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志愿服务管理机制研究
2020-12-14权毅博
权毅博
目前,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通过对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发展过程进行了解,分析高校志愿组织的发展现状,总结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三全育人”相关理论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未来的改进方向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高校志愿服务为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高校志愿服务发展至今超过20年,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参与人数逐渐增多,规模逐渐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如管理机制与发展速度不相符、组织内部资金管理混乱、对社会资助管理不清晰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
随着“三全育人”思想的推广,我国开始重视德育教育,重视对高校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该工作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高校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为当下高校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对高校工作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高校志愿服务管理组织作为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办事机构,在新时期一定要深入学习“三全育人”的理论,将“三全育人”思想引入高校志愿服务管理工作中,用新思想推动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进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机构和运行机制以及高校志愿者服务体系促进高校志愿者服务的健康发展。
一、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现状
我国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产生于1990年,在共青团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我国已经有2 000多个高校志愿服务协会,成为中国志愿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机构由共青团团委进行领导,共青团团委对高校志愿服务机构的全部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包括对志愿服务组织进行规划、指导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方向、对志愿服务组织工作进行批示、对志愿服务组织人员进行管理监督等。在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发展过程中,党和政府起到了关键作用,党和政府对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工作章程的设立、组织结构的建构、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目前,我国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高校志愿服务管理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二、高校志愿服務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高校志愿服务体系具有特殊性,其在发展过程中既要面临社会公益组织遇到的共性问题,又要面临因自身的特殊性产生的问题。
(一)法律保障存在缺陷
志愿服务组织在中国社会组织机构中处于弱势地位,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如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保护措施不健全、保护方法不完善等。具体来说,我国法律对于志愿服务的规定较少,对志愿服务过程中出现的法律纠纷未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于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进行志愿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外事故目前没有专门的法律对事故双方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另外,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未给学生设立专门的人身意外险,若在服务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志愿者缺少求偿对象,高校志愿者的权益得不到合法的保障。总的来说,当前的法律状况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高校志愿者进行志愿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高校志愿组织长远的发展。
(二)高校志愿机构资金短缺
组织的建立和运行需要资金的支持。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作为一个庞大的志愿服务机构,需要负担很多开支,如志愿服务活动前期的联络活动费用、后期的宣传活动费用等。而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是一种非营利机构、公益机构,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其资金问题多靠其他企业和部门的捐赠来解决,所以,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这种情况无疑增加了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难度。
(三)组织内部管理问题
我国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数量较多,多个高校都有设立,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内部有许多下属机构,下属机构拥有较多的工作人员。高校志愿者作为工作人员的一部分,大多由学生组成并负责日常工作,普通志愿者平时较少参与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工作。也就是说,目前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中的简单工作是由组织中的正式员工或学生负责处理,组织内部未形成健全的管理体系,组织框架结构不完善。高校对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较为松懈,并未起到指导作用。部分高校虽然配备了专业指导教师,但指导教师通常由教师兼任,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各高校对自身志愿服务管理工作缺乏深入的了解和高度的重视,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这些因素综合导致高校的志愿服务组织架构存在很大的不足,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内部工作重复,工作流程繁琐,各个部分之间的分工混乱,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
三、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改进的方向
我国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受到许多问题的阻碍,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改革升级已经刻不容缓。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作为中国志愿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必须对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进行改革升级,争取在短时间内将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转变为大力推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组织机构。
(一)建立新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架构
在对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进行改革时,需要从其内部组织架构入手。高校志愿服务组织需要立足于自身的发展目标进行合理的发展规划。志愿服务组织作为公益性机构,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致力于弥补政府、社会、企业的不足,通过自身的独立机构性质,解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发展。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内部的组织架构较为复杂,高校应当对组织架构进行合理的规划。高校志愿服务组织领导层方面要明确责任划分,要建立权威机构来指导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下属工作部门和机构的工作,包括高校志愿服务社团、秘书处、社团办公室等组成机构;管理层方面要明确工作职能和工作内容,建立专门机构来管理各个部门,配备专业性较强的指导教师来指导工作,真正建立起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的组织架构。
(二)选择高校志愿服务内容
高校志愿服务机构在进行内容筛选的時候需要考虑综合因素,切实照顾到各方利益。高校志愿服务内容既要能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进步,又要有助于自身机构的发展和志愿者能力水平的提高。高校志愿服务机构在内容的选择上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进行难度划分。高校志愿服务机构要根据志愿者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匹配志愿服务项目。对于服务时间长、专业技能高的志愿者,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可以为其提供一些较为复杂和专业性强的志愿服务项目;对于刚刚加入志愿服务组织的大学生,高校志愿服务机构可以先带领其进行简单的志愿服务活动。第二,高校志愿服务机构志愿活动资源的来源需要多渠道、多方面。高校志愿服务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联系密切,共青团在日常工作中主要服务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如希望工程、西部志愿服务计划等活动都由共青团负责。高校志愿服务机构需要加强与共青团等政府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发相关项目,积极参与到政府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此外,高校志愿服务机构还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企业通过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促进更多的大学生参与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双方合作帮扶困难群体,为社会创造价值。除政府与企业外,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还可以与社会上自发成立的志愿服务组织进行合作,相互学习先进的经验,对彼此的结构调整进行专业方面的指导,共同完成志愿服务项目。
(三)建立高校志愿服务机构培训制度
高校志愿服务机构的培训制度是其工作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者的水平直接决定了高校志愿服务机构的水平,因此,高校志愿服务机构要建立培训制度。首先,高校要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指导教师是沟通高校与志愿服务机构的桥梁,决定高校志愿服务机构下属部门的工作质量。高校需要加强对指导教师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的训练,通过进行会议讨论,发挥群策群力的优势,总结采纳好的建议来助力高校志愿服务机构的发展。其次,高校要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通过举办讲座、开设公开课等形式对志愿者的服务能力进行提升,增强志愿者的社会经验,提高志愿者的综合能力,帮助志愿者为未来的职业道路积累社会经验。最后,志愿者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利用空闲时间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更好地完成志愿服务工作。
四、结语
在新时期“三全育人”思想的指导下,高校必须正视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采取新的措施对高校的志愿服务组织系统进行改革,克服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通过不断更新思想、创新工作方式推动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在中国志愿服务体系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晓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8):4-8.
[2]赵少华,王华琳.新时期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7(12):38-44.
[3]叶文通.广东省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作者单位 西安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