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业在经济中重要作用
2020-12-14李文龙栾冬波
李文龙 栾冬波
林业不仅属于重要公益性事业,而且是现代基础产业体系的有机部分,可以在生态调节、经济发展、社会方向、文化宣传以及低碳等多重领域发挥各项功能。此外,林业工程还承担着生产农副产品、保护绿色生态环境以及保障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使命。本文将对林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个人见解。
在十九大会议中,总书记对中国林业改革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战略思想,赋予了林业工程在建设绿色生态文明、提升经济效益、推动社会环境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中新使命。本文将简单分析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从优化林业结构,改善林业技术,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等三个方面来浅谈如何发挥林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林业已成为中国具有良好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就拿果品林来讲,这种商品林所加工的果品产量多年来据世界第一。2012年,中国果品产量高达2.4亿吨,总产值达到了5600亿元。而且,果品林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由此可见,林业对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改变经济结构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另外,林业不仅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还颇具生态效益。大多数林木的环境适应性极强,在生态条件相对较差的丘陵地区、背风坡地、沙坡地和土壤贫瘠地区,都可以采用因地制宜的方针栽种不同的树木,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开发生态旅游产业。四川省某地区就建立了“林业观光园”和“生态园”,针对果品林设计了“赏花节”和“采摘节”等旅游文化娱乐活动,有效推动了当地林业、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全面提升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如何发挥林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优化林业结构
发挥林业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首先要将粗放型林业结构转变为集约型,适当分配林业分布区域,合理规划商品林、防护林的种植比例,调整林业经营模式和产业化结构,使林业副产品能够面向市场,如销售木材、果品以及其他产品等。除此之外,要重视创建林业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使之形成种植、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明确林业产业化的特征是面向市场,形成某一品牌或者品种进行行业优势,进行规模化种植管理、经营管理和集约化管理,以龙头企业带动和配套服务为依托,做市场化种植、加工和运作。目前,可以采用的林木产业化运转模式有三种,分别是林业种植户+企业组织+社会市场、林业种植户+合作组织+社会市场、林业种植户+企业组织+合作组织+社会市场,通过这三种模式能够形成林业种植、加工、生产一体化,打破以前限制林业发展市场和流通的瓶颈,全面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二)改善林业技术
提升林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作用,需要引入先进技术经验,用机械化和自动化代替传统人工管理模式,以此提高林业经营管理效果,实现林木栽培养护的科学化和数字化,例如用仪表测定林地內的土壤温度、湿度,并根據仪表测定结果,达到一定阀值后,按照设计数据进行自动化浇水和补偿,实现供水时间和供水量的机械化控制,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浇水过量、不足或者延迟而影响林木生长。
其次,营林人员可以利用机械修整林地,实施机械化挖坑、修剪、喷药、农副产品采收等工作,促进林业管理走向现代化。比如在栽植树苗之前,要做好消毒和杀菌工作,喷洒适量的波尔多液,这样既能能够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又能提高苗木成活率。同时,要根据林木的发病规律做好病害防治工作,一旦林木发生病害,就会出现各种病状特征,如变色、有斑点、腐烂、有粉状物、枯萎、有霉状物等。所谓“变色”多体现在花朵、叶子上,会出现褪色、白化和黄化等症状;斑点多指叶斑、立枯和叶枯等;腐烂有三种,分别是湿腐、干腐和软腐;粉状物多为 、锈粉和黑粉;枯萎则是指叶子出现青枯和黄枯;霉状物主要有青霉、灰霉、霜霉、绿霉和赤霉等。对此,要不断完善预防体系,可以综合采用增强树势、减少病原、树体预防和除去病斑等四种方法来降低病害系数。
(三)提高营林人员的职业素养
全面做好植树造林工作,维护绿色生态环境,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离不开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支撑,因此,林业主管部门要做好林业经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引导他们认知造林绿化前后的林业技术方案,在日常工作中熟练使用现代林业技术,培养林业精英骨干力量。此外,要加强林业工作考核力度,激发林业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促进林业发展,全面提升林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林业管理部门应重视不断优化林业结构,改善林业技术,并通过有效地培训和考核活动来提高林业经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