以才不济务,奸无所惩。”东晋初期,皇帝依靠世家大族的势力维系统治,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局面。东晋时期的世家大族标榜“士庶天隔”,且多鄙薄实务、醉心玄学,逐渐丢失了实际从政才能。同时,皇帝为制衡世家大族而重用庶族。南朝时期,世家大族逐渐走向衰弱,庶族“寒人”通过担任将帅、典签或者在中央掌管机要的方式掌握实权,“诸州惟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南北朝末期,北周外戚杨坚代周建隋,于公元589年灭掉南陈,统一南方,结束了自汉末黄巾大起义以来400余年的割据乱世。初定天下的隋文帝迫切需要改革人才选拔制度、打击地方豪强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统治。

隋朝的科举制是在继承察举制的基础之上开创的。隋朝科举制和汉代察举制既有联系又存区别。首先,二者都有“举荐入仕”的过程;其次,二者都需要对被举荐者进行一定的“考察”。但二者又有着明显区别:科举制以应试者的科目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选拔人才;察举制注重通过举荐选拔人才,且对人才考察的标准也相对灵活。隋朝贡举科目有秀才、进士、俊士、明经四科。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下令“岁贡三人”;开皇十八年,命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大业元年,隋炀帝下诏:“若有名行显著,操履修洁,及学业才能,一艺可取,咸宜访采,将身入朝。”大业三年,隋炀帝下诏:“夫孝悌有闻,人伦之本……宜依令十科举人。有一于此,不必求备。朕当待以不次,随才升擢。”隋炀帝用于选才的“十科”标准,既包括文才武略,又包括道德操守,而且只要符合一条标准即可。大业五年,隋炀帝“诏诸郡学业该通、才艺优洽……立性正直、不避强御四科举人。”依据“炀帝始建进士科”(《通典》)和“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唐会要》),可以确定进士科设立于隋炀帝时期。这成为科举制确立的标志。隋朝享国38年,共开考4或5次,可查的秀才、进士12人。

二、唐朝科举制的变革与发展

唐朝是在隋末群雄割据的局面中由李渊集团创建而来的。唐初的统治者既经历过隋文帝时期的高度繁荣,又经历过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末割据混战,注重从治乱兴替中吸取经验教训。科举制作为隋朝的一项有益创举为开明的唐初统治者所继承,并在唐朝正式成型。

唐朝的科举制相对完备,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形式。唐初常举由吏部主持,开元年间改由礼部主持。考中者需经吏部考核合格才能被授予官职。常举是朝廷常设的取士科目。常举包括秀才、明经、明法、明字、明算、进士、道举、童子等,以明经、进士两科为重。明经科考试的内容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以帖经为重。进士科的考试内容包括诗赋、帖经和时务策,以诗赋为重。考帖经只需背诵熟练即可,考诗赋则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因而考中进士的难度更大。唐朝进士科对诗赋的重视也极大地促进了于唐朝文学尤其是诗歌的繁荣发展。制举是皇帝特诏并亲自主持举行的人才选拔考试,考试形式、内容都临时决定。制举中比较重要的科目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在任官员都可参加制举,登科即可授官。相对于常举,制举次数少,录取人数也少,在科举考试中居于次要地位。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贝州武城(今河北故城)人孙伏伽高中状元,成为中国古代状元榜上的第一颗明星。唐睿宗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主持举行殿试。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朝廷始设武举。唐朝享国289年,科考264次,录取进士6617名。

三、宋朝科举制的鼎盛

北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五代十国实质是唐朝藩镇割据的扩大。五代十国中,武将干政、私行废立甚至谋反的事件不胜枚举,宋太祖赵匡胤即以武将的身份代周建宋。为了避免藩镇割据、武将擅权的局面出现,北宋形成了重文轻武之策。北宋王朝通过降低武将身份、用文官统兵、频繁更换将领、缩小武将权限等方式压制武将,加强中央集权。与之相对的是,朝廷给予文官更尊贵的社会身份和更优厚的待遇。

宋初,统治者对明经科进行了大规模整合。王安石变法之际取消了明经诸科,专试进士一科。宋朝扩大了科举规模,增加了进士录取名额,提高了及第士人的待遇。为防止考试过程中的徇私舞弊,朝廷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进行糊名、誊录处理,严肃惩处考生的夹带、代笔等作弊行为。

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把殿试设为一项正式制度。雍熙二年(985年),宋太宗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考生如在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中取得功名,就成了“天子门生”。熙宁四年(1071年),王安石主持了贡举改革,仅留进士一科取士。政和六年(1116年)以后,历代的科举制仅设进士一科。两宋时代共320年,开科118次,共录取进士约10万人,是中国古代规模之最。

宋代对科举制的重视使天下学子趋之若鹜,各种形式的官办、私办书院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涌现出来,极大地促进了士大夫阶层的壮大。各种不同的学派也呈现出百家争鸣之势,“北宋五子”和南宋的朱熹创立了理学,南宋陆九渊开心学之端,两宋的儒家巨匠推动了儒学大发展。因重视科举制而引发的对书籍的巨大市场需求,也刺激了活字印刷术的产生与发展。活字印刷术的推广和使用,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传播,对提升国民整体素质起了巨大作用。

四、辽金元三朝科举制的衰微

与中原王朝相比,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崇尚武力,明显缺乏对儒家文化的重视。

契丹国始建于907年,大同元年(947年)改国号为“大辽”。辽朝直到统和六年(988年)才举行贡举。辽朝科举制仿照唐朝,设诗赋进士、经义进士和律学科,以进士为正科,专为汉人设置。辽朝统治者对科举制重视程度较低,录取人数少。辽朝共开考约56次,录取进士2479人。

金朝建国之初,亦不重视科举,后又以前辽为对比,谋求超越。金朝在模仿唐宋科举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科举制。与辽朝相比,金朝增加了策试进士和策论进士。天会五年(1127年),金太宗下诏进行分地域选士,即“南选”“北选”,后又合二为一。天德二年(1150年),海陵王完颜亮下诏增置“女真进士科”,专用女真文考试。金朝享国119年,共开考约40次,录取进士1815人。

蒙元统治者选官更注重家庭出身和实际能力,不重视文学经术,多从显赫的家族或能干的胥吏中擢升官员。元太宗窝阔台十年(1238年),元朝在耶律楚材的推动下举行过“戊戌选试”,但仅局限地方一级且很快中止。耶律楚材又推动设置“儒户”制度,给予读书人免税优待。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国号“大元”,正式建立元朝。皇庆元年(1312年),元仁宗诏令恢复科举。延祐元年(1314年),举行乡试;延祐二年,举行会试和殿试,史称“元祐复科”。此时的江南科举已中断了40年,北方科举更是中断了80年之久。元代科举制也带有强烈的地域歧视色彩。蒙古人与色目人登“右榜”(元代统治者以右为尊),汉人与南人登“左榜”。元顺帝即位之初,在权臣伯颜的反对下废止科举。脱脱担任宰相后,积极帮助元顺帝改革,于至正二年(1342年)恢复了科举。元朝科举考试断断续续,无论从考试规模还是从实际效果都远逊于宋朝。元朝享国97年,共开考16次,录取进士1139人。

五、明清科举制的固化

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与前代相比,明代科举制明确固定了考试范围和文体:以“四书”“五经”为选题范围,以严格的八股文为写作文体。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论述依据,严禁自由发挥。

明代与清代的科举制度基本相同,每三年进行一次。

1.童试:县、府、院三级连考,亦称“院试”,中者称“秀才”。童试虽过程繁复,却不易考中,也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考中后也只是有了一些免赋役优待和参与乡试的资格,无做官资格。

2.乡试:省级考试,亦称“秋闱”,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3.会试:全国举人汇于京城的考试,亦称“春闱”,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4.殿试:皇帝主持的对贡士的考试,分三甲,一甲3名,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考取功名后,士人只是有了做官的资格,真正被授予官职还须经过吏部的多方面考察后再行安排。明清时期,科举制更加成熟,制度相当完备。清朝在打击考试作弊的力度是空前的。明朝享国276年,开科92次,录取进士24636人。清朝共开科114次,录取进士26888人。

六、武举

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朝廷增设武举,武举与文举成为并行两科。武举由兵部主持。唐朝没有设置武状元,第一个考中武状元的是福建人薛奕,时间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辽、元二朝没有举行武举,金朝只试开过一次,实际作用极小。明朝沿袭宋制,武举与文举一道得以恢复。明代武举除重视身体素质外,也重视考察应试者的兵法谋略水平。清代武举与文举同时举行,还允许生员自行文武转场,如转场考试不中,则仍记录于原册。这是科举考试制度的又一突破。历代的武举地位始终处于文举之下,考试规模小,或时断时续或直接取消,但武举仍选拔出了许多有用的人才。例如:对平定安史之乱起了“擎天一柱”作用的名将郭子仪、为抗击倭寇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戚继光。

七、清末科举制的改革与废除

“八股取士”与“文字狱”一道成为明清统治者禁锢知识分子思想、摧残知识分子身心的严酷措施。鸦片战争以后,列强纷至沓来,清政府只得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苟安于世。自中国步入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物质文明强势输入中国的是“西学”。“西学”与“中学”之争贯穿于整个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抵抗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太平天国时期的《资政新篇》,再到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西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愈发强烈。

科举作为历代的“抡才大典”、士人的“正途”,深受统治者的重视。任何针对科举制的“手术”必将刺痛传统文人士大夫的神经,引起他们的激烈抵抗。在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之下,科举制的选才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改革科举制终于被提上日程。维新派开启了直接针对科举制的改革。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下诏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第一次针对科举制的正式改革在顽固派的反扑之下迅速结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惨败后,慈禧太后主持了清末“新政”。1901年,清政府下令将省、府(直隶州)、州县的书院分别改设为大学堂、中学堂、小学堂,各地设“蒙养学堂”。1902年,清政府以张百熙为管学大臣,颁布《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规定了共7级20年的学制,但没有真正实施。之后,清政府颁布了“留学生章程”,并“奖以出身,按等录用”,留学生的规模迅速扩大。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和张百熙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规划了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三大体系。伴随着清政府的颇具力度的教育改革,科举制也难以“独善其身”。因旧的科举制与新推行的“学堂教育”格格不入,而科举制作为“正途”,可授“功名”,使新式学堂“相形见绌”。为鼓励更多的人加入新式学堂,经张之洞、袁世凯等大臣的极力主张,清政府于1905年9月下令自次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科举制被正式废除。光绪三十年(1904年),直隶河间人刘春霖高中状元,成为中国科举状元榜上的绝响。1905年12月,清政府成立了学部,作为主管国家教育的机构,颁布了各种章程。至此,清政府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近代学堂教育体系。

八、余论

科举制被废除是因为旧的科举考试的内容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难以提供高水平的近代化人才。废除科举制中的“八股取士”是必要的,但以考试成绩为依据选拔人才的方式仍是值得保留的。从改革的有效性讲,废除一个旧制度必须要考虑到新的制度在取代旧制度的功能上是否行之有效。否则,新旧之交必然产生混乱。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后,以科举制为纽带的社会流动机制被中断,“士”阶层逐渐消亡,民国初年的军阀割据、武人专政也与废除科举制有一定关系。此外,废除科举制导致城乡差异逐渐扩大,维系农村社会秩序的乡绅阶层被越来越多的“土豪劣绅”取代。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辉煌的一页,它乘势而生、因时而变,伴随君主专制的强化而固化,在西学强势冲击下而消亡。科举制不仅选拔了众多英才,为古代社会阶层的流动开辟了一条现实通道,也为我国古代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明清时期,统治者对考试内容的固化大大降低了科举在选拔人才上的作用,但科举制所蕴含的追求公平公正、蓄养人才的理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当今社会仍有可借鉴之处。

猜你喜欢

武举科举制进士
从前有只猴儿
从前有只猴儿
从前有只猴儿
古代的考试
四进士(上)
“科举”
宋代武举华岳的军事思想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
进士桥
巧改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