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款北京奔驰C260L行驶中发动机舱盖突然弹起

2020-12-15河南刘勤中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20年9期
关键词:舱盖保险杠铰链

◆文/河南 刘勤中

故障现象

一辆2019款北京奔驰C260L(CODE 809),搭载264.915型发动机,VIN/FIN码为LE42051771L******,行驶里程为9 672km。车主反映该车行驶中发动机舱盖后部突然弹起。

故障诊断与排除

电话中与车主进行详细沟通得知,起步后,车辆正常行驶一小段距离,还没有驶出小区大门,发动机舱盖后部突然弹起,随后仪表台上显示“保护式发动机罩故障,参见用户手册” (图1)。此前车辆并未经过大坑,路面都很平整,也未撞击任何小动物、物体和行人,且车辆其他功能未出现过异常现象。由于当时车主距离我店较远,且有急事要办,电话咨询我店后,车主临时自行将发动机舱盖按下后继续上路行驶。办完事后,车主才将车送到我店进行检修。

图1 故障车仪表台上的提示信息

查询该车车籍卡发现,故障车包含CODE U60,即装配有行人保护-保护性发动机舱盖系统。

汽车行人保护系统是指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尽可能降低因碰撞对行人造成伤害的系统,包含被动保护技术和主动保护技术。被动保护技术包括吸能保险杠、软性发动机舱盖材料、大灯及附件无锐角设计等;主动保护技术包括辅助制动系统(BAS)、主动式发动机舱盖、前保险杠安全气囊和前风窗安全气囊等。

从2010年7月,我国开始执行国家推荐标准(非强制标准)GB/T 24550-2009 《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许多中高端品牌和车型在优化发动机舱盖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主动发动机舱盖技术,通过前保险杠压力传感器(图2)来检测行人碰撞事故。如果传感器检测到发生了行人碰撞事故,系统会在短时间内利用专门的升高机构将发动机舱盖后部抬起一定的距离,当行人的头部或躯干与机舱盖发生撞击时,能够获得更多的缓冲空间,避免行人与刚性较强的发动机机体发生猛烈碰撞。

安装在左右两侧前保险杠上的行人保护传感器通过软管相连,发生碰撞时,变形会使软管中的压力增大。辅助防护系统(SRS)控制单元通过评估行人保护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决定是否触发行人保护。当行人保护被触发时,发动机舱盖被两个位于舱盖铰链下左右两侧的提升装置(图3),在 A柱区域升起大约8cm,

从而扩大发动机舱盖和下方部件之间的空间。额外增加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从而减少对行人的伤害程度。车辆与其他物体(如电线杆、路标或粗大的树枝)相撞时,可能会误触发行人保护系统,但升起发动机舱盖不会对辅助防护系统的触发行为产生其他影响。行人保护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如图4所示,电路图如图5所示。

连接专用诊断仪进行快速测试,辅助防护装置控制单元N2/10中设置有2个当前状态的故障码:B273113-右后发动机舱盖升降器的引爆装置存在功能故障,A+S;B273013-左后发动机舱盖升降器的引爆装置存在功能故障,A+S(图6)。

图4 故障车型行人保护系统原理图

图5 故障车型行人保护系统电路图

图6 故障车上存储的故障码

查看辅助防护装置控制单元N2/10中“保护性发动机舱盖”的实际值,两侧的保护性发动机舱盖引爆装置点火回路的电阻值均为255Ω,标准值为1.9~6.1Ω(图7)。

根据系统的工作原理、故障码、实际值分析,导致发动机舱盖引爆装置在行驶中触发的可能原因有:

1.车辆前部发生了撞击(如小动物、路桩、电线杆、路标或粗大的树枝);

2.传感器连接软管安装异常,如扭结、弯折或铺设不当;

3.产品质量问题,如系统设计过于灵敏。

仔细检查车辆前部,未发现任何撞击痕迹,保险杠既没有被挤压变形,也没有修复的痕迹。进一步拆检,未发现传感器连接软管的安装问题,如扭结,弯折或铺设不当。

故障码冻结数据显示,该车故障是在里程为9 664km时出现的,但辅助防护装置控制单元N2/10和控制单元LOG内都没有撞击记录。打开发动机舱盖检查发现,左侧和右侧保护性发动机罩引爆装置已触发,且舱盖铰链已变形(图8)。

由于无法确定引爆装置触发的原因,于是咨询厂家工程师,得到的回复是: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约束系统出现故障,安全气囊控制单元中没有内部故障,并且没有针对性的故障记录器,如果仔细检查前保险杠内部和外边有挤压的痕迹,将以善意支付修理费,更换已损坏的左侧和右侧的发动机舱盖点火管以及两侧的铰链。

也就是说故障原因可能是由于系统过于灵敏,导致了左侧和右侧保护性发动机罩引爆装置在行驶时在未发生物体撞击的情况下误触发,从使得车辆在行驶中发动机舱盖后部突然弹起。

更换左侧和右侧保护性发动机舱盖引爆装置和发动机舱盖两侧的铰链,该车故障被彻底排除。

维修小结

维修行人保护装置是需注意以下几点:

1.行人保护传感器仅作为包含压力传感器和连接软管的整套组件供应,不得将软管从压力传感器上分开, 因为这会引起故障。

2.对行人保护传感器或保险杠进行任何修理工作后, 一定要进行检查,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如动物啃咬痕迹、挤压痕迹等)引起的损坏,都应更换行人保护传感器。

3.如果因为事故撞毁保险杠,则一定要对碰撞缓冲器进行检测,如果碰撞缓冲器发生损坏或有故障, 必须将其更换,同时更换行人保护传感器。

4.在安装过程中,一定要小心地将连接软管铺设到碰撞缓冲器凹槽内,以确保其无任何扭结、扭转和张紧,如果铺设不当, 则会引起故障。

5. 引爆前,保护性发动机舱盖引爆装置上粘有条形码(图9), 发动机舱盖铰链如图10所示。引爆后,撑杆将弹出(图11)。

图10 引爆前发动机舱盖铰链状态

图11 引爆后撑杆弹出动

猜你喜欢

舱盖保险杠铰链
某型飞机座舱盖支座裂纹故障分析与排除
集装箱起重机舱盖板平台及其安全摆放优化控制方法
基于虚拟铰链打开机构的舱门提升机构研究
球铰链防尘罩抱紧力优化
汽车连接器带铰链护壳产品的塑料模具设计改进
某船折叠式舱盖滚轮耳板变形故障排查及修理
某汽车前保险杠顺序注射成型模具设计
汽车前保险杠大型薄壁注塑模设计
汽车前保险杠支架断裂缺陷分析及残余应力优化
吸能式汽车保险杠轻量化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