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与玉米套种高产创建措施与成效①
2020-12-15鲁绍凤龚声信涂云超
鲁绍凤 龚声信 吉 永 全 勇 沈 阳 岳 银 涂云超
(1云南省昭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云南昭通 657000;2云南省昭通市农科院 云南昭通 657000;3云南省镇雄县农技推广中心 云南昭通 657000)
高产创建是粮食生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之一,2008年开始,农业农村部在全国开展高产创建,以高产为目标、以万亩片为单元,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创造了一批高产典型。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民优惠政策,粮食生产迎来大好机遇。本文通过在向乐村实施马铃薯与玉米套种高产创建项目,有效改变了向乐村农户长期粗放种植的习惯,提升了农业资源化综合利用效果,提高了向乐村马铃薯及玉米等粮食生产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马铃薯与玉米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极大贡献,为向乐村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向乐村马铃薯与玉米生产现状
镇雄县牛场镇向乐村距离牛场镇政府12 km,下辖16个村民小组,1 082户,5 057人,农业人口4 853人,劳动力2 497人。向乐村平均海拔1 700 m,年平均气温10.3 ℃,适合种植玉米、土豆、小麦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798.7 hm2,林地606.7 hm2,人均耕地0.159 hm2。2016年粮食作物面积633.3 hm2,其中玉米233.3 hm2,产量为 250 kg/667m2,马铃薯266.7 hm2,产量为1 050 kg/667m2。
马铃薯与玉米套种高产创建目标任务:目前,在镇雄县牛场镇向乐村因地制宜举办规格化间套种技术示范样板28 hm2,带动推广666.7 hm2,平均增粮30 kg/667m2以上。
2 实施措施
2.1 实施方式
通过建立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大面积实现增产增收。在乡、村进行样板示范,召开专业技术现场培训会,发送技术资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标语、科技赶场等宣传工具,使马铃薯与玉米间套种技术家喻户晓,提高技术到位率与入户率。
2.2 实施技术
做到“七统一”,即:统一技术方案、统一良种、统一节令、二半山区玉米统一地膜覆盖、统一规格化种植、统一控释肥技术、统一病虫害防治。玉米推广杂交良种、规格化间套种、地膜覆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马铃薯推广脱毒良种、规格化间套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控释肥采用一次施用免追肥,主要作用是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1]。
2.3 组织领导
自2016年向乐村开展马铃薯与玉米套种高产创建项目以来,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市、县、乡、村、工作队联合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组与项目执行组,领导组主要负责实施方案的制定、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技术组主要负责技术方案制定、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培训、现场测产等工作。
2.4 技术指导培训
按照马铃薯与玉米套种高产创建实施方案要求,在组织项目实施过程中,邀请植保站专家对向乐村农户就玉米马铃薯“二套二”种植模式及控释肥的使用进行现场培训;在玉米及马铃薯生长的不同时期,专家、农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查看、现场指导与入户咨询,采取面对面指导、手把手传授,为农户答疑解惑,及时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2]。
2.5 加强督促指导
为加强对增产项目的管理,领导组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关键农时组织人员对人员到位情况、地块落实情况、技术到位情况、资金到位与使用情况等关键工作进行检查督促。
3 栽培技术
3.1 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
选择玉米品种时,矮山河谷地区选用抗病优良品种‘金禾5号’,海拔相对较高地区(鲁坤村民小组)选用‘镇单三号’;马铃薯选用抗逆性较强、丰产性较好、适应性较强的‘青薯9号’。
3.2 统一种植节令
马铃薯2月20日~3月1日种植结束;玉米3月20日开始播种,4月10日前种植结束。
3.3 统一玉米套马铃薯“二套二”规格化种植
实行拉绳划线,统一行向、幅带及密度。幅带1.90 m下线,马铃薯2 200塘/667m2(小行距0.40 m、株距0.30 m、与玉米间距0.55 m);玉米3 000株/667m2(小行距0.40 m、株距0.23 m、与马铃薯间距0.55 m)。
3.4 玉米统一实行直播单株定向密植
种子准备:选择成熟、饱满、芽口明显的种子,在播前1~2 d进行浸种催芽,浸种24~36 h(中间换1次清水),待种子吸足水分后,取出置于通透条件良好的器具中用湿纱布盖严,保持湿度催芽2 d,待种子胚根芽已快长出时及时播种[3]。
定向播种:播种时在平整好的墒面上按规定行距拉绳开沟,沟深10.0~13.3 cm,施上农家肥、化肥,浇足水待水分吸干后,按0.23 m株距错窝下种,种子要求平放,芽沟面向天空与玉米行向垂直,2行玉米的脚尖朝内相对,然后覆土。
3.5 统一地膜覆盖
玉米实行地膜覆盖,一筒地膜(15 kg)覆盖面积0.13 hm2的地。
3.6 统一实施控释肥技术
玉米地每667m2施用玉米专用控释肥1包(40 kg),马铃薯地每667m2施用马铃薯专用控释肥1包(40 kg),只施用1次无需追肥,以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
3.7 统一实行田间管理与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
玉米应在播种时多育10%以上的苗留作补苗,以保证达到苗全、苗齐、苗壮、苗匀。5~6叶期做第1次薅锄;玉米10~13叶期做第2次薅锄;马铃薯在苗高16.7~20.0 cm时进行薅锄,现蕾开花期进行高培土;示范区内在春季注意抗旱保苗,雨季作好排水防涝。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分2次用钾霜灵锰锌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用5%拟除虫菊酯(来福灵)2 000~2 500倍液防治玉米粘虫;用5%定虫脒1 000~1 500倍液或10%吡虫啉3 000~4 000倍液防治蚜虫;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用65%代森锌、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800~1 000倍液,分2次防治玉米大小叶斑病。
3.8 适时收获
马铃薯收获时确保植株叶色由绿逐渐变黄转枯,茎叶大部分枯黄;块茎脐部与着生的匍匐茎不需要用力拉即可以分离;块茎形成老化成熟的表皮(薯块间摩擦通常不会掉皮)。玉米在成熟期全田90%以上的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叶枯白,籽粒变硬及时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
4 实施效益
4.1 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通过田间测产,马铃薯‘青薯9号’平均单产1 227.3 kg/667m2,与当地主栽马铃薯品种(1 044 kg/667m2)相比,增产 183.3 kg/667m2,增幅达17.6%,马铃薯平均单价1.2元/kg,增收220.0元/667m2;玉米‘金禾5号’平均单产375 kg/667m2,与当地对照品种(241.5 kg/667m2)相比,增产133.5 kg/667m2,增幅达55.3%,‘镇单三号’平均单产395 kg/667m2,与当地对照品种(257.5 kg/667m2)相比,增产53.4%,按玉米‘金禾5号’平均单价2.7元/kg,当地玉米品种3.3元/kg计算,玉米增收215.6元/667m2。综合玉米套种马铃薯模式,增收435.6元/667m2,增产增收效果明显。28 hm2共计增收18.3万元,按辐射推广666.7 hm2计,则可增收435.6万元。
4.2 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的投入
优质高产抗病品种的选育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作物的产量,改善了作物的品质;控释肥采用一次性施用及地膜覆盖有效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既节省了生产用工,又提高了玉米马铃薯的产量,极大提高了老百姓的积极性;控释肥施用还大幅度降低了农田污染,改善了示范区农田生态环境[4]。
4.3 农户栽培技术明显提高
通过在牛场镇向乐村实施玉米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农户科技意识明显提高,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中耕除草、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科学种植管理水平得到改善,科技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
4.4 精准扶贫工作得到促进
发展产业是实现贫困地区脱贫的根本之策,唯有产业扶贫,才能确保农户持续增收与支撑脱贫,减少返贫,才能有效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才能使以自力更生为本、靠发展产业增收脱贫的思想深入人心。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与精准扶贫相衔接,在物资发放、技术培训和指导中侧重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了项目实施与精准扶贫相互促进。
5 结语
通过对挂钩帮扶村向乐村实施玉米马铃薯套种高产创建技术,实现了全村玉米与马铃薯总产的增加,促进了农民增收。有效激发了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内生动力,使向乐村产业增收在脱贫攻坚战略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