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平衡区中的幼儿发展个案研究
2020-12-14张梅玲
张梅玲
【摘 要】平衡区是幼儿园户外活动区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和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促进幼儿小脑的发育和全身协调性的发展。在利用平衡区发展幼儿个体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坚持课程游戏化原则,在幼儿保持浓厚参与兴趣的基础上,合理地安排平衡区活动的形式、内容、难度、材料等,让幼儿在不断地积极参与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从而获得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平衡区活动;课程游戏化;实施策略
平衡能力是人的身体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系到人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学龄前阶段是人的小脑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幼儿身体平衡能力的开发将会对其未来平衡能力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很多幼儿园都在户外活动区域中设置了平衡区,以此来促进幼儿平衡能力的发展。为了保证平衡区设置目的的实现,教师应当积极地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学习习惯,将课程游戏化原则贯彻到平衡区的教学活动之中,让幼儿可以在游戏中获得平衡能力的发展,既保证幼儿的参与热情,也保证平衡区的使用效果。
一、当前幼儿园平衡区运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形式固定且单一
当前,我国很多幼儿园都认识到了平衡区之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也纷纷设置了平衡区,以供幼儿每日的活动使用。然而,多数幼儿园的活动区内容常年固定,而且形式很单一,如轮胎路、竹梯路、长凳路等。虽然这些活动项目本身趣味性和游戏性并不差,而且对幼儿的平衡能力、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但若长时间重复同一项运动,幼儿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年龄特征不明显
很多幼儿园在平衡区设置的时候并没有合理地考虑幼儿的年龄,所使用的材料、路线也没有区分大、中、小班。4~6岁正是幼儿小脑快速发育的阶段,虽然只有一岁或两岁的差距,但小脑的发育程度会相差很多。如笔者发现,在走竹梯路的时候,许多大班幼儿都能轻松过去;中班幼儿虽略显勉强,但也能很好地完成;可是小班幼儿往往就没那么容易度过,甚至很多孩子都是爬过去的。这就会导致大班的幼儿觉得没有挑战性,经历几次之后就积极性明显降低,而小班的幼儿同样也是兴趣大减,主要因为难度较大,很多幼儿都是哭着完成的。
(三)没有考虑幼儿之间运动能力的差异
同样由于活动形式固定且单一的原因,许多幼儿园并没有考虑到幼儿个体之间运动能力方面的差异。这种一刀切的平衡区活动方式会伤害很多幼儿的自信心,长此以往,不仅平衡能力无法得到发展,反而很容易给幼儿的身体带来伤害。
(四)游戏化色彩不浓郁
很多幼儿园在开展平衡区活动的时候往往都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丝毫没有遵循幼儿认知和参与活动的特点。有的教师认为活动区的活动本就是小游戏,幼儿一般都会很乐意参与。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虽是游戏,但长时间如此,幼儿也难免会产生倦怠感。另外,很多教师在实施平衡区活动的时候目的性太强,形式感太重,幼儿完全是在被督促的情况下参与,丝毫没有兴趣和游戏的享受,更加谈不上积极参与。
二、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提升平衡区发展质量的策略
(一)增加材料的丰富性
能有效发展幼儿平衡能力的材料有很多,然而如今很多幼儿园在平衡区的材料选择上仍然坚持着“老三样”的做法,很多幼儿从小班一直用到大班毕业。本来幼儿认知事物就缺乏主动性,需要教师用有新鲜感和趣味性的事物加以引导。这种一成不变的“老三样”必然会让幼儿感到厌烦。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拓宽平衡区内容设计的思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幼儿选择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
例如,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为了保证平衡区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大胆地引入了轮胎、塑料网架、滚筒、障碍物、人字梯等,并且采用多种材料进行组合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平衡区的内容,也让幼儿在不同材料组合的情况下获得不一样的平衡能力发展效果。笔者幼儿园还充分地利用了园内的室外区域,做到平衡区区域面积的自由扩展和收缩,根据不同的材料组合和路线设计而有意识地将平衡区进行拓展和缩小,方便幼儿在平衡区内尽可能地享受平衡游戏的乐趣。
(二)提高幼儿的自主性
教学是一个幼儿与教师互动生成的过程,幼儿需要发自内心地参与其中才能獲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以往由于平衡区内容的单一,很多幼儿在参与平衡区活动的时候表现得很是心不在焉,往往都是在教师的催促之下完成的。这样虽然也能对发展幼儿平衡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较于幼儿的积极主动参与和发自内心的投入,培养效果可以说是差之千里。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幼儿园在丰富平衡区材料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大胆地革新教育思路,让幼儿成为平衡区的主人,不再单纯地从教师的角度去为幼儿设计平衡区活动的内容,而是让幼儿主动地参与进来。
例如,笔者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参与平衡区的活动,便将幼儿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套平衡区活动的路线和材料搭配。一开始幼儿并不能完成这些设计活动,笔者便带领幼儿模仿既有的教师设计好的材料搭配和路线。慢慢地,幼儿开始将自己的思路融入进来,并且在设计之时跟笔者表达了很多对既有平衡区活动的想法和看法,这对笔者在今后调整教学思路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每组幼儿设计好了之后,笔者便以周为单位来让幼儿尝试每个小组设计的平衡区活动,然后再进行综合评比,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平衡区活动最有意思。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参与平衡区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而且为了让自己设计的内容获得夸赞,往往都很投入地去体会别人的设计,找出别人的优点以用在自己小组的设计之中。
(三)增添平衡区活动的游戏化色彩
幼儿园教育归根结底要符合幼儿认知事物的规律,而平衡区活动本质而言就是一种游戏,幼儿只有乐在其中才能更好地获得平衡方面的发展。在有了丰富的材料和幼儿的主动性的基础上,教师更加应当秉承游戏化原则,让幼儿像是享受游戏的快乐一般在享受平衡区的活动乐趣。
例如,为了更进一步地保证幼儿园平衡区活动来之不易的繁荣局面,笔者将许多与平衡能力锻炼有关的小游戏带入了平衡区的活动中,如“不倒翁”游戏。在保证游戏安全性的基础上,笔者让幼儿站在一个特制的小凳子上,再让周围的幼儿轻轻摇动小凳子,站在凳子上面的幼儿还可以活动自己的身体和站立的位置来保持自己的平衡。然后,通过比赛的方式来评选平衡能力最强的幼儿,并为其授予“小小不倒翁”的称号。笔者在平衡区活动中设计了很多诸如此类的小游戏。经过实践发现,幼儿确实在这样的小游戏的调动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平衡区游戏,而且很多小游戏获胜而获得的小称号和小荣誉确实让幼儿变得比以往更有信心,从而更加热爱平衡区的活动。
三、结语
平衡区是幼儿园室外区域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幼儿身体能力的关键之一。对于平衡区活动的设计,教师应当秉承游戏化的原则,提高平衡区材料的丰富性和内容的趣味性,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教师可以将平衡区的活动设计成小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使幼儿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获得平衡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梅.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游戏精神的回归[J].山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1).
[2]黄小莲.”课程游戏化”还是“游戏课程化”——命题背后的价值取向[J].中国教育学刊,2019(12).
[3]黄萍.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游戏支持性环境创设探究[J].成才之路,2018(10).
[4]杨霞静,汪湜.区域运动中提升幼儿自主性的探索——以平衡区为例[J].幼儿教育研究,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