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拾荒之美

2020-12-14范婷婷

锦绣·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旧物颜料时光

范婷婷

漫长时光,充满荆棘,也充满风景。

时光里的拾荒者,捡拾着过去,捡拾着社会人都弃掉的诚实与善良,捡拾着青年人不知何时丢下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这些都是被人们认为没用的需要丢弃的东西,就像被丢弃的破旧的娃娃,独自守在马路牙子边上。

等待着主人的认领。

今夏,好久没有回家的我,决定冒着炎热的烈日季,回家看看。带上了油画布框和画笔颜料,一路上,开过高速,开过闹市,经过大桥,脚下是水,天上是云,来到那个陪伴着我长大的小镇,小镇原来的样子不复存在,现在的样子杂乱无章,我甚至有些憎恨,导航都导不到的——过去的家。

我丢弃了过去,在另外一个地方安了家,忘了一切,像个木头人。

在错误的路上,见到了田野,见到了路边的佝偻老人,她左手拎着大麻袋,右手拿着大火钳,麻袋里尽是些瓶瓶罐罐的模样,在麻袋上凸显着各自的形状和体格,路边上的垃圾也被一一清理掉。

这时候,我开始想,“拾荒”二字,究竟也有些争议。

有人鄙夷,有人向往。

拾荒的环保之美。

拾荒是落魄流浪的代名词,被人们定义为一种靠着捡拾丢弃品维持生计的行为。由于拾荒者们每天都在跟脏臭差烂打交道,他们的着装习惯,卫生习惯以及行为习惯可以说是没办法的陋习,这是大部分人都会嫌弃鄙夷的地方,但是,正是这些拾荒者们,使城市回收再利用事业得以开展运作,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一类人。

近年来,也有不少艺术家对旧物进行创作,让即将丢弃之物,摇身一变,成为艺术品。

而从事艺术教育的我也开始有样学样。

我来到荒郊,山野的景色让我不得不驻足,没有高山流水,没有深林苦海,更加没有摩天大厦,有的只是茅屋村舍,几栋参差不齐却又层次分明的房子,空旷的田野中伫立着的这些房屋,简单的就像儿童画里小朋友心目中的小家,最高的是那电线杆,不太粗也不细的电线杆连着细细的电线,一直连接到家家户户,树木和房子一般高,点缀其中,静谧幽美,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虽无桃花,倒也是秘密林源,我把车停靠在路边,尽量不给行人带来困扰,从后备箱拿出画架,我把画架支在路边的大树下,乘着树木的阴凉地,随后拿出画布,画笔,颜料等,便开始写生,这里不像公园里写生,总有人观看,而是空旷的只剩大自然,四周无人,悠然而自得。

在我刚刚快结束之时,发现不知何时起,最边上的一座小房子旁,有一位小朋友,正在摆弄着掉了漆的首饰盒,独自玩耍。到近处一看,果然天真烂漫的孩子们都是最舍不得旧物的,娃娃掉了一只手,她便用胶带粘上,虽然怎么也粘不上,正在她焦急之际,我靠近她,生涩的同她搭话:“胶带是不是粘不上?”

她看了我一眼,没有回答。

“你把这个娃娃还有这个盒子交给我,我帮你修好,怎么样?”话说出口,觉得自己很奇葩。

小朋友没有搭话,我回到车上,拿出丙烯,再去找小朋友,准备跟她一块儿玩,就这样,我把旧的首饰盒弄掉漆,再上了一层颜料,绘出好看的图样,丙烯颜料涂抹的不太厚很快就可以干,尤其在这样的烈日之下,小朋友聚精会神的看着我“发功”,看到她好奇又欣喜的眼神,自我满足感油然而生。完成了这一件差点被扔掉的作品,看着小女孩兴冲冲的拿进屋,我满意的收拾着画具行囊,继续赶路回家,也不管那位残臂的小娃娃了。

改造旧物,也是部分拾荒者的爱好吧,毕竟,有些旧物是有利用价值的,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实用价值。

小时候就一直不喜欢扔东西,无论多么破旧的东西,都很想留着,把它们放到用得到的地方。投入拾荒的行列,捡起一些旧物,进行艺术再创造,这是多么可贵的一件事啊!

天色接近残阳,不晓得,离家,还有多远。

拾荒的记忆之美。

拾荒亦是回念过往的代名词,被人们定义为捡起回忆过去的岁月,追思着青春年华和美好生活的感念。情感上的拾荒者都是一群留恋过往的怀旧的文艺青年,旧时的事物回荡在脑海之中,温馨而幸福,也许是一些跟不上时代潮流的旧物,但却可能是经典的美好之物。

辗转这一路,我终于到了家里,天色已然是一片黑了,家里的味道竟然依旧那么熟悉,和儿时的感受并无二样,虽然家中陈设和户外环境都已然悄悄发生了改变,家里的古筝还在,虽然已经锈迹斑斑,竟也还能弹出声音来,喜出望外的我,赶紧去找了块抹布,细心擦了起来,弦,不曾断,妈妈喊吃晚饭,吃完饭,我又继续擦拭,回想那年,这把琴,也是我修动过,我不想扔,不想闲鱼,我,还想留着。

和年迈的母亲简短的家常之后,连忙置弄行李。

到了深夜,我才洗漱好,洗去一整天的疲倦,穿上自己带回来的睡衣,往自己的房间走去。

打开自己的房门,房间的味道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么熟悉,走到放着照片摆台的书桌旁,一切的回忆历历在目,书桌上面有着自己的照片还有学校的大合照,曾经暗恋过的男孩子的样子,在照片里,定了形状,现在看着,终究也只是个孩子。再往旁边一看,是我孩童时期的照片,被妈妈整整齐齐的摆放在桌上,穿着香妃的服装,站在北京的长城之上。还有穿汉服的我的样子,小孩时期的样子。

旧时光,就像是个美人,总能激起内心深处的涟漪,让人几乎只能忆起一切的美好,对于不好的遭遇都会抛诸脑后,怎么也恨不起来。微微泛黄的老旧照片,缺角的小矮木凳,墙角的晾衣绳,这些来自记忆里的时光画片,似乎能够治愈一切。

念及旧时光,不免让人想到复古的小物,想到儿时奶奶家里用过的煤油灯,想到妈妈的脚踩缝纫机,想到民国时期的古董电话机,想到清朝的青花瓷,想到商朝晚期的四羊方尊,追溯过去,历史文化真的源远流长。

说到这里,我想到时尚之中,復古风潮也占有一席之地。目前有多家国内外时尚杂志都会有中国风的元素,中国之美,世界都看得见。

前一段时间,正值花季的时候,人山人海中,看到的大部分都是穿着汉服的年轻人,觉得自己像个老人家一样不由得感慨,中国传统文化大复兴啊!这是多么自豪的一件事情啊!

这就是一种文化记忆,被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最近很流行国潮因素,在很多产品的设计上都有体现,服饰,包包,鞋子,文具,礼品等等,很相信,国风具有一种力量,一种传统文化逆袭的进步力量。

更是一种文化自信。

拾荒的自在之美。

拾荒也是自由的代名词,被人们定义为不被束缚的旅游行走,做一个拾荒者,四海为家,不必为生活担忧,不必为人情苦扰。他们节制着物质生活,活的恣意潇洒,超然物外。他们放飞着自我意识和灵魂。

我曾经想过,过这样的一种人生,自由洒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长大了,发现,真正的意义上的自由,是生活上做个奋进者,是精神上做个拾荒者。不能去逃避,也不必彻底融入嘈杂。

人生的路上,真的充满了太多荆棘,也许一不小心,就忘记了初心,也许一不小心就抛掉了信念,或者一不小心弄丢了自己的信仰,有时还会不小心丢了勇气和坚持,然后,荆棘丛中,寸步难行,可是即便如此,我们人生的旅途上也有很多美好发生,穿过荆棘丛,来到开阔的土壤,直面阳光,或许还能看到彩虹,被微风吹拂的脸上,写满了继续前行,腿上多了树枝的划伤,可是眼里,多了自信的力量。

不妨就做一个拾荒者,捡拾初心和勇气,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守住灵魂里的特立独行,树立起人生的航帆,把梦想坚持到底。

睡前,我就这样给自己立了个旗帜。

猜你喜欢

旧物颜料时光
Chapter 2 Childhood time第2章 童年时光
旧物
永远向前的时光
旧物利用我最棒
恋旧
漫时光
颜料和水
颜料抹在了脸上
上帝打翻了颜料盘
颜料打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