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油画肖像画发展状态研究
2020-12-14徐立
摘要:肖像画在油画中是个特殊的绘画题材,它来源于社会中真实的生活,与其他绘画一样,肖像画是通过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然后传达内在精神世界的一个独立的画种。在古典艺术中,艺术家们都注重对象的外形特征和环境对对象产生的心理影响,能表现出被画肖像者的瞬间的心理状态。在中世纪,中西的肖像画艺术发展达到全盛时期,而到了当代,肖像画受到一些外界的影响放慢了前进的速度。当代肖像绘画无论从内部的心理特征、外部的表面特征,还是从绘画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变化,肖像画的一些功能已经被摄影技术所代替。但是肖像画所表达的不止是“肖似”那么简单,而是一种个人体验和精神层面上的表达。肖像画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对人物进行面对面的摹写,而是追求人性、超越自我,进行精神世界的探索和创造。本文通过研究油画肖像画的历史背景及发展现状,对比梳理当代艺术家的肖像画创作,思考中国油画肖像画的当代文化价值及其所蕴涵的现实意义,结合时代发展,创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当代油画肖像画创作。
关键词:肖像画;当代艺术;人文精神
第一章 中西方油画肖像画的发展背景
西方肖像画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最初的宗教画到后来的脱离宗教文明的限制,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画种。欧洲中世纪,肖像画题材被宗教信仰和腐朽的思想所禁锢,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尊重“人”的思想,人文主义思想也在这个时候得以传播,人们的关注点渐渐地从宗教上投向周围的日现实生活中。到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时,肖像画也随着社会的变革而扩大了其受用范围,不仅仅是宗教、王室,人们开始把目标转移到商人、贵族、以及普通的百姓等等角色的人物,这些恰恰又为肖像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发展平台,艺术家们分院结派,形成了学院古典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等多个画派体系,使人们对肖像画的定义进行改观并表现出一种自信。19世纪末,相机技术发展起来,人们在审美思想上有了改变,美术创作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改变,呈现出极为鲜明的时代特性。画家从对事物其形象的模仿转变成对事物造型进行变形的处理,肖像画从对人物形象的描摹转变成多种的艺术表现形式。
西方传统肖像画的发展从一开始的把神人性化、感性化,到后来的表达最真实的本身,这些可以概括为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种绘画表现形式。而在中国美术史中,人物肖像画的美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中国艺术与文明的核心思想,其发展历史溯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彩陶文化时期。但我国接触西方艺术要到明清时期了,后至清末年间,受西学东渐的影响,许多画家开始研究西方的绘画表现形式,学习西方绘画。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油画作为西方传统绘画艺术开始正式进入中国,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中国的艺术家在学习西方油画技术的同时加上国画中的精气神,开启了中国油画肖像画艺术的融合和发展的道路。二十一世纪至今,在艺术发展的多元化时代下,艺术家们的肖像画题材创作也在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社会需要和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需要为指导,在吸取中国传统人物肖像画的思想文化下,借鉴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创造出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彰显时代创新精神和反映现实生活的,追求人本主义精神以及大众热爱的油画肖像创作,这也使中国肖像画进入了发展的繁荣时期。
第二章 当代绘画中油画肖像画的现实意义
随着中国油画的迅速发展,肖像画作为一个油画重要组成部分也呈现出日趋繁荣的态势。进入科学时代后,由于相机以及摄影技术的影响,加之经济发展的同时,物质生活也得到提高,却缺少在精神上的追求,使肖像画陷入窘困的境地。
但是肖像畫从传统的古典风格演变到现在的多种风格并驱,所承载的艺术文化素养与人文主义思想是不容忽视的。新发展、新技术会替换原始的事物,但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学习艺术、学习绘画,也仍然也有很多人去博物馆欣赏绘画作品,揣摩艺术家们的心思和技法。虽然摄影能快速的记录人们的形象,但是肖像画从人文精神及文化思想方面更具有收藏价值和意义。摄影的图片迅速产生并复制,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节奏。图片泛滥地复制使我们的视觉疲劳,充满着工业的气息,在我们跟自然之间产生了隔阂。在图像时代,我们很少注意到一瞬间的神态,也很少能静下心来品评生活,人们的精神状态受到抑制,生活质量也受到影响。所以,当代肖像画在内容上放弃了崇高的追求开始转向日常生活题材,不再只是对形象的描摹,在不同艺术样式的形式和技法上都表现出了内心精神的追求。真正的艺术是我们的感官上和本体的统一,就像画家在画布上所创作的不仅仅是一种生命或者感觉的意义,而应该是画家对待这个世界所产生精神世界,实际上是对艺术家自我的再现。不管肖像画在何种艺术语言下,它都是人的内心感受和对外在形象的触碰而产生的,这种艺术没有符合正常的逻辑,它是艺术家某个瞬间产生的意识。对于艺术家的这种意识,是对审美状态的迸发和整合,这样所产生的艺术语言,是世俗化向平民的情感转化,实现世俗与社会意识相同步,满足大众对后现代主义的思考,远离传统的审美范畴,帮助人们在视觉上向观念形态靠拢。当代肖像画的发展受到抑制的同时也在以科技为背景的视觉潮流中在形式开始追寻新的高度。
第三章 当代肖像绘画的发展趋势
在时代的历史背景下,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既是由现代科学进步带来的新的文化发展趋势,也是人类文化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随着摄影技术的迅猛发展,绘画越来越少地担负记录历史和绘制纪念性肖像的社会责任,因而“现代绘画”逐渐走上了半抽象化、抽象化的道路,时至今日,已很难找到类似照片的绘画图式研究了。所以,当代绘画并非一定要建立在历史包袱下,当代艺术家们通过对以往绘画语言的借鉴和编排,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特色和个人分风格,在创作中追求更多的突破性,尤其在肖像创作中体现的自由表达更为浓烈。但是作为架上肖像绘画的功能性有限,肖像画从传统的模式演变到现在的各种形式多元化发展,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肖像画有很强的自觉性,其创作核心还是“以我为主”,它有往内走的、趣味性的,就像中国的传统艺术一样,不是一览无余的图式形式,是一种深厚的力量感,这是艺术家自身对绘画的坚持与理解的积淀,不仅使艺术作品独树一帜,也让肖像绘画回归到最淳朴的、最真实的生存面貌中。
我们现在所处的艺术阶段过去的在艺术史中,是没有概念,无从借鉴的。艺术家面对时代的个人选择对其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信息时代的发生,使人类生活和娱乐的边界模糊,人性的自由本质也会将肖像画的内在研究带向一种娱乐。当代艺术中严肃的理想精神固然存在,从近几年全国性的画展中可以看出,理性倾向在当代中国画坛已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意识,这预示着这种倾向在当代画坛中必然逐渐变成一种普遍认同的绘画发展趋势。照相写实主义的功能转向对肖像画的未来发展起导向作用,大众对于肖像画的关注不再是主要描绘纪念性题材,更多的转为对科学技术的崇拜,对人类手工所能达到的模仿机器效果能力的赞美,从这一意义上看,肖像画已不再是单纯的图示创作,而更接近理性的科学技术研究。
结论
肖像画在传统意义上只对人物形象上的模仿,到在画中隐藏个人的思想感情,达到表象与内在的结合,肖像画发展到现在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它是艺术家们不可缺少的表现题材。随着时代的发展,肖像画的内在精神文明成为了当代艺术的竞争砝码。人们迷失在当今社会的各种视觉图像中,需要一种艺术形式能使人们走出迷茫,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这使得肖像画必须符合人类变化的审美眼光,又要承载人文关怀,能清楚的表现人物的精神状况。所以,肖像画不仅仅是传达画家内心情感的途径,其表现形式和内容也随文化特色和大众的需求发生重大变化。
参考文献
[1]刘治贵:《大师的自画像一从文艺复兴到二十世纪》,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8 年 6 月。
[2][法]蒂埃里·夏巴纳著、 陈帆译:《西方现代肖像画》,世界美术 1996 年第 1 期。
[3]吕澎著:《20 世纪中国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2 月第 1 版。
[4][英]贡布里希著《艺术发展史》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
[5]丹尼斯·哈伊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背景》李玉成譯,1988 年 4 月第 1 版。
[6]孔新苗、张萍:《中西美术比较》,山东画报出版 2002 年 1 月。
[7]邵大箴主编:《西方美术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2 月。
[8]何多苓:《技艺即思想》,〔J〕,《中国油画》,2002 年 5 月期。
[9]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出版社 2001 年 12 月第 1 版。
作者简介:徐立(1995.1—),女,汉族,籍贯:山东枣庄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