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农村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2020-12-14张文成
张文成
摘 要:本文以农村中学的身份,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对农村高中教育教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全方位的思索,形成多渠道、多手段、多举措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构建多元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新高考;农村高中;综合素质培养
一、研究背景
目前,高中阶段教学承担了“学业水平考试(学考)”和“高校招生考试(高考)”的双重任务,由于高考对高中教学导向的偏颇,高中教学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之风愈演愈烈。“读高中就是为了读大学”的应试教育指导思想,严重阻碍了高中教学的正常实施,大多数学生被忽视,学生整体素质不健全,偏科现象极为严重,这是极不正常和令人堪忧的。一些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出现了高考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的不良行为,致使高考涵盖不了的课程如音乐、体育、美术、电脑、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等课程被严重边缘化,严重影响了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违背了教育规律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是形成多渠道、多手段、多举措综合素质培养模式;二是构建多元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尤其是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性素质评价的本质体现在三个方面:是过程性为主、真实性的评价;是一种了解学生、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一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制度。
为此,我校制定这一体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采取多渠道、多手段、多举措的培养模式,构建多元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客观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发展状况,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满足高校人才选拔需要,促进学校切实转变育人模式,努力培养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
为了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我校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由学校实施,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成立普通高中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校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对学校的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指导,负责审定评价结果,受理咨询,投诉和复议申请。学校主要由政教处、教导处、团委负责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品德表现、学业水平、运动健康、艺术素养、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五个层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有关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学业水平等资料加以学习、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把握相关课题的研究动态,取长补短,掌握与本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
2.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寻找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边探索、边实践、边修正、边完善。
3.调查研究法: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了解实际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课题研究科学、规范、合理。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不断地加以总结,把获得的经验加以提炼总结,以期从中探索出一些教学规律,来指引今后的教学工作。
四、研究成效
经过三年实践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模式,不但能提升学生高考、学考成绩,而且能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有显著成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高校人才选拔的需要。
本课题研究已取得以下成果:
1.思想品德
现在校园内讲文明、有礼貌蔚然成风,表现在: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如学校的草坪,看不到学生上去踩踏,地上的废纸也不见了;文明礼仪程度提高,能主动和老师打招呼,甚至向来校的陌生人问好;学生劳动的意识增强,不少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家能主动帮家长做家务;学生的服务意识增强,班干部认真负责,热心帮助同学等。培养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认真学习、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参加集体活动、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热情待人等良好的品质习惯,提高了和别人交往的能力,使他们具备成功者的心态,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2019年学校被评为邵阳市文明校园,德育处主任张东升同志被评为2019年度市级德育先进个人。
2.学业水平
我校教育教学成绩斐然。我校教师在省市县优质课竞赛中获奖达12人次。高考预测指标完成率已连续七年处于全县前列,真正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2017年二本以上上线62人;2018年高考,我校上二本线共有68人,其中322班周海荣同学全县理科第7名,321班孙江同学全县文科第5名;2019年一本上线28人,二本以上72人。2017年高二学考合格率为52.23%,2018年高二学考合格率为57.33%,2019年高二学考合格率为72.35%,合格率稳步上升。从2013年至今,学校连续六年被评为县“高考先进单位”,三次被评为“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3.运动健康
我校针对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状况进行了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采取了不同的训练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锻炼了身体,培养了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勇敢品质;训练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节奏感;培养了学生的反映能力、敏捷性,培养了学生的韧性,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跳跃能力及协调性。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
4.艺术素养
我校2016年至2019年高考二本以上音乐、美术、书法、舞蹈专业生录取均在十人左右,这在农村高中是首屈一指。
5.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
我校素质教育硕果累累,各类竞赛捷报频传。在全国高中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机器人等学科竞赛中,荣获省级以上奖的共有34人次,其中曾凡宇同学获全省机器人比赛一等奖;曾雨灏等同学获省科技创新二等奖。学校成立了各种兴趣活动小组,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发展个性。自2016年以来,我校师生参加多届湖南省科技创新大赛,取得骄人成绩。
五、课题研究反思
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1.课题研究成员大都为一线教师,都注重教学实践的研究,而忽视了理论的提升,就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发表有影响力的文章太少。
2.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新问题,没有投入更深层次的研究,有些研究在实践中没有落实。
3.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做得不够。我们打算在课题结题后,把取得的成果、经验向全县、全市乃至全省推介。
4.本课题也还有很多东西有待进一步钻研。目前,中小学实施的综合素质评价还存在着价值偏差导致的目标与方法错位、权力分配造成的教育不公平、心理定势引发的抵制行为、实际障碍减弱改革的力度,各个维度的评价结果如何运用等问题。
以上不足与问题尽管无法完全避免,但形成多渠道、多手段、多举措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有完备有效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作保障,学生才能全面发展,高考成绩、学考成绩才能有效提升则是不争的事实。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于德智体美劳多个层面,学生发展的多个维度必须齐头并进,不可偏废,那种一味偏重分数、将分数置于最顶端的评价机制是不可取的,它实质上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是应试教育的改头换面。我校这些年的成功,与形成了多渠道、多手段、多举措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学校制定了综合素质评价条例以及条例的科学实施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评价条例全面完善,实施过程严密周详,成绩评定客观公正,是我校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当然,由于校情不同,我校的经验也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仅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陆炳荣、杨大忠:高考综合改革形势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探索,《中国考试》2018年第2期第30—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