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类专业民俗学课程教学刍议

2020-12-14李晨

文学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民俗学方法论跨学科

内容摘要:“作为方法的跨学科”,一方面在于强调民俗学的交叉学科特征,并将之视为文学类专业学生相关教学的工具和路径,另一方面在于开拓文学研究的民俗学视野。相应的是,作为一名文学类专业民俗学课程教师,至少应该保证两个方面的平衡:一方面,大可不必囿于人为划定的学科分野,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凸显“民俗”之为“学”。

关键词:民俗学 跨学科 方法论

民俗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招生面向研究生。目前,诸多高校的文学、社会学等专业面向本科生开设民俗学课程,课程名为“民俗学概论”或“中国民俗学”等。一般来说,一门课程既然作为一门学科的投影,相关教学只要遵循学科本身传统的“教”、“研”内容与理路,小范围内进行教学模式的更新,即可完成教学任务。不过,民俗学的情况较为特殊,它的学科根基并不扎实,直观的特征是“杂”,因涉及到学科前景,学界亦不乏对此有所忧虑者。客观来说,民俗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属于热点议题,但民俗学却是冷门学科。热与冷的拉锯置于教学上的表现,便是民俗的教学有其重大意义,但民俗的教学如何凸显民俗学的特征?对于本科生而言,仅仅讲授冗杂的民俗常识失之于浅,过早强调所谓的“田野调查”失之于陋,那么用力处仍需在理论与方法之间考量。本文以“作为方法的‘跨学科”为话题,就文学类专业民俗学课程教学提出笔者的意见。

在此之前,不妨简要说明文学与民俗学的分合关系。

在学科体系中,民俗学属于社会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对应的学科门类是法学。由此,民俗学的性质似乎更偏向于社会科学范畴。就此而论,民俗学与人文科学范畴下的文学存在不小的差距。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历来论者多会强调民俗学的交叉学科特征。“交叉”,直接表现为民俗学与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颇有联系。如果在民俗学的这些学科关系中强分亲疏的话,民俗学与文学则又密切非常。究其原因,可从三方面考虑:其一,中国现代民俗学发端于歌谣运动,歌谣运动的初衷与文学革命相呼应。赵世瑜撰有《中国现代民俗学初创时期的多学科参与》一文,分析文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学科对民俗学的影响,但从中不难发现最为重要的仍是文学,相关人物多系五四新文学革命的主力军,如胡适、沈尹默、刘半农、周作人、茅盾等著名作家。而早期民俗学在研究范式上具有典型性的民歌研究、孟姜女传说研究、神话研究等也与文学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二,民俗学科的建置与民间文学密不可分。民间文学研究曾经长久地在民俗学科内部一枝独秀,事实上,时至今日,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的关系也未真正厘清。而在民俗学科建置上发挥奠基作用的钟敬文先生,其研究领域也以民间文艺学为首要方向;其三,尤为重要的一点是理论上的呼应。民俗学的理论在个案问题上纷繁多样,如讨论“民俗”概念,有“遗留物”、“传统文化”、“民间文学”等理论模式;讨论“民间信仰”,有“弥漫型宗教”、“神-鬼-祖先”等理论模式;讨论“人生仪礼”,有法国学者范热内普提出的“过渡礼仪”理论模式,但上述理论模式之间无法形成合力。民俗学的理论在整体上深受神话学的影响,王娟在《民俗理论教程》中列举了“比较神话学”、“神话-仪式学派”、“功能主义”、“民间故事形态学”、“精神分析理论”、“分析心理学”、“结构主义”[1]等理论学说,则所列诸学说基本也属于西方文论的教学范畴。乌丙安将民俗学原理分为“民俗主体论”、“民俗控制论”、“民俗符号论”、“民俗传承论”,成一家之言。总之,理论层面上的民俗学格局混乱,其中具有规模性和连贯性的神话学理论落入文学理论范畴。

问题又不断向原点推回:如何看待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乃至民俗学是否可以成为独立学科?作为一名文学类专业民俗学课程教师,至少应该保证两个方面的平衡:一方面,大可不必囿于人为划定的学科分野,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凸显“民俗”之为“学”。虽略感矛盾,但两方面并非不可调和,而调和的手段即在于强调“方法”。如果将教学内容分为常识、理论与方法,那么关键便在于“方法”。常识与理论是固定的,方法却是灵活的。在理论层面上,民俗学容易受到周边学科“围剿”,用一个不够恰当的比方来说,也许采用方法上的“游击”更有利于民俗学学科站住脚跟。更何况,“无限风光在险峰”,民俗学本身的学科魅力也许正是彰显于各学科板块之间的碰撞与震荡。“作为方法的跨学科”,一方面在于强调民俗学的交叉学科特征,并将之视为文学类专业学生相关教学的工具和路径,另一方面在于开拓文学研究的民俗学视野。

“作为方法的跨学科”,首先在于民俗学教学拓展文学类专业学生的学科视野。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尤其在“新文科”逐渐“发热”的当下,对于文科学生而言,开阔的视野似乎比单一领域的深耕更加适应时代的需求。所谓“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2]。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俗学之于“新文科”,相当于一个方便法门。它不需要开设各类课程,只由一门课程的教学,学生就很容易接触到社会学经典如费孝通《乡土中国》,宗教学经典如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历史学经典如孔飞力《叫魂》,人类学经典如弗雷泽《金枝》等。这里各举一例,无疑挂一漏万。民俗学的书目可谓五花八门、炫人眼目,大量的经典著作分布在众多学科领域,甚至也有精彩纷呈的普及性读物可供学生寓学于乐,如涉及物质生活民俗,有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涉及古代建筑,有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涉及饮食文化,有梁实秋、汪曾祺、唐鲁孙、逯耀东、赵珩撰写的各种谈“吃”的著作,均妙趣横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好课外阅读方面的引导,引领学生与民俗学同游。

“作为方法的跨学科”,其次在于民俗学教学提升文学类专业学生的现实关怀。较之于文学,民俗学更为容易联系当下社会热点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当下时政与文化热点,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传统美术书法等六个方面,均系民俗学讨论对象。又如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容易形成文学与民俗的联动。运河流经的江浙地区,自古以来是文学重镇,所以运河沿线产生了丰富的文学作品,既有名动一时的大家诗文,又有长久流传的民间故事,较有代表性的白蛇传说故事即发生于镇江至杭州的江南运河。从民俗角度对白蛇传说进行剖析可以进一步丰富运河文化的内涵,这其中包括商业民俗、交通民俗、信仰民俗等,可以为白蛇传说的新时代演绎提供借鉴。再如热点话题家风与家规,作为家族文化问题,本身即为社会组织民俗的组成部分,又与文学教育中的文化经典解读产生联系。史哲文认为:“传承家族文化更适合从君子文化角度入手,使得二者统一起来。在坚决摒弃部分守旧腐朽内容的前提下,当代文明自身进步的同時,也需要适当向古典时代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内容。”[3]而君子文化的理论源泉即为“四书五经”。因之,民俗学教学可以让文学类专业学生在书斋内外,在现实与思想层面,均获得一片天地。

“作为方法的跨学科”,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处理好文学与民俗学的关系,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文体形态归属民俗。如歌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属于文学与民俗学交集部分;

其二,文学活动构成民俗。如上巳修禊,文人墨客宴饮集会、诗歌唱和;如端午祭屈原等祭祀文学家的活动;再如展重阳、展中秋、展上巳等特殊节日,见载于历史文献,但后世流传亦多依靠历代文人的诗文记录,其节俗意义多与文学活动相关;

其三,文本研读关注民俗。如果说前两点属于常规教学内容,那这第三点对于文学类专业学生别具意义,要求学生在尝试进入文学研究的过程中,始终持有民俗视野。对此,又有若干教学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不妨通过民俗,强调对文学作品的地域解读。从文学作品理解地方文化,又或者从地方文化理解文学作品,门径较多,民俗无疑是其中可供选择的桥梁。无论老舍笔下的北京,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还是陆文夫笔下的苏州,民俗都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竹枝词”、“纪事诗”等常运用韵文的形式展现地方民俗特色。更深层次的,是以宗族或社区层面的社会组织民俗为纽带,形成地域文学与地域文化之间涉及多学科的综合考察,徽州文学研究便是极好的样板。[4]

在教学过程中,不妨通过民俗,强调对文学作品的时代解读。即如“竹枝词”来说,清代诗人创作了“海上竹枝词”、“甬上竹枝词”等,反映《南京条约》开埠以后,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上海、宁波等地生活习俗的“新气象”,充满了时代转型的气息。再如鲁迅笔下的浙江民俗,成为辛亥革命前后最真实的时代图景。

在教学过程中,不妨通过民俗,强调对文学作品的文化解读。如关于钟馗的民俗文化,涉及文学、绘画、民间信仰等多方面要素。再如解读《红楼梦》,可从民俗角度入手,关注其饮食、游艺、信仰等文化问题。

综之,笔者提出“作为方法的‘跨学科”,庶几可以为文学类专业民俗学课程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方向。

注 释

[1]王娟《民俗理论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王铭玉、张涛《高校“新文科”建设:概念与行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3月21日。

[3]史哲文《論家族文化传统与君子文化体系——兼谈“君子”对弘扬传统文化的独特意义》,《社会科学论坛》2019年第3期,第84页。

[4]史哲文《清代徽州宗族研究的总集文献视角——朱氏〈新安先集〉中的本源认同与世家创构》,《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第43页。

本文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4批面上资助(资助编号:2018M642302)

(作者介绍:李晨,文学博士,苏州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

猜你喜欢

民俗学方法论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
论述类文本阅读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浅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构建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柳田国男民俗学形成过程的研究
试论民俗学对中国戏剧研究的意义与局限