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灌溉用水趋势及节水措施

2020-12-14张武宽

名城绘 2020年9期
关键词:节水措施农田趋势

张武宽

摘要:虽然我国有着十分广阔的地理面积,但是水资源却一直较为匮乏,且国内每年的降水量都低于世界年降水量的平均值。而在农业种植生产中,水是一种必须的资源,灌溉的有效性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基于此种情况,对农田灌溉用水趋势展开分析,探讨具体的节水措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就此展开了论述,以供参阅。

关键词:农田;灌溉用水;趋势;节水措施

引言

当前,我国农田灌溉的水资源利用率非常低,水资源消耗问题非常严重。由于我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严峻问题,因此必须实施农田灌溉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根据农田灌溉用水情况,选择相应的节水措施,更好地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以及质量。农田灌溉节水措施集合了农业、工程和管理等多种技术,应用有效的节水措施,可以大幅度提升水资源使用率,促进农业经济更好发展。

1农田灌溉用水趋势

(1)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对区域的总用水量进行统计,然后利用所需要的用水面积除得出这个值,所得的结果就是单位面积灌溉所需要的用水量,目前,农业灌溉水平在提高,各渠道反映的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灌溉量逐年增加。例如,在某省同一地区的灌溉项目中,单位面积所需的水量保持在13000m3/hm2以上,这表明该地区所需的水量已经非常大,这可能是由于地理或气候原因,也可能需要在整个生长季节进行广泛的灌溉。此外,该地区可能种植更多的水密集型作物,当地的水资源更好,可以直接用于作物灌溉。就水资源综合利用率而言,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展灌溉工程,对节水灌溉技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近年来,该地区单位灌溉用水总体呈下降趋势。(2)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对不同形式的节水灌溉工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各种节水措施进行研究,这样就能够使得灌溉用水得到充分的利用,不会出现浪费的现象。但目前,要对灌溉用水的效率进行有效估算,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为此,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节水灌溉方法和最方便的途径来提高农田节水灌溉的水效率。

2农田灌溉过程所运用的技术

2.1渠道防渗技术

农田灌溉不仅可以促进农作物生效率的提高,同时还能在干旱少雨的季节中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不会由于缺少充足的水分而出现干枯状况通过应用渠道技术实现农田灌溉,首要处理的问题在于渗透现象。渗透和渠道建筑材料有着一定关联,假设应用的材料具备较强的渗透性,同时也没有采用对应的防护对策,将会导致大量水资晾在渠道的作用下渗透到灌溉区域中,造成水资糠的大量浪费,不但影响水资源整体应用效率.同时还无法获取理想的灌溉效果由此可见,应用密封性比较高的材料是极为必要的。例如:沥青涂层,表面加密之后,能够适当的缩减渠道宽度,在进行水资源传送时,能够降低水分蒸发量。

2.2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相较于渠道防渗技术在节水效果上更加明显,该项技术主要是利用直径为1cm左右的毛管引水到作物的根部位置进行灌溉,这种灌溉方式对水资源的利用率通常能够达到95%以上,当前主要被应用在一些干旱较为严重的区域。由于滴灌口直接处于农作物的根茎位置,水资源在进入土壤之后,农作物的根茎便能够从中获取到较为充足的水资源,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同时,该项技术还能够联合施肥进行运用,有助于提升施肥的效果。从笔者所在市对滴灌技术的实际应用来看,为获得较好的效果,通常还需修建一些专门的蓄水工程来与滴灌技术进行搭配运用,在降雨季节将雨水和河水引入到蓄水工程内进行存储,在干旱季节将存储的水资源利用滴灌技术完成对农作物的灌溉,可以有效缓解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

2.3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一种利用水泵加压或者自然落差的方式,将水资源通过安装的管道输送至灌溉区域,并经喷头喷洒到浇灌区域的空中,由此模拟一种自然降水的环境,为田间农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资源。喷灌技术相较于渠道灌溉技术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1)灌溉用水更加均匀,且能够有效节省用水量,水资源利用系数通常在0.6~0.85之间,相较于普通的渠道灌溉方式,节水量能够达到20%~40%;2)水资源在农田种植区上空喷洒,有助于营造出一种田间的小气候,对促进作物产量增长有较大的帮助;3)可适用的范围较广,对田间土地的平整度要求较低,同时喷灌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引入较多的机械技术、自动化技术,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喷灌的机械化程度。在众多的优势作用下,喷灌技术在现代农田灌溉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中果树、蔬菜、大面积作物种植等环境中应用较多,但该项技术在多风的环境中应用效果受到较大的影响,喷洒的水资源在风力作用下较容易出现喷洒不均的现象,因此在常年多风的环境中不宜采用该项节水灌溉技术。

3农田灌溉节水措施

农田灌溉的水源从一般的水到生产作物产量的過程要经历一定的环节:第一,提取水源,经过一系列的配水和输水过程或途径,使水到达需要灌溉的作物区域;第二,利用农田的灌溉技术将运来的水转变成土壤水;第三,这些水到达土壤,经农作物根系吸收,将土壤水转化成生物水;最后,通过农作物一系列的生物反应和生理过程将作物的水分加以利用,之后转变成作物的产量。在每一个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要想提高水的利用率关键就是要尽可能减少在每个过程中水的浪费,尽可能的使水达到最高效的利用。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灌溉农业用地是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用地灌溉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产品生产影响很大,与大多数农民的经济收入有很大关系。在农业生产中,水是必不可少的资源,灌溉效率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灌溉节水技术的应用,减少灌溉用水量,这将有利于我国农业未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倩钰,李呈辉.杨英鸽.农田灌溉用水趋势及节水措施分析[J].地下水.2019(04).

[2]聂胜杰,聂鑫鑫,张俊峰.农田灌溉用水趋势及节水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12).

[3]仇寿国.农田灌溉用水趋势及节水措施分析[J].消费导刊.2019(08).

(作者单位:淮南市寿县水利局瓦东灌区管理所)

猜你喜欢

节水措施农田趋势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趋势
汪岗镇三万亩农田改造工程启动
初秋唇妆趋势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古代器具灌农田
黑板像农田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的节水优化措施分析
高校节水措施简介
智慧交易系统趋势攻略之一:趋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