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初探

2020-12-14张媛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衔接幼儿园小学数学

张媛

摘要: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学前教育时期就应该打好基础。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学到的知识对他们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教师不仅要完成这一阶段的数学启蒙任务,还应该与小学数学的课程衔接,为孩子们打下必要的知识与能力基础。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谈一谈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做好衔接工作。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引言:

数学知识是有一定抽象性的,很多幼儿升入小学后无法接受数学课程的难度,早早的产生了对该学科的抵触心理。出现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没有在学前教育阶段打好知识基础。小学低年级的数学知识点难度是较低的,只要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充分渗透,并避免越过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红线”,就能巧妙达成幼小衔接的目标。以下几项工作需要重点开展。

1.熟悉小学数学课程内容

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对小学教育的内容有足够的了解,并分析小学教材的知识特征,归类内容,按照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需求去灵活设计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满足幼儿打好数学基础的需要。因此,做好数学教育幼小衔接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开展调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小学数学教学材料,课程教育标准以及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等,将以上信息契合,根据幼儿的身心发育水平制定合理、科学的学前教育方案。

其次,熟悉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掌握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和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加强联系、沟通,特别要认真钻研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材,弄清幼儿园大班、学前班和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中的内在联系。

再次,对小学和学前班教学的管理,数学教学法,儿童学习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心理特征要有所了解和认识,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有的放矢地搞好数学的过渡衔接工作[1]。

2.为幼儿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新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也应该如此。只有从传统的“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老师的作用”的教育圈子中跳出来,才能体现新的“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学习现实问题的实践活动中接触数学、理解数学、学习数学,进而喜欢数学[2]。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因此,在幼儿对某件事感兴趣或 有疑问时,我们应该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并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进行思考、猜想、讨论、实践等,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幼儿感受到学习的重要和有趣,使他们对数学的学习更加主动积极。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无论是认识数的教育活动,还是简单加减法的教育活动,都应该联系幼儿生活。教师还可以通过模拟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使幼儿在接触数学时感到轻松、自然,并让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联系生活实践,使幼儿对数学理解更深刻、更生活化,幼儿可以初步感受到数学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在生活中。

4.做好教法的衔接

幼儿园教学直观形象,动静结合,玩中有学,寓教于乐。小学是直观又形象,动静结合,学中有玩,寓教于乐。学前班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园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小学课堂为主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减少幼儿园大班学前班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成分,使之逐渐转换为以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并调整作息时间,适当地延长上课的时间,使之接近

5.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学习的内容不同,采用的学习方法自然也不同,在学习能力上也应该为幼儿打下一定的基础。幼儿园的学习活动轻松,孩子们通常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没有课后作业,而小学的学习较为枯燥,课业学习压力增大,对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在大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尝试逐渐“放手”,让幼儿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尝试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同时,也要从“教知识”一步步过渡到“教方法”,为幼儿总结一些学习规律,从而更好的适应未来在小学中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6.教学管理的衔接

(1)科学制定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的初期生活作息制度,实现幼儿园与小学之间时间和环境的平衡过渡,适当增大课时,数学由每周2节增加到每周3节,教学时间由每节30分钟增加到每节35分钟—40分钟。(2)加强认识活动区、活动角的建设,使数学教育活动体现合理性。教师要精心思考和组织活动区数学环境布置,数学活动的进行。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儿童才能学习与发展相适应的有关经验,儿童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和发展。(3)将数学教育渗透在儿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丰富多样的材料和情景,利用各种教育活动中蕴含的数学因素,帮助儿童积累数学的感情经验。

7.重视幼儿园、小学、家庭的合作

现如今 ,幼儿园与小学间的交流还不够,存在教育脱节以及重复教育的情况。幼儿园、小学之间的配合应作为展开幼小合理过渡的关键手段。幼儿园需要在“走出去、请进来”等相关形式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充分地熟悉小学环境 ,进一步掌握小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学习情况,促使幼儿有效萌发上小学的意识 。比如,小学互动教研、互访课堂制度等,强化小学老师和幼儿老师的了解程度,帮助幼儿园由之前的单向过渡向基于儿童发展具体需要的双向准备转变。幼儿园也要与家长展开行之有效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家长有效构建一个准确合理的幼小过渡观念。比如,开展家长学校讲座、组织各种形式的大班家长会 、邀请专家学者为家长做介绍等,让家长充分地了解做好幼小过渡工作的方式、方法[3]。

8.结语

总之,在幼儿园教育中为孩子们打下学习数学的基础是教师们的任务。随着学前教育的任务不断加重,教师也需要延伸教学研究的范围,充分了解小学课程的教育内容和教学特征,对当前的幼儿教育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幼小銜接一定要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问题,不能让孩子们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内容。

参考文献

[1]郑国象.浅探当前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000(028):146-146.

[2]彭英加.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J].科教文汇,2013,000(036):147-148.

[3]林昭君.自然过渡深化连接——谈幼儿园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完美过渡[J].新课程(教研版),2017,000(001):37.

猜你喜欢

教学衔接幼儿园小学数学
爱“上”幼儿园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