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禅文化在日式室内设计中的影响
2020-12-14张文景
张文景
摘要: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自古以来都被各界人士津津乐道。那么两者之间的碰撞或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这些奇思妙想的设计点又从何而来?日本的室内设计在设计领域占据独有的地位,因为其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本民族的文化和审美,更多地融入新思想、新观念,将现代化风格的设计完美地融入到其室内设计中。本文从日本的禅宗文化追根溯源,通过分析其内在之理,进而探讨日本民族的审美文化观念以及日本现代室内设计风格的主要特点。
1.日本人的心态解析
日本在整个世界版图上,地理位置突出,其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因此常常出现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侵蚀,这也使得本来不大的国家,自然资源就愈发匮乏。饱受自然灾害困扰的日本人,因时常经历这些不安稳,所以其内心练就了大无畏的生死观,认为美好的事物总是昙花一现,与其贪恋其长久,不如珍惜眼前的一刻。日本的国花是樱花,樱花的花期只有短短的七天,这和日本人的一种悲剧美学不谋而合。再来思考日本的禅宗美学,更多地崇尚对于思想解脱以及灵魂超越的渴望,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的存在。日本的禅宗之道,也直接影响了日本设计师独特的心理状态,形成了日本设计师的所独有的审美观。
2.禅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如同中国自古崇尚天人合一一般,日本的本土宗教也具有浓厚且神秘的自然本位思想。这也很好理解岛国人民对于禅宗之道的推崇,是因为禅宗本身也追求自然之美,让自然成为精神悟道的原始媒介,从而传达其内心深处的顿悟。
禪宗兴于唐而盛于宋,当我们在推行禅宗之时,其文化也相继传播到日本、朝鲜等国家,因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对别国本土文化甚至宗教艺术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从现今看起来,禅宗文化对于日本民族的文化影响是最为深刻的。在历经一百多年的文化传播,日本人民在吸收和消化这些文化之后,逐渐与其本民族的艺术相融合,其中在建筑、园林、绘画、武士道、茶道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建筑设计领域中,不管是擅长使用清水混凝土和光的运用来创造空间的安藤忠雄,还是喜好石材且风格多变的隈研吾,其建筑设计中无不体现对于禅意的理解和对原始材料的钟爱。小到一个庭院,亦或者一个小的餐厅设计,都具有着浓烈的日式风格,简约、空寂、朴素、幽静等,这些特点也读体现了禅意空间的内涵。而这样的设计思维,不仅仅是日本的设计师或者室内设计师所追求的境界,对于如何创造出空灵、简洁的、具有禅意的艺术空间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日本通常被称为岛国民族,而这个民族在设计领域里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也出过许多设计大师,在建筑领域,其中安藤忠雄、矶崎新、隈研吾、丹下健三等,平面领域中,福田繁雄、原研哉等,服装领域中,三宅一生、山本耀司等,产品、工业领域中,深泽直人、柳宗理……这些设计师的名字都如雷贯耳。在室内设计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在日本,不管是令人敬畏的神社、还是私人的住宅府邸,又或是一处幽幽茶室,绿意山石的优雅庭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自然生态的敬畏与尊重,从而激发了设计师无限且惊人的创造力。
3.日式室内设计的特点
3.1 重视物体的朴素之美
大和名族拥有这自己独特的禅宗理念,这些神学道教的精神对日本的设计行业也有很深的影响。其中一点是,他们会觉得凡是色彩艳丽的物体,普遍带有肮脏的气息。正因为这种思想,他们对朴实无华的、纯天然的、具有原始气息的窗门、建筑栋梁结构等方面十分钟爱。以此来观察日本神社的建筑外观,基本上都是简约朴素,给人一种简朴之美,他们将建筑材料原本形态曝露,甚至连清漆都不去覆盖,这种手法在日本称之为"素面造"。经过传统审美意识的训练,以及禅宗思想的影响,日本的室内设计的朴素之美,已成为其独有的特色风格。如何呈现朴素质感,首先还是要看材料本身的色彩、质感、肌理等。我们不难发现,在很多日式风格明显的室内空间设计中,有很多传统自然的材料,如同一块不加雕琢的璞玉,虽然没有精雕细琢的精美,却自有它的无华质朴之美。
3.2 追求材质的原始质感
日式设计中,用于营造环境空间的材料基本上是货真价实的天然材质,如石块石板、原木、碎石圆石、竹子竹木等,这些材质也都具有温润的触感,给人以温暖。这些材料本身的特性和质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空间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也投射出朴素内敛的气息。在室内空间中,木材被大量的使用,从墙面到地面,木材体现的温暖感延伸到空间内部。除此之外,建筑外观上,粗狂具有原始肌理的石块也常常被应用。这些粗拙的石材,经过设计师的奇妙构想,被有意识的暴露出来,与精致的室内空间形成鲜明对比,但同时又都体现了天然材料那种原始的美感,使得其在设计中特点鲜明,在强调各部分功能性合理的前提性,材质本身的美也具有很强的装饰性。看似简约的设计,却充满值得考究的细节处理。
3.3 崇拜抽象的自然元素
由于禅宗的自然之道,且自然资源本身较为匮乏,因此日本人对于自然元素的崇拜和热爱都是十分强烈的。自然元素一般分为具象的,如我们十分常见的花、草、树木、山石等,这些是属于大自然圣体的一部分;另一种自然元素则是抽象的。那么,什么是抽象的自然元素呢?用我们现代语言总结就是写意。写意不同于我们看到的直接事物本体,它更多地是依据事物形态,经过设计思维的提炼,创造出来的抽象空间。这种抽象有点类似于中国的水墨山水画,一笔一画都十分具有神韵,仿佛在传递某种精神境界。著名的龙安寺(图1),作为日本写意景观的代表,整个庭院中没有任何现实的水元素,也没有开花的植物,如何表现写意景观呢,庭院内部仅仅石头、白沙,以及少量苔藓这几种及其简约的自然材料,通过设计师极高的审美品位技艺造园师高超的技艺,创造出了完全属于日本的景观(图2)。这样的景观也是禅宗之道的产物,展现出禅意的大千世界。
何为禅宗的宗旨呢,一般概括为八个字,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和中国所提倡的“天人合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心中有佛,我心即佛”。所谓禅宗的义理,就是要修禅者明白世界虚妄不实,不要执着于外相。写意作为艺术创作的一种手法,本身就是由“宣扬内心本有的佛性”发展而来。欧阳修说过“古画画意不画形”,就是摆脱事物的外相,只在写意之中把握气象;又如苏轼说的,在绘画时应当“身与竹化”、进入一种精神领域,一种物我阿忘的境界.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3.4追求空间的非对称之美
日本一直都拥有独特的禅宗之理,并持续保持着对其的敬畏及学习精神。禅宗崇尚自然、渴望简朴,同时又有其神秘寂静,更重要的一点是其非对称的美学特性,成为研究日本设计文化绕不开的话题。反观中国,自古讲究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等理念,以对称美作为其审美,也衍生出很多著名的作品,如天安门、故宫等。对称美给人一种不可逾越的恢弘气势,端庄大气。如果说中国的对称美是一曲豪放的词或是烈日下盛开的荷花,那么日本追求的非对称美,则犹如一首凝练的诗又或者是一枝含苞欲放的睡莲。直白一点说,非对称美使得空间更具有神秘感和观赏性,不是一眼看到底的感觉,这样的做法会使得原本方正的空间变得蜿蜒、曲折,创造出功能上多变的可能性。在日本的室内设计中,尤其擅长使用屏风、隔断风格空间,亦或是将非固定的物体稍微进行挪动,显示出空间的层次感、错落感,亦或是用一些旱景来做功能区分,这样的设计会使得空间处于一种不对称的状态,从而呈现出层次丰富的不对称的造型组合。这一点也给我们很多启示,在我们的设计中,又未尝不可去打破传统常规的结构,去做更多新颖的尝试,对于非对称的美,也是日本设计师作品独有的气质。对称的美是端庄的、大气的,而非对称的美则是随意的、具有灵性的,如何做到两者兼容并蓄,也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究。
3.5 创造空间的寂静之美
日本的室内设计往往都脱离脱离不开禅宗思想,而达成这种精神的最贴切方法就是冥想。因此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在日本设计中极度地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契合,为了达到这个点,通常会将物体做浓缩式设计,继而通过这种设计手法,将禅宗冥想的美学表现出极致。在很多日式设计中,没有过多的设计语言,更多的是靠心灵感悟、大脑冥想,角落里一处安静、造型别致的陶器、亦或是木质桌面上,精心修剪的花插在合适的花瓶中,空旷的房间中,只有一副主人心爱的书法字画等,设计师摒弃复杂的空间物象,达到其内心的禅心之境(图3)。在他们的观点中"无即是有、多即是一、一即是多",精神上的"多"恰恰是通过物质上的"少"来表达的。我们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设计理论,融合日本的设计理念,寂静、冥想的空间正式日式风格追求的一种美学境界。这种美学是原始的、自然的、空灵的、它体现了设计师对于大自然的尊重,对于禅宗的敬畏,对于生活在忙碌都市的现代人来说,这样的冥想之地又何尝不是一个好的去处呢?(图4)
3.6枯山水的室内运用
区别于传统的景观,日本的景观设计大多以旱景的方式呈现。所谓旱景,即枯山水。枯山水的主要材料是石头、白砂、苔藓(图5)。在这出景观中,没有真实的山和水,而是通过不同材质的组合,完成山水的意向。比如用白沙模拟水波纹的设计,用干枯的树枝表现树木的不同形态,枯山水更多的是感性的,它是设计师以自身的设计思维,通过人的联想、材质的铺就、造型的设计,从而赋予干枯的山水以表现的艺术。这种艺术除了视觉上的体验,更多地需要观者以联想去感悟其内在精神(图6)。我们常说,日式的枯山水就想是一幅立体的水墨山水画,简约至极又耐人寻味,这一点和我们中国古典园林的功能性、观赏性、游园性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日本的枯山水,更多是在三维的平面空间里去创造二维的场景,这个场景可以是简约的、现代的、空灵的、禅意的、寂寥的等等,让观者在动的空间中想要停留、冥想,让身心在此处在此刻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中国的古典园林当我们进园之后,就会发现走一步都是一个场景,而这种场景往往伴随着小桥流水、鱼群嬉戏等动态的自然生活场景,即一步一景,更加注重空间的三维效果。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理念会造就不同的审美方式,但不论是哪种方式,其所造之环境也都是为人而服务,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精神寄托。以上這些给了我们的室内设计思路很多有益的启迪,让我们有更多更有意思的创意,可以更好的做出些许设计。
参考文献
[1] 刘蔓. 餐饮文化空间设计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 张绮曼、郑曙旸. 《室内设计资料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3] 高祥生、韩巍、过伟敏. 室内设计师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