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保护地蔬菜缺钙因素及对策
2020-12-15张健
张 健
(翼城县菜业服务中心,山西 临汾 043500)
目前,保护地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因钙元素缺乏导致的生理性问题越来越多,如黄瓜烂头、瓜条皴裂、番茄脐腐病、裂果、膨果慢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蔬菜品质和产量。为了降低蔬菜缺钙对菜农经济效益的影响,现对蔬菜缺钙症状、影响钙肥吸收的因素及对策进行总结。
1 蔬菜缺钙症状
蔬菜缺钙时,植株的顶芽、侧芽、根尖等分生组织首先出现缺素症,植株生长受阻,节间较短,植株矮小,幼叶卷曲畸形、脆弱,多缺刻状,叶缘发黄,逐渐枯死,叶尖有黏化现象;果实出现“蒂腐病”或“脐腐病”,这些都是蔬菜缺钙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下面对黄瓜、番茄、大白菜、芹菜和萝卜缺钙症状进行描述。
1.1 黄瓜缺钙症状
黄瓜叶缘、叶脉间有白色透明腐烂斑点,严重时脉间失绿,植株矮化,嫩叶上卷,瓜小无味,花小呈黄白色。在保护地常发生在黄瓜植株生长1 m左右时,在温室冬季阴雪天气期间、温室放风口及2个山墙附近,常出现黄瓜龙头叶片干边,严重时导致生长点消失。
1.2 番茄缺钙症状
幼叶顶端发黄,植株瘦弱、萎蔫,叶柄卷缩,顶芽死亡,顶芽周围出现坏死组织,根系不发达,根短,分枝多,呈褐色。果实易发生空洞果或“脐腐病”。
1.3 大白菜缺钙症状
植株矮小,幼叶和茎、根的生长点出现症状,从结球初期至中期,在一些叶片的叶缘部发生缘腐病,内叶叶尖发黄,呈枯焦状,俗称“干烧心”。
1.4 芹菜缺钙症状
幼叶早期死亡,生长细弱,叶色灰绿,生长点死亡,小叶尖端叶缘扭曲、变黑。
1.5 萝卜缺钙症状
生长点受损,心叶枯卷,根尖枯死,易产生歧根等症状。
2 影响蔬菜缺钙的因素
2.1 土壤恶化
设施蔬菜因常年连作重茬种植,再加上长期施肥不平衡,造成土壤酸化、盐渍化、板结等问题严重,不仅影响土壤有效钙素含量水平,而且会因根系生长不良导致根系吸收钙素受阻。
2.2 根系受伤或温度不适
由于钙本身移动性差,其吸收主要靠蒸腾拉力来完成,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都可影响钙的吸收,如土壤过于干旱、浇水不当、施肥不当导致根系受损,或温度过高、过低影响根系对钙的吸收,造成蔬菜缺钙。
2.3 施肥不合理
菜农由于追求高产,氮、磷、钾肥使用量过高,土壤中营养元素失衡。氮、钾肥过量与土壤中钙离子产生拮抗,使蔬菜根系吸收钙肥受阻,导致蔬菜缺钙;磷肥的大量使用,使土壤中的钙离子被固定,活性下降,难以被蔬菜吸收利用,导致蔬菜缺钙。
3 解决蔬菜缺钙的对策
3.1 前期预防
3.1.1 改良土壤
土壤是蔬菜生存的根本,如果土壤已经出现盐渍化、板结、酸化等现象,必须进行改良,否则蔬菜很容易缺钙,如土壤表现白、红霜或绿苔等现象,表明土壤已经盐渍化。综合改良土壤措施:深翻土壤,打破犁底层,一般深30~40 cm;增施大量秸秆有机肥,通过秸秆有机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进而吸附土壤盐分;夏季高温闷棚;种植玉米、豆科作物;灌水压盐等。
3.1.2 养护根系
从蔬菜定植开始,多次应用复合甲壳素500倍液进行灌根或每667 m2冲施1~2 kg复合甲壳素进行多次养根,通过强大根群吸收土壤中的钙素。
3.1.3 调节温度
根据不同蔬菜种类对温度的不同需求,及时调整保护地温度。夏季采取通风、遮阴、喷水、地面铺草等措施降温,冬季采取覆盖、加厚保温层、加温等措施进行加温,避免高温、低温影响蔬菜根系对钙素的吸收。
3.1.4 合理施肥
避免过量使用复合肥或水溶肥。如果土壤出现盐渍化,停止使用复合肥;使用水溶肥时,注意选择优质水溶肥,每667 m2滴灌水溶肥5~8 kg,防止过量使用,水溶肥配方要平衡,并与高钾肥交替使用,防止应用钾肥过多抑制钙素吸收。
3.1.5 合理浇水
避免土壤过涝、过旱,保证蔬菜根系正常吸收钙质元素。浇水时注意观察土壤墒情和苗情,当土壤见干见湿时进行,每次浇水量要做到小水轻浇,防止大水漫灌。
3.2 发病后的防治
3.2.1 叶面补肥
蔬菜缺钙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叶面和果面补钙,一般喷施浓度:氨基酸钙0.2%、硝酸钙0.2%~0.5%、螯合钙1 500~3 000倍液,从坐果期开始,喷施3~4次,每次间隔7~10 d。
3.2.2 土壤补肥
在叶面补充钙肥的同时,还可通过土壤施肥补充钙素,在施底肥时,应用甲壳素有机肥作底肥,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机肥1 000~2 000 kg;在果实膨大期,每667 m2施入硝酸钙水溶肥5~10 kg,连续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