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西省水果优质高效生产主推技术
2020-12-15赵旗峰李六林张建成杜俊杰牛自勉
蔚 露,赵旗峰,李六林,张建成,杜俊杰,牛自勉*
(1.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2.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山西 太谷 030815)
水果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农业产业,也是山西省中南部部分县区农业的主导产业[1-2]。目前山西省水果栽培总面积超过了60万hm2。由于其丘陵果园生态环境条件优良,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优质水果产地。目前山西省苹果、梨等水果栽培主要采用乔化密植模式。该类型果园早果丰产性较强,早期产量较高,但进入盛果期随着树冠增大树冠郁闭问题逐年突出[3],需进行果树高光效树形改造[4]、精细整形修剪、减密间伐技术的应用系统提升果实品质[5-14],也需要借助果树矮化砧木和矮化栽培技术[15-17]的应用解决果园郁闭问题。近年来山西省水果产业体系和国家苹果药肥两减项目技术团队以生产问题为导向,在技术研发、示范与集成的基础上[18]提出了以下5项山西省水果优质高效生产主推技术。
1 苹果高光效开心树形标准化改造技术
1.1 技术概述
1.1.1 技术基本情况
技术主要针对山西省及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苹果生产上现有成龄乔化果园普遍出现树冠郁闭、光照恶化问题,以山西省农科院、山西农业大学近年来研究形成的苹果高光效树形为依托,采用“上部适度落头、下部依次提干、中部培养主枝、建立长轴枝结果体系”的技术路线,将生产上原来应用的小冠圆头树形逐步改造成为通风透光的水平叶幕开心树形,基本解决现有果园郁闭问题,并显著提高了果实品质,增加了果园经济效益,实现果园提质增效目标。
1.1.2 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该技术1999年开始在山西省运城市研发试验,2004年获得幼树改造的阶段成果,并开始在运城市、临汾市苹果生产上应用。2005年以来,按照“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应用”技术方案,在苹果高光效开心树形盛果期果园、成龄果园树形改造研究成果问世的同时,树形改造技术也稳步推广应用,目前山西省苹果生产上应用面积3.3万hm2以上。
1.1.3 提质增效情况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后果园产量保持稳定,但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显著增加。据运城市示范果园的统计结果,成龄果园标准化树形改造完成后,果园修剪用工减少30%。光照增加30%,优质果率增加30%,经济效益增加30%。
1.2 技术要点
针对现有果园存在的树冠郁闭、品质下降问题,采用“高提干、再落头、减主枝、增果枝”的核心技术,标准化进行苹果高光效树形第2期整形修剪技术改造,实现“降低枝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技术经济目标,为山西省苹果提质增效建立标准化技术产业样板。
1.2.1 核心技术
1)高提干。在第1期提干的基础上进行第2期提干,锯除1~2个低位主枝,干高增加到170cm以上。2)再落头。在树冠上部原来落头的基础上进行第2期疏枝落头,疏除1~2个高位主枝,树高降低到300~350 cm。其中山地果园300~320 cm,平地果园300~350 cm。3)减主枝。在树干中部区域优选主枝,并根据树冠空间方位、角度、枝组结构区分永久性主枝和临时性主枝,并分年度疏除临时性主枝,使全树主枝数量由6~8个减少到3~4个。4)培养长轴果枝。采用“1年成枝,2年成花、3年结果、4年下垂”的技术路线,培养新的长轴结果枝,实现枝组更新,连续结果。
1.2.2 配套技术
1)苹果高光效果园动态间伐技术;2)苹果优质生产花果调控技术;3)果园限制性生草技术土壤培肥技术(人工生草或自然生草);4)果园有机施肥及平衡示范技术。
1.3 适宜区域
山西省中南部苹果产区及我国黄土高原同类气候地区。
1.4 依托单位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山西省果业工作总站。
2 乔化郁闭果园盛果期减密间伐综合管理技术
2.1 技术名称
郁闭果园盛果期减密间伐综合管理技术。
2.2 技术概述
山西省苹果、梨树生产上现有果园多为乔化密植果园,果园密度大,目前采用苹果开心树形改造技术将纺锤树形结构改造成为开心树形结果,解决了树冠结构上下郁闭问题,但在现有密度条件下树冠前后左右水平空间郁闭问题仍然难以调节,因此需要采用不同方式的果园间伐技术,降低果园密度,改善果园光照,提高果实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并大幅度延长果园经济寿命。
2.3 增产增效情况
果园间伐最初1~2年产量小幅下降,其后产量稳定。由于果实品质提高,因此果园效益增加。
技术要点:1)第1期果园间伐:在树龄8~12年时进行第1期果园间伐。该期间伐采用隔株或隔行间伐方法一次性降低果园密度,使果园平均密度由每667 m250株左右降低到每667 m225株左右。丘陵坡地果园树势中庸,第1期间伐一般采用隔株间伐,以获得适宜的果园行间;肥水较高的平地果园,该期采用隔行间伐能够获得较大的果园行距,有利于果园机械作业。同时为了缓解株间距离过小问题,需要采用永久株与临时株区分修剪。间伐后的果园密度:隔株间伐果园:株距500~600 cm,行距350~400 cm。隔行间伐果园:行距700~800 cm,株距350~400 cm。2)第2期间伐:果园树龄15~20年期间,随着树龄的增加果园二次郁闭问题出现,需要进行第2期果园间伐。第1期进行隔株间伐的果园第2期进行隔行间伐;第1期进行隔行间伐的果园第2期进行隔株间伐。间伐之后使果园平均密度由每667 m225株左右降低到每667 m210~15株。其中丘陵山地果园最终密度为每667 m215株左右,平地果园每667 m210~13株。间伐后的果园密度:平地果园,株距600~700 cm,行距700~900 cm;海拔800 m以上的丘陵果园,株距500~600 cm,行距650~800 cm。
在实际应用上,也可采用随机间伐的方法,即果园留壮树,去病树;留大树,去弱树;留整树、去残树,在果园由高密度向中低密度间伐过渡过程中,促进全园树体整齐发育,并在正常管理条件下将果园经济结构寿命延长到50年左右。
2.4 适宜区域
山西省中南部现苹果、梨产区及国内同类气候地区。
2.5 注意事项
果园间伐技术不当可能导致产量阶段性下降,需要在树形改造循序渐进改造的基础上,严格设立临时株或临时行,并区分修剪。
2.6 技术依托单位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
3 苹果矮化栽培标准化整形修剪技术
3.1 技术概述
3.1.1 技术基本情况
苹果矮化栽培在山西省起步较晚,近年来各地陆续建立了小规模的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果园,但相关的栽培技术,尤其是整形修剪技术储备不足,果园管理不到位,影响了产业发展积极性。为了促进本省矮化苹果产业的顺利发展,本技术以山西省农科院在山西省中南部新建立的幼树苹果矮化密植果园为基地,通过新砧木、新树形的应用,提出了本省苹果矮化栽培早果丰产标准化管理技术。
3.1.2 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1985年以来,山西省农科院有关单位先后培育了SH系、SC系苹果矮化砧木,审定相关砧木新品种5个,在我国北方产区苹果得到了小规模应用。近年来,本省通过国际合作途径引入了意大利M9-t337苹果矮化砧木新品种,进一步加快了苹果矮化栽培产业发展。目前全省苹果矮化栽培应用面积1万hm2左右。
3.1.3 提质增效情况
苹果矮化栽培果园早果丰产,果园前期经济效益较高。根据运城市的调查结果,SH、SC及M9标准化整形修剪果园,能够实现“1年促干、2年结果、3年丰产、5年盛果”的技术经济目标,果园5~10年期间比乔化果园增产30%以上,经济效益增加20%~30%。
3.2 技术要点
该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合理选择国内外适宜的苹果矮化砧木,同时因地制宜地开展不同目标树形的标准化整形修剪,实现“1年促干、2年结果、3年丰产、5年盛果“的技术经济目标。
3.2.1 核心技术
1)矮化砧木选择:山西省南部地区(年均温10 ℃以上地区)选用国外引入的M系自根砧木嫁接乔化苹果品种;山西省中北部地区(年均温10 ℃以下地区)选用山西省培育的SH、SC系中间砧木嫁接乔化或短枝型苹果品种。2)矮化苹果树整形修剪:乔化品种/M系自根砧砧穗组合或短枝型品种/SH、SC系中间砧组合,采用细型主干树形或细长纺锤树形,保持树体高度300~350 cm,树干高度60~70 cm,在主干上均匀排列30~35个结果枝组。结果枝组开张角度90°~120°,长度50~70 cm,树冠枝展110 ~130 cm。3)矮化—半矮化苹果树整形修剪:乔化品种/SH、SC系矮化中间砧组合,采用自由纺锤树形与小冠开心树形交替模式整形修剪。1~10年生果园采用自由纺锤树形修剪,维持树体高度350 cm左右,树干高度80 cm,主干上均匀排列结果枝组20~25个。10年以上果园,通过提干落头采用小干开心树形整形修剪,保持树高260~300 cm,主枝3~5个,主枝开张角度70°~90°,结果枝90~120 cm,树冠枝展350~400 cm。
3.2.2 配套技术
1)苹果矮化果园大苗定植技术;2)苹果生长季整形修剪技术;3)果园限制性生草技术土壤培肥技术(人工草&自然生草);4)果园有机施肥及平衡示范技术。
3.2.3 适宜区域
山西省中南部苹果产区及我国黄土高原同类气候地区。
3.2.4 依托单位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
4 设施葡萄优质丰产标准化栽培技术
4.1 技术概述
4.1.1 技术基本情况
技术主要针对山西省设施栽培架式多样,栽培模式郁闭,丰产性差,果实品质低等问题,以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近年来研究集成的设施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19-20]为依托,通过不同品种的架式选择,花果管理,设施内温湿度的调控等关键技术的应用,逐渐在设施内推广“广”字形架“Y”字整枝方式或“T”字形架,结合萌芽前芽眼处理,疏花整穗等技术,达到提早上市和提升果实品质,增加设施栽培经济效益的目的。
4.1.2 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该技术2003年开始在山西省晋中市研发试验,2005年开始结果,获得的阶段成果,开始在太原市大同市设施葡萄生产上应用。2008年以来,按照“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应用”技术方案,在山西省设施葡萄新建园上大面积推广,目前该技术山西省内推广面积达0.2万hm2以上。
4.1.3 提质增效情况
设施葡萄优质丰产标准化栽培技术应用后比前些年推广的技术果实能提早成熟20 d左右,通过疏花整穗果实品质提升20%,同时简化的修剪技术,冬季修剪技术一教就会。经济效益增加15%。
4.2 技术要点
针对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架式架面低,修剪难度大,架面郁闭等问题,采用“针对品种选架式,加强花果管理,温湿度控制”等关键技术,标准化实施新建果园建设,实现提早上市,提升果实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目标,为山西省设施葡萄提质增效建立标准化的栽培模式。
4.2.1 核心技术
1)架式选择。针对不同的品种选择不同的架式,长势中庸或弱的品种选用“广”字形架“Y”字整枝方式,长势强旺的选用“T”字形架。第1道铁线提高到80 cm,结果部位提高,通风透光。2)萌芽前进行石灰氮处理,提早萌芽20 d左右。3)疏花整穗。每穗控制在0.5~0.75之间,穗形圆柱开或圆锥形;每667 m2控制产量1 500 kg左右。4)极短梢修剪。冬季修剪采用极短梢修剪,留2~3个芽眼,简化修剪方法,节省劳动力。
4.2.2 配套技术
1)设施葡萄温湿度管理技术;2)设施葡萄土肥水管理技术;3)设施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4.2.3 适宜区域
山西省葡萄产区及国内同类气候地区。
4.2.4 依托单位
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
5 玉露香梨品质提升果园管理技术
5.1 技术概述
5.1.1 技术基本情况
玉露香梨是山西省近年来重点推广的梨树新品种,但在推广应用期间陆续出现了果形畸形、着色不良、风味变淡等问题,影响了产业健康发展。为此,近年来山西省水果产业技术体系有关专家以体系项目为依托,与隰县、汾西县有关技术部门合作,进行了玉露香梨品质提升的试验示范,通过梨树高光效果园建设、优质丰产[21-22]关键技术的应用,凝练出了品质提升果园管理技术。
5.1.2 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近年来该技术开始在隰县、汾西县、平陆县、原平市等地示范应用,全省累计应用面积0.4万hm2左右。
5.1.3 提质增效情况
根据隰县、原平市的调查结果,技术应用后玉露香梨果形端正度提高40以上,优质果率提升30%左右,果园经济效益增加30%以上,并带动了区域品牌的提升。
5.2 技术要点
5.2.1 核心技术
1)高光效开心树形整形修剪技术。幼树定植后到树形结构稳定期间(20~30年),根据产地环境条件进行2~3期以“基本提干、上部落头、中部选留主枝、培养长轴果枝”为核心的整形修剪。到树形结构稳定期形成标准化高光效开心树形模式,即树体的主干高度保留1.5~2.0 m,树体高度2.8~3.3 m,全树保留3~4个永久性主枝。主枝角度70°~80°,每一个主枝上保留1~3个大型侧枝。主枝及大型侧枝上培养长轴结果枝,结果枝长度120~180 cm,高、中、低错落有序,松散下垂结果。2)果园分期间伐技术。在树龄8~10年左右时进行第1次果园间伐,主要采用隔株间伐方法。在树龄15~20年生时进行第2次果园间伐,最终果园株行距为6 m×(7~8) m。3)花果调控技术。采用疏花序、疏花朵及疏果定果技术,分期疏除过密花果、畸形果、偏斜果、果面凸起果及果小果实,保留下垂生长、果形端正、果面平滑的优质果,并控制果园产量每667 m22 000~2 500 kg。4)采前落果调控技术。采前2周内进行疏枝修剪,疏除树冠上中部徒长郁闭枝;同时在采前5~15 d针对性喷施生长调节剂(NAA、BA等),控制采前落果率5%以下。
5.2.2 配套技术
1)丘陵旱作果园雨季施肥技术(有机肥农家肥果园模式);2)梨树生长季拉枝整形管理技术;3)旱作果园限制性生草技术及土壤培肥技术(人工草&自然生草)。
5.2.3 适宜区域
山西省中南部苹果产区及我国黄土高原同类气候地区。
5.2.4 依托单位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