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村落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探讨

2020-12-14胡爱娟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保护性旅游开发古村落

摘要: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张,乡村空间的挤压,“古村落旅游”之风盛行。开发古村落丰富乡村旅游资源已势在必行,它为人们提供丰富文化内涵与重要历史价值。本文以浙江丽水下南山为例,分析古村落保护性开发的意义,在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的大前提下,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保护性开发古村落乡村旅游的措施。

关键词:古村落;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

古村落是指聚居年代久远,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历史村落。古村落乡村旅游是一种把古村落视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新型旅游方式,使人们远离都市生活去感受历史文化并回归自然。感受乡村文化,对自己过去的童年生活再次回味,或可以在乡村文化中看到与“当代”不同的“古老”文化。

一、古村落保护性开发的意义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赴农村考察,都格外关心当地的生态发展状况。在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习近平告诫大家:“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在洱海边的湾桥镇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保护情况时,他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保护好古村落这对于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心灵归属感,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年来,国内具有重要文物保护意义的古村落正在加速消失,虽然政府已经意识到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但古建筑基本在5-6年就需要重新修缮,如不能每年持续性投入资金修缮维护,古村落仍然是败落的命运。可见,通过市场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对古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是保护并传承古村落活态历史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2016年,浙江联众度假有限公司正式保护性开发建设“欢庭下南山原生态度假村”项目,建成一个高端原生态度假村。下南山古村落度假村位于浙江麗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已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现存民居依山而建,房屋呈阶梯状分布,建筑外貌是风格统一泥墙青瓦,屋舍古朴自然、错落有致,是瓯越风情古建筑的典型代表。下南山古村周边还有古堰画乡、东西岩等为首的一系列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该项目周边拓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二、古村落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原则

中国的古村落乡村旅游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为了促使古村落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开发古村落乡村旅游时可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独特性原则。古村落旅游规划关键是要形成独特性,需要与他们当地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相融合,设计出符合当地与时代特征的标志性建筑景观,单一的观光已经不能满足游客需要,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民俗文化和体验项目才能真正让游客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愿意一次两次很多次以至于良好的口碑推荐给别人的愿望。(2)保护并合理开发原则。随着古村落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加之旅游开发商因经济利益对古村落进行过度开发等因素,导致古村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坏。因此,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保护古村落的前提下促进所在地旅游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避免轻保护、重开发的行为。(3)可持续发展原则。它要求古村落乡村旅游的开发要和自然、人类生存环境及文化成为整体,持续利用旅游资源。不仅要与当代人的发展需求相适应,还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利益。(4)政府主导和居民参与原则。在政府的主导下取得开发古村落乡村旅游的政策、资金以及人才等支持,并协调各部门利益和责任,共同开发、保护古村落旅游资源,还需要在开发古村落乡村旅游时要重视原住民的参与,增强真实感和历史文化氛围,让当地居民真正从旅游业中获利,激发他们自觉保护古村落资源的主动性和开发古村落乡村旅游的积极性。

三、古村落保护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经费短缺,有效保护较难。古村落的需保护建筑多,年年有残损,年年需修缮,但各级财政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有限,需要年初预算,造成许多古村落、古民居因缺乏保护经费而得不到有效保护和修缮。(2)过度开发,保护意识淡薄,监管措施缺位。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保护古村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过度开发也会出现众多弊端。有的道路交通规划建设、宾馆和餐饮设施破坏了古村落的整体性。加上农村宣传教育力度不够,辐射面不广,农民受本身文化水平有限,改善生活条件的迫切愿望影响,出现折旧房建房,凡路水泥化,乡村两级管理者,思想认识还不到位,监管措施缺位。(3)古村的文化流失严重。

随着原居民逐渐迁出古村,古村的生活气息、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逐渐流失,最终使古村变成一个只有历史建筑物,而没有软文化的空壳。(4)盲目跟风,缺少特色,旅游服务不到位由于盲目跟风,大量古村落呈现出严重商业化,同质化;乡村旅游产品形式的单一,内涵缺乏,再加上旅游服务不到位,游客少,很容易昙花一现。

四、古村落保护性旅游开发的措施

(一)政府主导基础设施建设,处理好三者关系

一般可由政府负责交通、水电、通讯设施基础性的投入与建设,而景区的开发、日常管理、经营应由开发公司负责,依据市场规律经营古村落景区,同时将计划和市场相互关系处理好。由政府宏观监控开发公司,避免其盲目开发为以追求最大化的利益,使古村落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时要重视保护古村落的自然生态环境、动植物资源,尤其是要保护好古树名木,历史遗迹、古建筑群等不可再生的资源。但是政府应仅限于对古村落乡村旅游开发的宏观指导,避免横加干涉正常、有序的市场运营; 明确政府、当地居民和开发公司之间的关系,优化利益分配机制,使当地居民从开发中获益,提高生活水平,调动他们参与合理开发古村落乡村旅游的积极性。

(二)保障资金投入,合理市场运作

因为资金保障是合理开发古村落乡村旅游的基础和前提,但古村落往往缺少集体产业,自筹资金的难度较大。尽管开发古村落无法完全依赖政府财政扶持,但政府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来调动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的投资热情。进一步完善古村的旅游道路、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公共厕所、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通过有效保护并合理开发古村落,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主动申报中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大力吸引社会资金,或进一步申请专项资金等。通过政府、社会、集体几方投入,一起打造古村落乡村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投资格局,尽快完善古村落景区的配套设施,夯实古村落乡村旅游开发基础。如浙江联众公司以社会投资商的身份,将商业经营的活力注入下南山村,希望在古村落的保护、活化与利用上,与莲都区政府共同探索并实践出“下南山模式”,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将下南山建设成为国内古村落保护性开发的典范。

(三)保護并传承利用古村落的传统文化

古村落旅游的文化体验,就是旅游地提供情感性和体验性的消费活动,让旅游者在差异化体验和活动参与中追求身心享受,获得难以忘怀的经历和回忆,从而让旅游地和旅游者在文化互动作用中获得综合效益的最优化。古村落保护利用要与礼堂文化、农民文化乐园活动结合。乡音、方言、农家菜,说书、唱戏、赶庙会,祈福祭祖传家风,拜师学艺敬乡贤,是古村落的灵魂、血液和根脉,是村民乐享生活的常态,也应是古村落开发利用、“旅游留人”的法宝。还有古村落里房屋、巷弄、院落、河流、水口、古井、残垣断壁、一草一木,均是物质层面的保护利用对象,而发生于这些物质存在中的记忆、习惯、仪式、信仰、手工技艺等传统文化同样重要。

如下南山是浙江联众首个古村落保护性开发项目,是一个具有古村落休闲业态的“民宿村”,40幢不同的民宿,有不同的功能,同时也是一个开放平台:乡村创业学堂、民宿、创意工作室、手工艺空间、咖啡厅、书吧、会议室等各种多元素融合,通过“酒店+众创”模式,欲打造成一个古村落旅游生态圈。

1、保留村庄原生态村貌。如下南山将村落现状最大化的保留,传承并发扬瓯越吊脚传统建筑制式,仅在市政道路、景观配套等方面,根据本项目经营需求进行与现状风格一致的配套建设。保留原有风水布局,让静态的建筑与动态的流水交相呼应,营造水系环绕、流水曲觞。通过水系、绿植等景观环绕,营造高端私密的度假体验。

2、古建内部奢华舒适的配套设施。野趣的外部空间配以奢华的内部设施,将自然景致与人文关怀相融合。高标准的硬件设施、艺术的软装设计,满足住客高品质的生活及审美需求。而私人管家式服务更会有效保护客人的私密性。

3、村落活态手工艺、小吃、节庆等风俗习惯的保留与传承。联众公司已聘请下南山古村落的原住民加入到酒店的经营服务中,解决部分当地村民就业问题。下南山结合当地农事特色,举办各类农事、节事及相关活动,主要内容有:各类农事和花事、畲族三月三、太平枇杷节、下南山杨梅节等三十多种活动,让游客参与活动并体验到纯真原汁原味的当地文化。

(四)加强传播,提升古村落知名度和美誉度

古村落乡村旅游开发应充分调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利用现代微信、微博、抖音、现场直播等传播方式进行广泛的大众传播和高效的人际传播。具体可结合古村落特色举办节日庆典活动、乡村民俗活动; 邀请名人、学者参观考察及介绍文化风情等,成功吸引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扩大受众面,提高影响力;还可将古村落作为影视拍摄基地,和影视文化公司共同打造高品质的影视剧,快速树立古村落的特色品牌形象。热播影视剧将促进人们探寻历史的渴望,古村落再趁机推出影视剧主题旅游项目,引导游客们到拍摄地参观。如浙江淳安县下姜村,兰溪诸葛八挂村、丽水仙都等因拍摄一些电影和电视剧吸引游客参观,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刺激古村落乡村旅游的发展。

(五)加强服务管理培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古村落乡村旅游的合理开发不仅要保障硬件条件,也要提高旅游环境和旅游管理与服务。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管理队伍,成立发展古村落乡村旅游的管理部门、服务中心,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开发经营管理队伍,系统而全面地安排古村落乡村旅游的规划、招商引资和宣传促销等。(2)重视人才培训,形成旅游培训机制,对古村落乡村旅游的服务人员、导游员和营销员等实施专业培训,持续提高从业者素质,改善旅游服务。(3)注重强化信息化建设。需要对古村落乡村旅游及时建立信息资源库,实现对信息资源的交流、互通与共享,促进古村落乡村旅游的区域化、网络化发展,更好地全面管理与服务古村落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经营 。

总之,在过去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已经荡然无存,古村落作为一个保护相对完整的历史载体,是难能可贵的宝贵资源,需要我们科学地开发和保护,有效避免及减少当地原始自然古朴生态氛围的人为破坏,探索更多合理的开发措施和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尤蕾,鄂璠.为古村落找“活”路[J].小康,2016 ( 13 ) :70-72.

[2]赵明.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应重视的一些问题[J].美术大观,2015( 9) : 82.

[3]李霄鹤,兰思仁,余韵.古村落文化遗产及其保护性旅游开发[J],2015( 7) : 19-22.

[4]何侠.古村落乡村旅游的合理开发[J]. 农业工程. 2018(01):130-131

作者简介:胡爱娟(1962-),浙江淳安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系教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保护性旅游开发古村落
试论保护性耕作水土保持机理及其在朝阳县地区的推广建议
基于文化符号理论的旅游古村落景观设计研究
福建周宁:古村落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调查与研究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现状和推广
抗御多种不利因素 大力实施保护性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