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0-12-15姜亚乐
姜亚乐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孟津 471100)
近几年我国畜禽养殖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养殖场户的养殖密度较大,一旦爆发动物疫病,会导致大量动物死亡,如非洲猪瘟等,对畜禽养殖行业及食品行业造成较大影响,经济损失严重。同时,动物疫病还会引发人畜共患病,危害人体健康。可见,对动物疫病的防控具有鲜明现实意义。
1 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存在问题
1.1 缺乏疫病防控意识
在养殖场户中,部分规模化养殖场的管理者对动物疫病相对重视,在饲养管理中采取一定措施,如消毒、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等。而部分基层养殖户文化素养不高,对动物疫病的认识不全面,在动物饲养中存在侥幸心理,对圈舍的消毒不到位,死亡动物直接丢弃,易引发动物疫病,扩大病毒传播范围。
1.2 疫病防控技术滞后
受资金不足影响,部分基层防疫站的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滞后,并未为防疫人员配置先进的硬件设备,导致动物疫情得不到及时诊断与控制,不利于动物疫病的有效治疗,扩大动物疫病的影响范围,对区域内的畜禽养殖产生负面影响。例如,部分基层防疫站未配置便携式冷藏冰箱,疫苗存储不合理,影响药效发挥,动物疫病防控效果显著降低。
1.3 防控人员素养不足
防控人员是动物疫病防控的主体,动物疫病防控宣传、诊断、治疗等工作,均要求防控人员具备综合素养,能够像养殖场户介绍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性,为养殖场户提供有效指导,及时发现养殖场户畜禽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将动物疫情控制在萌芽阶段。但实际上,动物疫病种类繁多,防控工作复杂,部分基层防疫人员对动物疫病的认识不全面,难以发挥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
2 基层动物疫病防控问题解决对策
2.1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宣传
针对养殖场户对动物疫病防控的忽视,基层动物防疫人员需加强宣传,使养殖场户明确动物疫病对畜禽养殖的重要影响,引导其在饲养管理中应用动物疫病防治措施,保障畜禽的健康生长,减少动物疫病出现的概率。
以某基层防疫站为例,安排防疫人员收集所辖区域内的畜禽养殖户信息,了解其养殖规模,组建微信群或QQ群,定期向群内发放动物疫病防控资料,为避免养殖场户难以耐心阅读宣传文本资料,防疫人员创新宣传方式,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展示动物防疫相关政策法规,使养殖场户明确动物养殖中的规范操作和违法行为,并以非洲猪瘟为例,展示养殖场动物疫病爆发的状况,使养殖场户意识到动物疫病对自身的影响,提高养殖场户的重视。同时,防疫人员去到生产一线,开办宣讲会,以赠送饲料和消毒剂的形式,吸引养殖场户参与,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间接动物疫病的症状、流行特点及防控要点,深化养殖场户对动物疫病的认识,确保养殖场户能够及时发现畜禽的异常状况,及时控制动物疫病,避免动物疫病影响扩大,保障区域养殖业安全。
2.2 引进先进疫病防控技术
针对基层防疫的技术与设备落后问题,基层防疫站需加大资金投入,为基层防疫人员配置新型检疫设备,引进先进疫苗和药品,提高基层动物疫病防控水平,避免动物疫病爆发。以某基层防疫站为例,管理者根据基层动物疫病防疫标准,明确防疫工作内容,分析防疫站所需的仪器设备,在现有资金的条件下,尽最大限度选择先进、精度高的检疫设备,提高检疫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同时,为保障动物疫病防控资金的最大化利用,管理者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实现专款专用,如用于检疫设备采购的经费,不可用于疫苗采购或防疫人员补贴,缩短基层防疫站和动物疫病防控领先水平的差距,提高防控技术水平,使动物疫病得到有效监管与控制。
2.3 加强疫病防控队伍建设
在畜禽养殖中,畜禽疫病种类繁多,其不断表现出新病情和新症状,对防疫人员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基层防疫站需加强动物疫病防控队伍建设,引进优秀人才,并对防疫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防疫人员的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使其符合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求,提高动物疫情处置及防控能力。
以某基层防疫站为例,管理者邀请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高级技术人员为培训师,讲述基层防疫人员的职责,介绍动物疫病中动物疫情报告程序,疫苗的使用、管理及接种操作规程等;示范免疫卡、档案及上报表格的填写;分享前瞻性动物疫病学术理论,拓展动物疫病防治知识,深化防疫人员对动物疫病防控的认识,强化防疫人员的业务素养,规范防疫人员的工作行为,保障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的有序开展。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中,养殖户的疫病防控意识不强,防疫人员采取的技术滞后,且专业素养不足。通过本文的分析,防疫站需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引进先进疫病防控技术,加强疫病防控队伍建设,从理念、技术和人员三方面入手,加强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保障养殖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