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旋耕深度对盐丰47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2020-12-14姜宝龙代贵金宫殿凯赵福财于广星徐博刘宪平陈盈
姜宝龙 代贵金 宫殿凯 赵福财 于广星 徐博 刘宪平 陈盈
[摘要]本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设3个旋耕深度处理,分别是9cm、12cm、15cm。分别测量分蘖动态、SPAD值、地上部干物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旋耕深度的增加,叶片SPAD值、地上部干重、穗数和产量呈现增加的趋势,而耕深9cm和12cm间差异不显著,只有当深度达到15cm时,各性状才呈现显著增加;旋耕深度对水稻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小。鉴于此,辽宁地区水稻旋耕深度应以15cm左右为宜,不能过浅。
[关键词]水稻;旋耕;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6
在农业生产中,土壤在支持作物生长和发育、输送水气以及维持养分循环和转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耕作会打破土壤层,使其疏松,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结构,并影响土壤中水、肥、气和热量的条件,共同为水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1-3]。近年来,不少农民为了节本增效,在整地时往往采用浅旋耕的方式,常年累月,导致土壤耕层变浅,板结透水透气变差,蓄水保肥能力降低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作物根系的深层分布和水肥吸收功能,致使作物水肥资源利用率降低、增产能力变弱[4-7]。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旋耕深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并确定最佳耕作深度,从而达到水稻增产增效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6年在盘锦市大洼区东凤农场进行。试验土壤为重壤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2.98%,全氮含量0.17%,碱解氮含量为60.48mg/kg,有效磷含量为14.46mg/kg,速效钾含量为127.39mg/kg,容重1.16g/cm3,pH值8.25。试验设3个旋耕深度,分别是9cm、12cm、15cm。采用大区设计,大区面积1 000m2以上,3次重复。工厂化育苗,机械化插秧,插秧密度30cm×20cm,4~6苗/穴;4月10日育苗,5月21日插秧,水肥管理同当地水田生产。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1.2.1 分蘖动态
插秧后第10 d开始,每大区定点设置标记调查分蘖数,连续调查10穴,每隔6d调查一次,直至分蘖盛期结束。
1.2.2 SPAD值
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抽穗后20d)用SPAD-502叶绿素测定仪测定叶片SPAD值,每区定点连续调查10株,测定主茎倒二叶(拔节期)或剑叶(抽穗期和灌浆期)距离叶片基部2/3处的SPAD值,计算平均值。
1.2.3 地上部干物重
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抽穗后20d),每小区选有代表性的点连续调查10穴茎穗数,按平均值取3穴,割取地上部放于牛皮纸袋中105℃杀青30min,然后80℃烘干至恒重并称重。
1.2.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在完熟期,每小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点连续调查20株的有效穗数,按照平均有效穗数取5株进行室内考种,调查株高、穗长、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收获时每小区采用对角线法取样,按1m2面积收割测产。
1.3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10和Statistix 7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法,P<0.05为显著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分蘖动态的影响
旋耕深度对分蘖进程有一定的影响 ,如图1所示。在分蘖前期、中期,随着旋耕深度的增加,分蘖有所减缓,插秧基本苗数相差很小,到6月13日,旋耕9cm、12cm、15cm的分蘖数分别为7.12个/穴、8.32个/穴、9.68个/穴;6月20日,旋耕9cm、12cm、15cm的分蘖数分别为15.33个/穴、17.03个/穴、17.08个/穴。在分蘖中后期,随着旋耕深度的增加,分蘖也逐渐变快,到7月4日分蘖达到高峰,旋耕9cm、12cm、15cm的分蘖数分别为33.48个/穴、33.68个/穴、34.03个/穴。
2.2 对SPAD值的影响
旋耕深度对于拔节期的叶片的SPAD影响较小,如图2所示。旋耕9cm、12cm、15cm叶片的SPAD分别为45.72、45.83、45.76;到抽穗期,随着旋耕深度的增加,叶片的SPAD含量逐渐增大,这3个旋耕处理叶片的SPAD值分别达到43.44、44.81、44.93;而到灌浆期,旋耕深度对于叶片的SPAD的影响又稍有不同,旋耕9cm和旋耕12cm的叶片的SPAD值相差很小,分别为39.35和39.21,旋耕15cm的SPAD值最大,达到了40.2。
2.3 对株高、穗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旋耕深度处理对株高影响较大,如表1所示。随着旋耕深度的增加株高也逐渐变高,旋耕12cm和15cm的株高相差不大,分别为96.80cm和97.13cm;旋耕9cm的株高最矮,只有95.23cm,与旋耕12cm和15cm的株高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3个旋耕深度处理的穗长随着旋耕深度的增加也有所增加,分别为15.43cm、15.83cm和16.23cm,旋耕9cm和12cm之间以及旋耕12cm和15cm之间的穗长差异很小,但是旋耕9cm和15cm之间的穗长差异显著;从干物质积累来看,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各旋耕处理间的干物质积累差异较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在抽穗期随着旋耕深度的增加,干物质增加且差异极其显著(P=0.009 4),旋耕9cm的干物質最少只有58.08g/株,而旋耕12cm和15cm的干物质则分别达到了64.52g/株和69.21g/株。
2.4 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3个旋耕深度处理的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的差异较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