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在小学信息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学科素养

2020-12-14郑娜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课堂教学

郑娜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这门学科的学习目标便是为了实现信息时代的需求而让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好小学生具有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素养。这对于小学生在今后的成长中都能有较为深远的影响。笔者能够结合自己的信息学科教学经验,就本文对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的途径和方法作如下探讨。

关键词:小学信息;课堂教学;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079-01

信息时代的发展,促进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也使得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了承担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小学信息学科也成为了培养学生具有更高信息素养的重任。因而,教师要能够重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不仅要能够让学生掌握更为丰富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还要能够积极地创新课堂教学,为培养学生具有更高的素养而努力。

1.有效激发学生探索信息知识的兴趣

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培养起小学生学习信息知识的兴趣,让小学生能够从游戏的爱好中走出来。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认知,他们喜爱游戏,也爱生动的音视频。为此,教师要能够抓住孩子的这些特征,积极地让学生具有信息知识探究学习的更高兴趣。然而,信息技术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而言,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技能性,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知识,课堂教学的效果便会降低,因而教师要能够为学生多提供可以实际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练习中丰富信息知识、提升学科素养。在现今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普及,但是真正能够掌握其操作技能的学生却屈指可数,这也是当前学校教育的缺失。为此,信息学科教师要能够从当前的教学现状中走出来,不是局限于让学生玩网络游戏,而是真正地搞好教学。教师在平时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要能够把教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找准切入点,积极培养好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要能够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小学生喜爱美丽的图画,教师就可以在学习电脑画图中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学习中,让学生能够先掌握基本的图片打开方式,并能利用好填充工具对图形进行着色,在学生发挥好自己的大胆想象中进行自由创作,此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轻音乐氛围,进而让学生能够逐渐提升自己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也便能够事半功倍。

2.积极创新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方式

小学生对于信息学科的学习,要能够基于学习教材,既做到以本为本,还要能够进行创新。为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能够全面挖掘课本教材中的信息资源,设计好教学的预案,为课堂教学做好更为充分的准备。具体而言,例如,在学习“表格的制作”内容时,教材中规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便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单元格、行、列的插入操作以及学会简单表格的制作。笔者在教学中就能够结合学习素材进行有效情境的创设,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同学们,我们自己来制作一张精美的课程表,你们愿意吗?课程表的要求是7列10行,具体的栏目内容由同学们自行设计。”这一开放式的教学任务,立即让信息技术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小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也是信息素养的体现。同时,教师也可以依据不同的学习素材进行教学形式的灵活处理,比如,在教学时笔者能够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不同学习内容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例如,学习“版面的设计”一课时,教材分析中明确本课的重难点便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网页版面设计方法,这个任务就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教师先给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让小组中既有善于进行文字处理的学生、又有善于进行绘图的学生,让学生能够进行合理地搭配与协作。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为此,教师要能够积极挖掘信息资源的本身价值,采用更为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处理,这样便能让小学生对于信息知识的学习更有效果,也更为系统。

3.丰富信息技术学习的形式,延伸提升学生素养的空间

一味地进行实际操作,形式便显得单一而枯燥;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感到无

味,也便缺失了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无形之中也将逐渐磨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也将导致了信息课堂的低效能。为此,信息学科教师要能够在采用教学形式中大胆突破陈规,注重对于教材的选择与运用;同时还要能够进行灵活的延伸,促进信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进而能够有效推动教学形式的创新。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考虑到信息技术学习的实践性与操作性,不能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积极满足学生亲历实践操作的需求,同时兼顾理论的应用。比如,在学习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方法时,信息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阐述各个按钮的不同功能,再依据需要进行实践演示,为学生呈现示范性操作,从而促进了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既让学生理解了理论,又让学生获得了實践性操作技能的掌握。

综述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积极创新素材,进行有效整合;同时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形式,运用好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不断提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课题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指导标准及指导信息技术[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罗桂龙.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探讨[J[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0):71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基于新课程改革深入下的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科素养的渗透初探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