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现状分析和前景展望
2020-12-15冯振水刘建华
冯振水,刘建华
(河北省耕作机械技术创新中心,河北 邢台 054000)
1 农业机械的基本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对农业机械的概念作出如下表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实际上,在行业内农业机械的概念非常广泛,广义的农业机械是指用于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水产业及农副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所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的总称。农业机械产品范围很广、种类繁多,分为农用动力机械和农用作业机械两大类。农用动力机械包括拖拉机、内燃机、电动机等;农用作业机械也称为农机具,包括耕地和整地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农田管理和植物保护机械、收获机械、场上作业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农业运输机械、农田排灌机械、畜牧养殖机械等。按照农业部标准《农业机械分类》(NYT1640-2015),农业机械产品划分为15大类,58小类,313个品目。就农业机械产品的属性而言,是制作于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所以,农业机械产品既具有工业属性,也具有农业属性。
2 农业机械产品的市场特点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农业先进技术的重要载体和应用手段。农业要实现现代化,首要的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的机械化和集约化水平。纵观国内国外农业的发展实践,农业机械化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我国经济社会的提速发展,粮食和农产品安全供应是重要的保障条件;农业稳定发展需要农机新技术、新设备提供支持,农业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是未来农业生产的必然方向。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和农机工业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解放农村劳动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农村经济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振兴,将会使得农机市场成为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普遍认为,农机工业的前途非常光明,农机市场的空间非常巨大。
3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现状
从2004年以来,党中央每年都要就“三农”问题发布1号文件,强调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并对农民、农场职工和农业合作组织购买农业机械给予财政补贴,使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农机机械社会保有量持续增长,农机机械作业普及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方式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现代农业机械化新阶段。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农机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
根据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已经从2004年的6.4×108kW增长到2019年的10×108kW以上。截至2019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10.04×108kW,全国农业种植业综合机械化程度为69%,机耕、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为84%、56%和61%,其中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5%、81%和88%。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普遍都在90%以上,其中美国、欧洲、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更高,有的达到99%以上。对比世界发达国家,我国农业机械化仍然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近十几年来,我国农机制造业规模和水平得到快速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出现了大幅度的波动。据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统计的拖拉机数据中,大型拖拉机为40 020台,同比增长-1.12%;中型拖拉机237 535台,同比增长11.13%;小型拖拉机34 0071台,同比增长3.13%;自走式轮式谷物收获机18 532台,同比增长19.71%;玉米联合收获机22 367台,同比增长-4.62%;履带式水稻收获机53 969台,同比增长19.15%。半喂入水稻收获机3 258台,同比增长-63.23%;压捆机同比增长10.68%;插秧机同比下降5.07%。笔者认为,这样的情况是高速发展后市场出现的产品结构调整导致的结果。
4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土地、气候等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经济水平差异很大,导致农业机械化发展极不平衡。在平原地区,农机化发展速度快一些,水平高一些;在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速度慢一些,水平低一些。总体上看,北方地区较高,南方地区较低,西南地区最低。
4.2 农机装备品类结构不平衡
农业机械以中小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在农业机械中,动力机械多,配套作业机具少;作业机具中,耕作和种植机械多,植保、收获、秸秆处理机械少;常用粮食作业机械多,特色农林牧副渔、设施农业机械少;从作物对象上看,粮食作物高一些,经济作物低一些;种植业高一些,养殖、水产业低一些。
4.3 农机装备质量和可靠性不足
由于农机装备制造技术手段落后,产业体系制度不完善,行业统筹协同薄弱,导致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突出表现为:高端高质农机装备少,低端低质农机装备多,高端智能化农机装备更少。农机装备的可靠性、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4.4 农机行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我国农机产业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高端产品市场仍然由外国品牌垄断,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明显处于劣势,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国农机产业重点应突破关键技术难题,丰富农机产品种类,提升农机产品质量,打造农机装备知名品牌,推动我国由农机制造大国向农机制造强国转变。
5 农业机械行业前景展望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为农机产业提供了完备的基础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机的国内需求仍处于快速增长期。我国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新的突破,必须以产品升级、补齐短板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主要方向,必须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工艺水平、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能量,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从世界范围看,未来我国农机产品的发展空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5.1 发展大功率农业机械
大功率农业机械在发达国家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目前,凯斯公司生产的STEIGER 535型拖拉机最大功率已达到442 kW(602hp),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作业效率。新型农业机械高效、节能、智能的特点,使得世界各国都在加速对大功率农业机械的研究开发,机械田间作业的幅宽和作业效率也越来越高。
5.2 发展联合耕作机械和保护性耕作机械
联合耕作作业,是指一台机器一次作业可同时完成多项作业任务,好处是减少了进地次数,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耕作扰动,降低对土壤的压实。如耕整地联合作业机,一次进地可完成耕地整地作业;耕整地和播种联合作业机,可能一次完成耕地、整地、播种、施肥和施农药作业。
5.3 发展多用途机械,提高机器利用率和降低作业成本
将一台机器经过简单改装后可完成多种作业,同样也是当前农业机械研究的又一个重要方向。如德国雷肯多功能整地施肥播种机,可配备多种松土、整地、施肥播种装置,而且有多种组合方式,一名驾驶员就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机器的调整。
5.4 发展自动化、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
自动化、智能化的作业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发展高效节水节肥农业的正确选择。近几年,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技术进展很快。特别是荷兰、日本的设施农业,广泛采用现代温室栽培,能在温室内作业的小型机械品种齐全。
5.5 发展精准农业配套的技术装备系统
精准农业就是依托信息化平台和3S技术,按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准确地调整土壤条件和作物管理措施,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以获取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